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原創 | 在澳洲,別再假裝你很有錢

置頂《澳洲財經見聞》,隨時獲得最新澳洲財經資訊

歡迎原創作者主動投稿

點擊文章底部「寫留言」,分享您的犀利觀點

覺得字體小的朋友,可在右上角進行設置,把字體調大

喜歡就分享出去,讓原創充滿你的朋友圈

本篇共5846字|預計閱讀時長7分鐘

澳大利亞充滿陽光的生活方式和完善的醫療保障體系,以及其獨特的地理位置讓它免於受到來自歐洲難民潮的衝擊。可以說,澳大利亞是生活以及撫養孩子最安全的選擇之一。商業優勢也在移民考量之中。

澳大利亞打敗了傳統的移民目的國家——美國和英國,成為全球最受「有錢人」歡迎的移民目的地,尤其受到「有錢人」的青睞。

可以毫不誇張地說,澳洲已經成為了「有錢人」的聚集地。這些「有錢人」也在影響著澳洲人甚至世界各國人對人的印象。

其中,人「有錢」、「愛買奢侈品」、「炫富」的負面評價也不絕於耳。

華人一直都是奢侈品市場的有力大軍,特別在澳洲,華人一直都是奢侈品的一大消費族群。關於許多華人熱衷購買奢侈品的故事早已不是新聞。許多奢侈品店華人顧客比例可高達60%,其中包括本地生活的華人以及來澳旅遊的華人。

另外,在澳留學生和代購群體也不容小覷。留學生中家庭條件好的比較多,尤其是的留學生。有一些留學生會進店買價值幾百甚至上千澳元的商品,只為了『希望有個好運氣能考出好成績』。代購誇張的時候可能一次某款產品全包下來。

閱讀導航

一、「奢侈品傍身」的背後藏有怎樣的訴求?

二、澳人不愛奢侈品牌,渴望簡單生活

三、越來越多在澳華人活成了真實的模樣

四、那麼,澳洲人的奢侈品是什麼?

「奢侈品傍身」的背後藏有怎樣的訴求?

那麼,我們究竟為什麼要買奢侈品呢?

奢侈品,顧名思義是一個人無需再為柴米油鹽皺一皺眉頭的時候,用閑錢來提升生活品質的東西。簡單來說,奢侈品就是拿來炫富的。如果你有錢,我認為沒有理由去阻止你推動世界經濟走出低迷。

這些站在消費品塔尖上的奢侈品牌,往往引領著每個季度的時尚和潮流。成為市場爭相效仿的模版和標杆。人們憑藉著對美,對時尚的追求,吹起了它供不應求的浪潮。

而例如愛馬仕推出的定製款鉑金包,卡地亞的定製款鑽戒,往往體現了一種不可複製的尊貴享受。畢竟我們對那種獨一無二的特別感,懷有原始的渴望。

另外,隨著社會形態的改變,封建等級的覆滅,奢侈品的出現,是人們潛在的對於身份、消費能力、的表現與外化。簡單來說,就是需要一些特別的物品,作為標誌,將自己和其他人區別開。並且能夠輕易找到與你的職業、收入、消費能力相似的人。

縱觀奢侈品消費市場,我們發現主要消費群體並不是的富人群體,而是普通收入的年輕人。

由此看來,購買奢侈品也是人們對躋身上流社會的一種渴望

莫泊桑的諷刺小說《項鏈》里:路瓦栽夫人,為了參加酒宴,向朋友借來一條鑽石項鏈,因此成為了萬人矚目的焦點。

由此可見,對於一些收入普通,不富不貴的人而言,奢侈品可以滿足他們對於社會上流人士的嚮往和期待。是對難以兌現夢想的安慰,對潮流時代的追逐。其實也可以說,一定程度上人們也會因為對自身處境的不安全感而對奢侈品產生訴求。

眼下社會越來越凸顯一個怪現象,無論你的vintage服飾無數次的被朋友讚揚,無論你的成績單被字母A佔據的滿滿當當,無論你的才華橫溢的光芒四射,似乎只有在拎起LV包的一剎那,才感覺得到踏實。

關鍵的問題是,他們真的踏實了嗎?奢侈品能帶給他們安全感嗎?

很多擠在名牌店的人並非真的荷包鼓鼓,隊伍中就不乏來自小康家庭的留學生,拿著父母工作或自己打工賺來的辛苦錢。他們追隨著滿街的亞洲面孔,在舉止傲慢的店員面前,小心翼翼的詢問著皮包的價格與折扣。最後拿起最便宜的一款,還擔心看到店員不屑的眼神。事實上,連他們自己也知道,手上這款產品,除了有碩大的Logo以外,相當平庸。

從什麼時候開始,一個名牌的包包對人來說已經不再是炫富的手段,甚至超越了攀比的概念,而竟成了我們上班辦公,出入餐廳、購物商場、社交活動的必需品?

