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滇雲往事|明代滇池邊的那些名人

鄭和

鄭和離開滇池的時候帶走了滇池的蔚藍,也正是偉大而不凡的滇池造就了世界著名航海家鄭和的胸懷。

帶著滇池的蔚藍航行

到哪裡去尋訪鄭和曾經在明代滇池邊留下的痕迹——每每遇上歷史遺夢的時候,心靈的虛無感就會去尋找水,尋找水邊在瘋狂中被遺忘的歷史時,我們的時代確實已經進入了21世紀。我循著滇池邊被拋下的易拉罐在滾動的聲音中繼續往前走,這顯然不是鄭和的時代,鄭和在滇池邊成長時根本就看不到易拉罐,在他航海在茫茫大海上時當然也看不到裝滿了可口可樂

和啤酒的易拉罐。

配圖

那是少年的鄭和沿滇池邊行走時,無意之間進入了洪武15年(1382年),這一年也正是朱元璋的明朝將領傅友德、沐英、藍玉為首的統帥大軍們進攻雲南梁王府和平定雲南的時間,當時間序幕掠開了少年鄭和在滇池邊行走的痕迹時,我們清晰地看見了鄭和遇上了明朝的部隊,從此以後鄭和就從滇池邊消失了。他很快地失去了出生地滇池,就這樣十一二歲的鄭和隨同明王朝的軍隊來到了王宮並被閹割成為一名太監。

儘管如此,滇池水依舊在他身體中流動著,我們可以看到在鄭和成為世界航行家的史程中,來自故鄉的波浪是鄭和無法忘卻之水,也許正是這浩蕩之水造就了鄭和遠大的航程史記。在鄭和七次下西洋的航海路線圖上,我們看到了從永樂3年至宣德8年(1405—1433年)的時間航行圖,從公元1405年5月開始,鄭和就這樣開始帶領明朝的遠航大船漂泊在神秘無邊的大洋深處。被大洋推波逐浪的島國中出現了越南、印度尼西亞、斯里蘭卡,在漫長的航海圖線中我們看到了27000人,62隻大船的航行船隊,這次遠航最終抵達了今天的印度科澤科德。在漫長的28年時間裡,鄭和帶領他的船隊曾經抵達了30多個海上國家,其航線穿巡了越南、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尼科巴群島、斯里蘭卡、泰國、柬埔寨、阿曼佐法爾、葉門亞丁、麥加、索馬利亞摩加迪沙、肯亞馬林迪等地。

儘管在滇池畔看不到鄭和的遺夢,但我深信鄭和離開滇池的時候一定帶走了滇池的蔚藍,哪怕他的航行走得多麼遼闊深遠,哪怕他經歷了28年的航行后再也無力回過頭來看滇池一眼,但我深信,也正是偉大而不凡的滇池造就了世界著名航海家鄭和的胸懷。

蘭 茂身上充滿了中原文化與滇池文化相互交融的氣韻,他的作品充分體現出滇池流域廣博的文化傳學。

廣博文化的交融

滇池被明代的時間紀年演變著水岸線上的風貌,同時也演奏著唱腔聲調,當無以計數的漢文化脈露浸潤於滇池畔時,這裡的文化符號正在發生潛移默化的變化。這個階段,乘著大明的旗號而來的人流

浩蕩無邊,他們秉燭而來,只為了漫歌中的邊域音律;他們追隨大明軍隊而來,只為了讓軍銜更輝煌耀眼;他們循著這西南邊陲的波濤聲而來,只為了讓葯書、漢律傳播到水的世界;他們胸藏神秘的波浪而來,只為了放逐自己自由的心靈之履。就在這人群中出現了蘭茂的祖先,他們從中原而來,在滇池邊找到了居所,蘭茂就是在滇池岸出生的。

蘭 茂

蘭茂,字廷秀,號止庵,嵩明縣楊林人,生於洪武三十年(1397年),這個時間正是明朝安定的時期,儘管如此,蘭茂卻避開了一年又一年的科舉制度,避開了許多人追求的仕途前景,生活於樸實無華的民間,執著地沉溺於教育和《滇南本草》的寫作之中。

蘭茂的存在顯現出了明代漢文化在滇池岸的影響,《滇南本草》彙集了蘭茂一生對於雲南中藥草的發現和研究,這本書的問世比李時珍的《本草綱目》還早一百四十多年的時間,從這個時間的跨徑上來說,蘭茂在李時珍之前就已經意識到了藥草的神秘廣闊之意義。除此之外,蘭茂身上充滿了中原文化與滇池文化相互交融的氣韻,這使他完成了《聲律發矇》、《韻略易通》等作品。這些作品充分體現出滇池流域廣博的文化傳學。當我們在今天的滇池邊翻拂《滇南本草》時,仍被蘭茂所發現並彙集的藥典芬芳所環繞——或許這也正是明代蘭茂用盡執著的智慧所尋找的快樂和永恆。

楊 慎

在歷盡三十多年的流放生涯中,楊慎

在輪迴的磨難中結交了春花秋月中盛放的雲南山水。

滇池岸上的人文符號

楊慎看見滇池水時身心已經歷了許多世間的磨難,也正是這些為捍衛自己內心真理的磨難將楊慎帶到了滇池岸。一個人的磨難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讓我們看看楊慎的履歷:

