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三代機vs四代機:殲-10C面對F-22A勝算多大?

原標題:三代機vs四代機:殲-10C面對F-22A勝算多大?

張亦馳原創

最近,一則舊聞又被拿出來翻炒。大意說的是俄羅斯媒體認為「殲-10C戰力媲美F-35 」與F-22交鋒「不落下風」。實際上,這是俄羅斯軍事觀察網去年6月底刊發的一則消息,該消息稱殲-10C與F-22A的作戰交換比可以達到3:1,而殲-10A是微不足道的50:1。俄羅斯媒體的文章對此進行了一番考證。這個過程就不再說了。

但這確實勾起人們當年爭論「八爺如何槍挑F-22」的回憶。如果現實一些,那麼殲-10C這類三代半戰機,在面對F-22這類隱身機時,能否自保呢?這裡,我們只是大概講講「三代半們」,在面對四代機時的基本戰術。

一般認為,三代機在四代機面前只有挨打的份。這之前公布的一系列戰果大概驗證了這個假設。2006年6月,美國空軍在阿拉斯加舉行的「北方利刃」演習中,首次參演的F-22A就取得了對抗非隱身戰機144:0的戰績。按照美國空軍官方的說法,美國空軍的假想敵中隊的F-15和F-16戰鬥機飛行員也正致力於研究如何在空戰中擊敗F-22A戰鬥機,但到目前為止,他們還沒有找到擊敗F-22A的有效辦法。儘管他們也曾有過幾次擊落F-22A的記錄,但往往顯得十分僥倖,通常是在F-22A消耗完所有空空導彈的情況下,在近距空戰中擊落F-22A。前幾個月的紅旗軍演中F-35與F-16大致重複了這個結果,儘管沒有那麼誇張。

進行近距離空戰,F-35並無優勢。目前其彈艙內尚無法內置AIM-9X導彈。

但這並不意味著經過大幅度改進的三代半戰機,就無法對付四代機。目前隱身戰鬥機對三代機最大的優勢即超視距空戰的優勢。美國「北方利刃」演習中F-22A戰鬥機完成的114次擊落中,有111次是通過超視距攻擊完成的。為此,與隱身機空戰必須首先削弱其超視距空戰優勢。

鷹獅戰鬥機是三代半中RCS最小的之一。

一方面通過技術改進盡量減少三代戰機的雷達散射截面積。例如,通過採用吸波塗層、S形進氣道、內藏式掛架等措施,「沉默鷹」、「超級大黃蜂」的雷達截面積大大降低,演化為準隱身飛機,從某種程度上削弱了隱身作戰飛機的優勢。即便是蘇-35這類的重型戰鬥機,實際上RCS也降低了一個數量級。而「鷹獅」這類輕型飛機,RCS更是降低到了1以下,與目前評估的蘇-57RCS已經相差不多了。

EA-18G曾利用電子戰優勢在模擬空戰中擊落過F-22A

另一方面要利用電子干擾削弱隱身機的超視距空戰優勢,特別是加強對遠程空空導彈的干擾。美國海軍的新型電子戰飛機EA-18G「咆哮者」就曾經在模擬空戰中「擊落」F-22A。

「颱風」戰鬥機與F-22戰鬥機的部分性能對比。

「陣風」戰鬥機與F-35戰鬥機的部分性能對比,當然這是達索方面的觀點。

這種改進首先要更新其電子戰系統,特別是雷達告警裝置。三代機的雷達告警技術已經讓雷達告警器在對方雷達探測距離的1.5倍以上發現對方,但很可能無法發現採用了低截獲概率技術的有源相控陣雷達,之前的三代機對四代機的對抗中之所以在超視距中被輕易擊落,一個重要原因在於沒有很好地進行雷達告警,在被鎖定時渾然不覺。這是因為F-22A等四代機的有源相控陣雷達採用的低截獲概率技術。這種低截獲概率是通過至少兩個途徑達到的。第一是通過數字化技術對雷達進行功率控制,儘可能對低限度的輻射能量,達到我恰恰能發現敵機,敵機卻無法感受到被鎖定的狀態。實際上,三代機上的雷達告警器的靈敏度,遠遠不及雷達接收機的靈敏度,他們之間有幾個數量級的差距。儘管直接進入到雷達告警器的波束能量與經過反射進入到雷達接收機的能量相比,也有幾個數量級的差距,但是如果通過功率控制技術,是能夠實現「隱身探測」的。 這一點和人們的常規認知不太一樣。人們往往把雷達打開的一方比作夜晚中打著手電筒的一方,很容易被沒開手電筒躲在暗處的人發現。為什麼會這樣呢,因為打開手電筒的一方,只能通過對方反射的光線發現對方,而沒開手電筒的一方,則可以直接觀察到直射的手電筒的光線。手電筒直射光線的強度更大,加之身處暗處的一方眼睛靈敏度更高(因為他身處暗處,瞳孔會更大),當然會更容易發現。但實際上,這種比喻不是很恰當。因為雷達的接收機靈敏度要遠遠高於對方戰鬥機告警器的靈敏度,也就是拿著手電筒的一方的視力或者說對光的敏感度要遠遠超過躲在黑暗中的人。不是說雷達告警器的靈敏度做不了那麼高,而是如果做得太高,頻段又很寬,很容易將自然界的背景輻射收納進來,造成虛警率過高,這是三代機的雷達告警器沒有解決的問題。

