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閻學通 | 美國的「一超」地位,只有中國有可能撼動

圖為閻老師講座現場

哪個國家能崛起取代現行的世界主導國?為什麼歷史上都是這樣:後面比前面強,一個一個取代?哪個國家能取代,為什麼能取代?為什麼在物質、政治、經濟、文化力量上都不如主導國的情況下,能發展取代對方?它靠的是什麼?今日推送北京大學閻學通老師的演講實錄為大家答疑解惑。

1世界不是按照外交部的規定發展的

剛才有同學說:現在出現了西方的衰落和發展家的崛起。這不是他說的,而是外交部定的。我想接著他這句話說:雖然官方是這麼定的,但並不意味著世界是按照外交部的規定來發展的,這是兩件事。我這本書里講的和西方學者對於世界權力轉移的認識不太一樣。大家可能知道保羅·肯尼迪寫了一本書《大國的興衰》,分析為什麼世界帝國都會走向衰敗,得出的結論非常簡單——帝國的過度擴張。大國衰落的原因是它的過度擴張。現在大家用的典型例子是小布希,小布希到中東進行了那麼多戰爭,把國力給浪費了。我在達沃斯開會時,柯林頓在台上講:「我走的時候,給國家留了兩千億財政,結果我走後這幾年,後面的那個人不但把這兩千億花了,現在還欠六千億。」現在大家都這麼說,認為當時小布希搞過度擴張導致美國的相對衰落。大家有沒有想過:他能解釋歷史上帝國時期為什麼走向衰落,能解釋大英帝國、拿破崙帝國,能解釋所有歷史上帝國擴張的失敗;但有一個問題解釋不了:誰能取代?他只是講了帝國為什麼衰敗,但如果說有一超多強,哪一強能取代它,這個理論解釋不了。現在絕大多數國際關係的理論都在解釋帝國為什麼能持續和帝國為什麼衰敗,但沒有解釋哪個國家有希望崛起並取代這個帝國。

學者最早研究的是「崛起的困境」。我們研究大國崛起,即一國從原來不是主導國變成主導國的過程中面臨哪些困難。這時候我們開始思考這樣的問題:哪個國家能崛起取代現行的世界主導國?為什麼歷史上都是這樣:後面比前面強,一個一個取代?哪個國家能取代,為什麼能取代?所有的崛起國一定從實力或綜合實力上比現行的主導國實力弱,要不怎麼能叫崛起?崛起是從弱到強的過程。為什麼在物質、政治、經濟、文化力量上都不如主導國的情況下,能發展取代對方?它靠的是什麼?這是一個非常好的困惑。《世界權力的轉移》出版后,國際社會對它很關注,都是關心這個問題。

2多極化格局將不會出現

今天的崛起,非常明顯一定會帶來國際格局的變化,即冷戰後美國一超獨大的格局一定會有變化。但往哪兒變?有人說會向多極化方向發展。我認為不是。多極化是指在不遠的將來至少有兩個國家跟美國的實力相似,或者在一個等級上。現在除了之外,看不到第二個國家的綜合國力有可能縮小跟美國的差距。別說一個等級,看大趨勢。大家想想,在今後的十年或者二十年,你能找到其他任何一個國家跟美國的差距在縮小嗎?現在唯一的是。美國現在是18萬億,是11萬億,是美國的60%。再下來是日本,5萬億,相當於美國的1/3不到。德國4萬億,相當於美國的1/4不到。其他的更少。有人說印度,印度2萬億,是美國的1/8.5。除之外,這些國家跟美國差距都是逐漸拉大的。20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美國的GDP為6萬億,日本是4萬億,日本的GDP相當於美國的2/3;德國3萬億,當時是美國的一半。現在是什麼結果?日本從佔美國的/3變成1/3不到,德國從原來佔一半變成佔1/4,差距都在拉大,唯一跟美國縮小差距的是。在所有國家跟美國差距拉大的情況下,跟美國的差距縮小,怎麼可能是多極化?有人說歐盟,歐盟是國際組織,要說歐盟的GDP可以跟美國相比,那還有一個比美國更大的政治單位,即聯合國,這沒有意義。拿一個國際組織和一個國家比沒有意義,因為沒有國家的功能。