楊 慎

楊慎(1488—1559年),字用修,號升庵,四川新都人,為正德年間任內閣大學士楊廷和之長子。正德六年(1511年),年24歲,殿試第一名(楊壯元之來歷),任翰林院修撰。嘉靖三年(1524年),議大禮案達到高潮,楊慎支持其父楊廷和,反對張德、桂萼『繼統不繼嗣』之說,兩上疏,復撼官門哭諫,下獄受廷杖,二次斃而復甦,謫戍雲南永昌衛(保山),四年(1525年)到雲南永昌,幾乎病死。1528年,以瘟疫流行,從永昌徒居洱海,沐紹勛及太監杜唐等前往探視,受到沐氏之庇護,行動獲得自由,此後不斷居趙州、大理、阿密州(開遠)、喜洲,並得數次返回四川。1546年,他59歲時,始定居於昆明。1557年,他70歲時,長子同仁死,弟敘庵亦死,他回到新都,被四川巡撫派指揮使逮捕了他,押回雲南戍所。

楊慎的磨難使他在一夜之間突然失去了錦繡前程,之後等待他的是漫長的流放。歷史上屬於楊慎的雲南史跡中,他曾穿越了從永昌到洱海的路,這些路之艱辛使楊慎的視野開闊而幽秘,在幾次與死神相遇中,萬念俱灰的楊慎都活下來了。在他遊歷盡了雲南山川的風景以後突然居住在滇池邊,他看見了「天氣常如二三月,花枝不斷四時春」的城池,他尋找到了在這座臨水岸邊的胸懷和視野:「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白髮漁樵江渚上,慣看秋月春風。一壺濁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在歷盡三十多年的流放生涯中,楊慎在輪迴的磨難中結交了春花秋月中盛放的雲南山水……從永昌府到洱海到滇池邊到安寧到晉寧到建水到開遠,我們尋找到了楊慎

歷盡三十年的流放之路上盛大的書履之漫記,所有這一切讓他成為了滇池岸上人文的符號傳奇。

滇池老照片配圖

徐霞客

眼帘下的滇池泛著波光,身邊是縱深出去的良田,走在這樣的路上,徐霞客內心充滿了言說不盡的喜悅……

古滇池美景的記錄者

明代因擁有徐霞客從而使地理學

上神秘的版圖獲得了清晰的脈路和新詮釋。徐霞客一直雲遊在我想象中——他穿越了千山萬水,穿越了《徐霞客遊記》中美輪美奐地言說地理的那些屬於明朝年間的時間。

配圖

我發現了徐霞客面對滇池的時間,這是明代崇禎十一年(1638年),這一年徐霞客面對滇池草海寫下了:「四圍山色,掩映重波間,青蒲偃水,高柳瀠翠,天然絕境……」當徐霞客迎著朝露,迎著從滇池上空升起的旭日游過了太華寺、羅漢寺(今天的三清閣),又來到了西山腳下今天的龍門村附近,他就這樣發現了驚喜的場景:「舟出沒石隙中,有結茅南涯側者,亟懸仄徑下,得金線泉。泉自西山透腹出,外分三門,大僅如盎,中崆峒,悉巨石欹側,不可入。水由盎門出,分注海。海中細魚溯流入洞,是名金線魚。魚大不逾四寸,中腴脂,首尾金一縷如線,為滇池珍味。」沿著明代地理學家徐霞客的長旅足跡,我們可以尋找到金線魚的誕生地,它就是蔚為壯觀的滇池。是滇池水孕育了它,金線魚從金線洞流入滇池的小河逆流而上,游到洞穴深處,那裡是養育金線魚最好的密室。由於長年不見光,金線魚的眼睛變成了半透明。金線魚在清代成為了貢魚,在滇池邊緣,只有兩個地方可以產金線魚,第一就是徐霞客記錄過的西山龍門村金線泉,面積只六七平方米;第二就是在晉寧縣牛戀鄉西南湖岸的岩石洞下。

配圖

除此以外,徐霞客的步履雲遊到了嵩明,這裡正是傳說中的古滇池源頭,這是明朝崇禎十一年(1638年)九月二十九日,迎著那年秋天的曙色,徐霞客又穿著黑色布鞋沿滇池岸出發了,在徐霞客眼帘下的滇池依然泛著波光,身邊是縱深出去的良田,走在這樣的路上,徐霞客的內心一定充滿了言說不盡的喜悅。

沿徐霞客足跡,我們也在尋找著作為金沙江水系的盤龍江,在滇之源的嵩明縣白邑鄉境內,我們看到了始建於明弘治初年(1488年)的黑龍潭,許多世紀過去以後,我們仍然能尋找到「盤江昭佑」的大匾,我們仍能尋找到龍王殿內懸挂光緒皇帝御筆的大印,尋找到雙龍潭吐清泉的傳說,它的清泉流入了滇池。水,是徐霞客時代一個漫長的敘事篇章,是被徐霞客看見的源頭之一。

1

END

1

雲南政協報投稿郵箱時政要聞稿件請投郵箱:[email protected]

各地政協稿件(除提案稿外)請投郵箱:[email protected]

議政·提案類稿件請投郵箱:[email protected]

社會新聞類稿件請投郵箱:[email protected]

公、檢、法、行政司法相關稿件請投郵箱:[email protected]

人物·風采類稿件請投郵箱:[email protected]

各級統戰部門、各民主黨派、工商聯相關新聞請投郵箱:[email protected]

文史、文學、鑒賞等副刊類稿件請投郵箱:[email protected]

新媒體部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

識別關注我們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