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台灣地區使用的「日文假名」是什麼鬼

台灣地區使用的「日文假名」是什麼鬼

前些天墨哲的一個朋友問我,為什麼有些台灣地區的綜藝節目裡面使用日語的假名標註漢字讀音。當時墨哲就巴拉巴拉了一大堆,意思無非就是那東西不是日文裡面的假名,但和日文假名有淵源。

墨哲的朋友說的就是這個看上去有點奇怪的符號

其實這是從民國年間開始實行的漢字注音符號。功能等於我們現在使用的漢語拼音。

我們來看一個漢語拼音和注音符號的對照表

下面我們來說一下漢字注音符號的前世今生。

漢字起源於象形符號,所以其發音和含義割裂的比較厲害。特別是在漢字系統變的成熟以後,很多字的發音無法從其形態上識別。

甲骨文龜甲圖

像上圖的裡面的甲骨文你能看出發音嗎?

成熟的反切注音法

聰明的漢字使用者們為了識讀漢字的正確發音,從古至今想了很多辦法。其中使用時間最長的注音方式是——「反切」注音法。

康熙字典反切注音圖

紅圈裡面的反切就是用來標註讀音用的。序位在前的漢字提供聲母發音,序位在後的漢字提供韻母發音。

而且從圖片當中我們可以發現,到了清代編纂《康熙字典》的時候,還是在使用反切注音的方式來記錄發音。

這種方式有很多缺陷。比如,可以使用作為反切的注音漢字太多,在識字普及率低的舊時代,給很多人識別讀音造成了很多困惑。保不準就不認識某個字;而且南北方言眾多,很多字的基本發音也有區別;隨著時間的推移很多基礎漢字的發音也有變化,時間久了很多用反切注音字的發音是無法準確反映原始讀音。

注音革命

既然不方便就要改革,於是文化人們前仆後繼,發明了很多改革漢字注音方式的方案。

著名的有章太炎先生的方案。

章太炎先生圖片

章太炎是同盟會會員,清末反清多次避難日本。在日本期間發現日語假名系統可以很好的標識各種文字的讀音。於是在借鑒日語假名的基礎上,結合古代的反切注音法,編纂了一套稱之為「紐文」和「韻文」的注音系統。並把這種注音符號的使用方式發表在,日本同盟會機關報《民報》的1908年6月10日第21號上。全文名為《駁用萬國新語說》。

紐文一共36個,韻文一共22個,使用小篆的書寫方式,看上去很古樸。

紐文和韻文在《民報》上。

這套系統當時在社會上反響很大,清朝滅亡以後,1912年的中華民國教育部就是以章太炎先生的紐文和韻文作為藍本編纂了後來的標準漢語標音符號——注音字母。

這套注音字母從1913年正式定型以後,一直在根據實用性進行調整。

1918年的版本的樣子

聲母:ㄍㄎㄫㄐㄑㄬㄉㄊㄋㄅㄆㄇㄈㄪㄗㄘㄙㄓㄔㄕㄏㄒㄌㄖ

韻母:ㄚㄛㄝㄟㄞㄠㄡㄢㄤㄣㄥㄦ

介音:ㄧㄨㄩ

這是現在的樣子

如果要給漢字標註發音是這個樣子

不得不說這種漢字標註發音的方式,完全借鑒了日語使用假名系統為日式漢字標音的方法。

但考慮到現代漢語本來就接納了,無數個日語漢字辭彙的情況,就無可厚非了。

直到現在台灣地區還是教授這些注音字母

好的,今天就說到這裡。如果喜歡墨哲每天的嘮嘮叨叨請點擊右上角的關注。

如果要引用本文內容請聯繫作者微信號:findteam

部分圖片為網路引用,如有侵權請聯繫我。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