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你知道嗎?七夕其實是古代的「婦女節」

民俗·七夕

明人仿仇英《漢宮乞巧圖》。

文丨鄭學富

有人把七夕作為的情人節,其實,的七夕節源遠流長,很難用一個情人節的概念所涵蓋。

在古代,七夕這天所有的活動都是以女人為中心,主要有穿針乞巧、喜蛛應巧、投針驗巧、種生求子、供奉「磨喝樂」、拜織女、拜魁星、曬書、晒衣、賀牛生日等,豐富多彩,形式多樣。可以說,七夕是古代的婦女節。

祭拜織女,祈盼女紅

古代的女子,無論是大家閨秀,還是窮人家的孩子,都要精通女紅。特別明清時期,夫家對於擇妻的標準,以「德、言、容、工」等四個方面來衡量之,其中的「工」即為女紅活計。因此到了農曆七月七日的晚上,凡世間的女子都要祭拜織女。

古代拜織女大多是少女、少婦,由有威望的女子牽頭,邀上左鄰右舍的姐妹們,少則五六人,多則十幾人,團拜織女。七月初七這天,要齋戒一天,沐浴凈身,打扮的既莊重而又漂亮。晚上在庭院中安上一張供桌,上面擺上茶、酒、水果、五子(桂圓、紅棗、榛子、花生、瓜子)等祭品。因為織女是個美女,所以還要在瓶子里插上幾枝鮮花和幾束紅紙,前面放置一個小香爐,插上幾炷香。大家在案前焚香禮拜,面向織女星座,神情嚴肅,虔誠禱告,心情專註,默念著想的心事,向她許願,乞求智慧和巧藝。除此之外,少女們還默默祝願自己越來越漂亮,能找到一個如意郎君,少婦們則祈盼小日子過得紅紅火火,早生兒子。祭拜完畢,大家一起圍坐在桌前,一面吃花生、瓜子,一面家長里短地閑聊,交流針線活。俗話說「三個女人一台戲」,更何況這麼多女人在一起,更是熱鬧非凡,一直耍到夜深人靜的時候,才依依不捨辭別而去。

技藝大賽,五彩繽紛

古代七夕節還舉辦豐富多彩的才藝比賽,即乞巧大賽,比誰更心靈手巧。

穿針乞巧,就是在七夕之夜,女子手執五色絲線和連續排列的九孔針(或五孔針、七孔針),藉助月光,連續穿針引線,將線快速全部穿過針孔者稱為「得巧」,即獲勝者。

蛛絲乞巧,則是把小蜘蛛放在盒子中,次日早晨看其結網的疏密來定巧拙。如果蜘蛛還在瓜果上結網,也意味著智巧的到來。杜甫在《牽牛織女》詩中曰:「蛛絲小人態,曲綴瓜果中。」這一習俗在民間也經久不衰,代代延續。

街市購物,出遊聚餐

在古代的「七夕」,女人還會出門遊玩、購物、聚餐。

宋朝時期,在京城汴梁專門為女子們設置乞巧物品專賣市場,即乞巧市。宋人羅燁、金盈之編輯的《醉翁談錄》說:「七夕,潘樓前買賣乞巧物。自七月一日,車馬嗔咽,至七夕前三日,車馬不通行,相次壅遏,不復得出,至夜方散。」

宋代和明代的「七夕」這天,婦女們還穿著節日的盛裝,佩戴用五彩綾線結成的櫻桃、桑葚、角黍、葫蘆等形狀的飾品,成群結隊地到街上遊玩。《東京夢華錄》說:,富貴之家大多在庭院中紮起彩樓,叫作「乞巧樓」,在庭院中陳列磨喝樂、花果、酒菜、筆硯、針線等物,或由兒童作詩,或由女郎呈現製作的精巧物件。元朝京城一帶在這天要將嫁出的女兒接回娘家過「七夕節」。《帝京物略》中也有「七夕,父母家必迎女食花糕,亦曰女兒節」的記載。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