電子戰是三代半戰機在中距遭遇攻擊時保命的有效手段,特別是拖曳式誘餌的採用,將大幅降低雷達制導空空導彈的命中率。

低截獲概率技術的第二大特點在於對雷達信號進行複雜的調製和頻率變化。據稱,F-22的雷達頻率每秒可變化1000次,這就讓對方即便截獲到了零星信號,也很難判斷到底是不是敵方雷達的信號。

掛載霹靂-10的殲-10C,在近戰中的威力不容小視。(圖片來自於網路)

正是有了這個低截獲概率技術,四代機往往是在悄無聲中就將三代機斬落馬下。但是,低截獲概率技術不是不能截獲。F-35的航電驗證機CATBird就曾在於F-22的對抗中,成功的截獲並干擾了F-22的雷達。 美國海軍的「咆哮者」EA-18G也有成功干擾並模擬擊落F-22A的記錄。所以說,為三代機改裝先進電子戰系統,是完全可能發現並挫敗四代機的超視距攻擊的。而通過升級完全可以發展成可精確定位、跟蹤輻射源的無源雷達。目前雷達制導的遠程空空導彈還很難對採用了拖曳式誘餌的飛機實施有效攻擊,為三代機加裝拖曳式誘餌是降低被擊落概率的有效措施。研製被動雷達加紅外成像複合制導的中距空空彈,結合被動雷達對隱身機實施超視距攻擊。當然,即便三代機在中距空戰中躲過一劫,在格鬥空戰中三代機仍然處於劣勢之中,不過至少它能看到隱身機了!隨著眾多干擾技術的使用,特別是拖曳式有源誘餌的採用,如果運用得當的話,四代機的那6枚中距彈是很容易被消耗掉的。

F-35的航電驗證機CATBird就曾在於F-22的對抗中,成功的截獲並干擾了F-22的雷達。

如果超視距空戰四代機無法有效擊落三代機(或者說是三代半),一旦進入視距內格鬥,勝利的天平就很難說偏向哪變了。不少人將近距離格鬥形容為「在電話亭內手持匕首的搏鬥」,這體現了近距離格鬥的危險。而且,近距離格鬥將是一個「均衡器」,四代機的優勢被大大削弱。

在新一代紅外成像制導近距離格鬥彈面前,飛機的機動性變得越來越蒼白了。

從近戰武器上看,F-22A服役時只是裝備了AIM-9M,發射AIM-9X的試驗還是近一兩年的事情,在2020年前F-22都無法列裝聯合頭盔信息顯示系統。美國空軍目前尚無計劃在F-35上內置AIM-9X。這樣,四代機在近距離對抗中,很可能面臨空戰武器的劣勢。當然,四代機的機動性仍然佔優勢。即便是F-35也擁有三代機無法達到的近50度的迎角,而F-22更有先進的推力矢量噴管。但是,這種機動性在可以越肩發射的新一代近距離格鬥彈面前意義就沒有那麼大了。

推力矢量噴管在以往的報道中作用被誇大了。

特別是那個曾經令人無比震驚的推力矢量噴管,其作用實際上沒有大家想當然認為的那麼大。 推力矢量噴管可以實現戰鬥機的幾乎原地轉向,所以裝備推力矢量噴觀的戰鬥機可以表演諸如「落葉飄」這樣的動作。但是注意,這都是在極低的速度下完成的。這種速度下,戰鬥機將成為一個很好的靶子。這一點,在印度的蘇-30MKI 與美國F-15的對抗中體現的很明顯。而在通常的交戰速度和高度上(450節左右),只需要戰鬥機的空氣動力面即可提供很大的控制力,達到其最大可用過載,進而實現其最大的盤旋角速度。這時候如果再啟用推力矢量系統,戰機可能將超過其最大可用過載而解體。這也是為什麼像F-22、T-50這樣採用了推力矢量噴管的戰鬥機,仍然對氣動布局那麼上心的原因。T-50甚至還用上了可動邊條,這一切都說明,氣動仍然是戰鬥機機動之根本。

俄羅斯方面給出的蘇-30MKI戰機與F-35的性能對比,過於理想化了。

當然,這裡只是說不要過度誇大推力矢量噴灌的作用,而不是說推力矢量噴管完全沒用。比如當兩架飛機高速接近交叉后,可能同時開始盤旋咬尾。如果一時間沒有一方能迅速取得角度優勢,那麼就要拼穩定盤旋能力。在這個拼能量的過程中,飛機的速度是逐漸降低的,而降低到一定範圍內,擁有推力矢量噴管的一方則可以啟動推力矢量噴管,獲取角度優勢,實施咬尾攻擊。當然,這種情況也是在雙方都沒有四代格鬥彈的情況下。

歐洲正在對「颱風」戰機進行改進,包括為其增加邊條,以極大提高其機動性。

如此來看,四代機無論是和四代機打還是與三代機斗,最好不要進入近距離格鬥。實際上,現代空戰一個基本戰法就是,超視距鎖定,發射然後規避,U型轉彎,再鎖定發射、再規避。某種意義上比拼的是雷達、導彈和載油量。這也是重型戰機受到青睞的原因。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