3世界權力中心將可能移至亞太

這次變化不僅是國際格局從一極向兩極發展,而且世界的中心會從歐洲向東亞轉移。過去世界主導國的地位在轉變,但沒有改變地理位置。譬如,英國取代法國,但仍然在歐洲;俄羅斯取代英國,也仍然在歐洲。二戰後,北美的美國加入,仍然是歐洲為中心,因為美國說它是跨大西洋的國家。今天有人說亞太在崛起,這沒有道理。美國既是太平洋國家也是大西洋國家,算哪頭都行,算它沒有意義,地理位置不變,如果實力不變,就是一個常量,常量不決定變化。變數是什麼?變數是東亞地區的總體實力一點點超過歐盟,美國不變,不能說美國將超過美國,這沒有意義。那麼,超多少?現在整個歐盟加起來跟美國差不多,17萬億或18萬億。是11萬億,日本是5萬億,加上韓國1萬多億,這三個國家就17萬億,也就是說這三個國家加在一起,基本跟歐盟差不多,還有東南亞、台灣和香港。東盟差不多相當於俄羅斯,比俄羅斯多一點。西歐加上俄羅斯,跟現在的東亞地區差不多。東亞的發展速度明顯比歐洲快,俄羅斯今年是負增長,明年還是負增長,這是什麼結果?這意味著東亞整體實力超過歐洲整體實力,大洲對大洲的對比要發生變化。那麼,世界中心的重要標誌是什麼?——召開國際會議多。你們會看到越來越多的國際會議在東亞地區召開,在韓國、、日本、東南亞國家。這次的崛起不僅將改變國際格局,還會改變世界中心的地理位置。

4只有能撼動美國的「獨霸地位」

這個變化,我們簡單歸結為領導人強於其他國家,那麼是否就應該放心了?我跟大家說:崛起是一項非常艱巨的任務,沒有人保證你一定能成功,失敗的可能性非常大。歷史上很多大國跟世界超級大國、世界領導國擦肩而過,半路夭折是多數,只有運氣極好的少數國家。對於來說,好的方面是向兩極化發展,因為恰巧是兩極中的一極,這是我們的優勢。也就是說,跟美國的實力差距在縮小,有超過美國的可能性,當然我不是說一定能,但別的國家連可能性都沒有。在這個意義上,這是對最好的一點。

第二點,在轉變過程中,不僅的經濟增長速度跟美國的差距在縮小,軍事力量也已經開始和美國縮小差距。我舉個具體的例子,美國的國防開支今年是5000多億,是1500億。世界上國防開支超過1000億的國家就是和美國,而且和美國的差距是縮小趨勢,不是拉大趨勢。俄羅斯國防開支是負增長。日本軍費在增長,但現在加在一起是500多億,增加一點還是500多億,不像,增加10%就是100多億。

5崛起必當與時俱進

不僅物質力量的差距在縮小,而且由於崛起速度比較快,人們的觀念也在發生變化。是一個被認為哪兒都不對、哪兒都不行的國家:科技不行,儘是山寨,沒有原創,諾貝爾獎獲得者也沒有幾個,還沒有印度多……但面對國際環境的變化,人們會問:發展模式沒有一點可取之處嗎?如果沒有,怎麼能發展得快,怎麼能縮小和美國的差距?於是西方社會有名的人開始反思,布萊爾發表了一篇文章《民主死了嗎?》民主制度這麼好,怎麼就不能從2008年金融危機中擺脫出來?被認為是不符合西方民主制度的國家,卻是擺脫金融危機最快的,為什麼?福山則從一個極端走向另一個極端:冷戰結束說歷史終結,民主勝利了,西方取得了決定性的勝利:二十多年以後,寫了《衰敗的美利堅:政治制度失靈的根源》,說美國政治制度不好,導致美國的衰敗。到底美國制度使美國成為世界霸主還是美國制度導致美國失敗?他的兩個觀點我都不同意,我既不認為美國的制度能讓美國的霸主地位永遠維持下去,也反對美國制度對美國崛起沒有作用的說法。美國制度對美國崛起有作用,只不過在今天,由於太成功,不願意改革,不適合現在這個時代。不是這個制度原先就不適合歷史的發展,原先是適合的,但不改革,就導致今天的停滯。

美國早期選舉制度的投票人的觀念跟現在不一樣,那時候18歲以上的投票人,多數人是結婚的。今天36歲以下的多數人是不結婚的,當爸爸的人投票和沒當爸爸的人投票是不一樣的,他們的政治取向和對社會責任的認識不一樣。

美國現在的制度,歐巴馬靠推特調動年輕人。選舉制度不改,已經不符合今天這個時代,現在的人跟以前的人觀念、取向不一樣。所以,沒有一個制度是永遠正確的,只有不斷改革的制度才能夠正確,時代、技術、人的觀念、社會、生活水平等一切都在變,制度如果不變,不落後是不可能的。我們有一個詞叫「與時俱進」,最高明的戰略是與時俱進的戰略。

閻學通

北京大學出版社

2016-03

美國已經衰落?世界權力的中心從西向東轉移?在此如何成功崛起? 本書對世界權力轉移現象提出了新的理論解釋,是關於崛起國何以成功和霸權何以衰落的理論。這是一本政治決定論的著作,與經濟決定論的理論截然相反。該理論將政治領導作為導致國際格局、國際規範和國際體系三者演化的根本原因,將實力作為界定國家利益的基礎,並認為在利益明確的條件下政治領導的類型決定了對外戰略取向。政治領導類型與道義相關,而道義所發揮的作用又是以實力為基礎的。該理論借鑒了古代的政治思想,特別是有關道義取向與領導類型之間關係的認識,因此被國際學界稱為道義現實主義。本書對道義現實主義的國際關係理論進行了全面闡述,並建議選擇王道的崛起戰略。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