去年回國的時候,我曾和一位在國內生意做得挺大的叔叔促膝長談。他語重心長的跟我說:「你如果回國找工作,一定記得先從澳洲帶回來一兩個名牌的包包,一塊高級的手錶,甚至是看上去很高檔的文件夾和鋼筆也得備齊。跟別人談事情的時候,要一拿出手,就給別人感覺你很體面,很注重細節。這樣你要談的事情,一半就已經穩妥了。」

最近,有幾個國內的朋友來到澳大利亞度假,本想帶朋友去奧特萊斯買些比較物美價廉的實在貨,朋友便一口否決建議,買就要買真正的奢侈品。

其實這幾個朋友都拿著一份20幾歲年輕人最普通的月薪-五千元人民幣左右,依然執意要購買一個兩萬多人民幣的香奈兒包。

而澳大利亞普通人月薪就約為兩萬人民幣,卻很少有人都穿著香奈兒,手裡拿愛馬仕,腳蹬LV鞋上街。即使,澳大利亞的賓士、寶馬、路虎這些車,銷售價格低於,但在澳大利亞的路上並沒有遍布賓士、寶馬。

澳人不愛奢侈品牌,渴望簡單生活

那麼,為什麼普通澳洲人不熱衷於奢侈品呢?

其實「奢侈品」在澳洲有特別的意義。它們代表了某一個圈子裡面的人共同使用的某些物品。假如你不在那個圈子裡面,卻使用了那些物品,就會給其他人看成是異類。在澳洲沒有人願意花錢毀掉自己的圈內形象與前途。你不是那個階級的人,穿成那個階級的人的樣子也不會有人接受你。

假如某件比較貴的商品有更便宜的取代品的話,澳洲寧願買便宜的那件商品,而不會花更多的錢去買一個奢侈品。用他們的話來說,花錢買牌子有點像「冤大頭」。

澳大利亞消費品行業協會一份研究報告顯示,自2011至2017年,澳大利亞人的消費行為和消費方式有著極大的改變。消費者不僅挑剔,商品折扣更是成為人們購物的主要習慣和要素。

英國巴克利2010年財富透視報告,其中有一段寫到富人對財富和奢侈品的看法。其中印象最深的一句話是:富有的人希望從外表上給與外界一個簡單而有清晰的印象,即他們是有錢人。

「富人眼中(甚至是在很多人眼中)穿名牌服裝、開名牌車、帶名牌表、挎名牌包、抽名牌煙、喝名牌酒就會告訴世人我多有錢和我的社會地位有多高。」

事實也確實如此,很長一段時間,世界各國的名牌產品製造商都把眼睛緊緊盯在富人的錢包上,而以下的十大名牌產品似乎也成為富人和其社會地位的象徵。寶馬車(BMW)、路易絲·威登提包(Louis Vuitton)、賓士車(Mercedes-Benz)、勞力士手錶(Rolex)、喬治·阿瑪尼服裝(Giorgio Armani)、法拉利汽車( Ferrari)、勞斯萊斯汽車(Rolls-Royce)、賓利汽車(Bentley)、卡蒂亞(Cartier)、江詩丹頓手錶(Vacheron Constatin)。

但其實,由於澳洲的收入水平相對較高,這些東西只要是個中產階級,只要想買,都不會是很難的事,而且在澳洲也沒人將你開輛寶馬、拎個LV包、戴個勞力士錶當回事。以上這些根本不足以彰顯有錢人的身份。

澳洲人對名牌奢侈品並沒有太多的狂熱,而且有錢人也不會把披金戴銀或是穿著戴著名牌產品當作社會地位高上的標誌。開車,有錢的買輛寶馬、賓士車,再有錢的玩玩跑車,錢少的買輛美國別克車、日本豐田車,反正都是四個輪子在馬路上,誰也不比誰跑得慢。

一份有關澳大利亞最受歡迎品牌的最新調研報告顯示,澳人並不是特別喜愛奢侈品牌,他們更關心產品功能及是否能達到自己的預期。

廣告及營銷市場巨頭M&C Saatchi通過對超過兩萬名來自澳大利亞、美國及英國的消費者進行調研后發現,絕大多數澳大利亞人渴望回歸一種簡單的生活,但與此同時,要是有一點珠光寶氣予以點綴就再好不過了。

報告發現,在澳大利亞人最喜愛的20個品牌中,只有蒂凡尼、寶馬和普拉達3個屬於「奢侈品」行列,餘下的品牌都非常大眾化,包括蘋果、吉百利、Vegemite和Bonds等。

與此同時,澳大利亞民眾在品牌選擇方面頗具慈善意味,世界自然基金會以及紅十字會竟然高居澳人最喜愛品牌的第二、三名,而蘋果則摘得冠軍。

從報告結果可以看出,澳大利亞消費者比其他市場的消費者更切合實際,他們更注重產品功能及是否能達到自己的預期。

其實,澳洲人不願意用大牌來包裝自己還有一個更深層次的原因,那就是他們喜歡彰顯個性,標新立異,把自己搞得越小眾越好,選擇那幾個所謂的大牌,顯然並不能幫助他們實現這個目的。

相較於用奢侈品包裝自己,澳洲人則更願意把錢投入維繫家人情感以及家庭基礎建設上。

什麼才是真正的幸福?有些人傾盡金錢把大牌穿在身上,而澳洲人卻用傾向於用金錢過自己想要的生活,為家人和家庭謀福謀利,

哪個更有價值?你的答案是什麼?

越來越多在澳華人活成了真實的模樣

曾有文章這樣寫道:人在澳洲的3種真實活法是:

1

依然保持勤奮工作的大多數;

1

從大陸帶了豐厚資本來享受人生的富豪們;

1

以及得過且過型的〝非主流〞人士。

第一種勤奮工作的人,依然保持了在國內那樣勤勤懇懇,努力工作的精神。這個優點註定了不論走到哪裡,華人在社會上都屬於收入較高的階層。

這一點從澳洲官方發布的移民納稅情況就可以看出了,移民的納稅金額排在了所有移民的第三位,可以說為澳洲的經濟發展也做出了不小的貢獻。

對於第二種大陸富豪移民,這幾年的明顯感覺他們在澳洲越來越低調。

原文作者也提到自己曾有一個同學,剛上大學的時候開的是法拉利,紅色,特扎眼的那種,後來不知道是家裡人說他了,還是自己也感覺不好,賣了法拉利,換了一輛5萬澳幣左右的路虎,低調多了。

其實,在澳洲,連一個房產中介都要開個寶馬、奧迪炫一下,因為車便宜。好車並不能說明什麼。作為移民,並不會因為奢侈品、豪車就得到主流社會的接納和歡迎。

而第三種得過且過型的〝非主流〞,這類人說直接點,就是吃低保,在如果只靠吃低保別想活,可是在澳洲卻可以活得不錯,至少是物質上還不錯。但還尤其看重面子的華人大多不會選擇這種活法。

但不管是以上的哪一種生活方式,在澳洲,任何人都可以卸下面具,面對真實的自己。在這裡,沒有人跟你攀比,也不會有人干涉你的生活,你的價值觀也可以不同。

你成功了,也沒多少人羨慕嫉妒,你失敗了,這個社會不會讓你走投無路。人和人之間是平等的,真誠和簡單,是這裡人際關係的主流。

那麼,澳洲人的奢侈品是什麼?

在澳洲,誰想變成百萬富翁?

沒有人願意了。

因為一項新的研究披露,澳人不覺得一百萬夠用。

據《每日電訊報》報道,全國的成年人都覺得,銀行賬戶里有530萬元,不包括房產,才會讓普通澳人「覺得富有」。這個數據是平均家庭財富(74萬元,包括房產)的七倍。數據來自於金融比價網站Finder.com.au對五大州的2,005名成年人進行的調查。

20年前,對澳洲人來說100萬元就算很多了。但是,最近幾年的通貨膨脹和突飛猛漲的房價改變了澳人對金錢與財富的看法。

如果現在的標準維持下去,20年後,澳人可能得有1,500萬元才覺得富有,到2050年就得逾3,000萬元了。

那麼什麼才是澳洲人眼中的奢侈品?

當然,房子肯定算一個。

以悉尼為例,要想踏上房地產市場的階梯,腰纏百萬可能都覺得心虛。

2016年年底,悉尼中位房價超過200萬澳元的區已經比房價在60萬澳元的區數量還多了。

根據CoreLogic數據結構編製的圖表顯示,悉尼有14.2%的區的中位房價在200萬澳元以上,11.2%的區中位房價在40萬澳元和60萬澳元之間。中位房價介於100萬至200萬澳元之間的區比例最大,約39.4%。

悉尼是全澳唯一大部分區的中位房價高於60萬澳元的州府城市。

深紅色代表中位價在125萬澳幣以上房產聚集的區域;

紅色代表中位價在80萬-125萬澳幣房產聚集的區域;

紅橙色代表中位價在65萬-80萬澳幣房產聚集的區域;

桔色代表中位價在45萬-65萬澳幣房產聚集的區域;

藍色代表中位價在45萬澳幣以下房產聚集的區域;

悉尼四分之三的地區中的大部分住房,是普通家庭所買不起的。就算一時買得起,高昂的貸款還款額也會在幾十年的時間裡讓一個普通家庭根本沒有喘息的空間。

由此看來,在澳洲,有沒有買房?買在了哪裡?按揭貸款的額度是多少?這些問題的答案可以輕而易舉的出賣人們所處的社會階級。

當前,年輕人是否可以買房,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他們的父母甚至祖父母在當前房產市場的位置。如果父母自己就是租客、如果父母有過高槓桿的按揭,如果是老齡化家庭,那麼子女很可能已經輸在了起跑線上。

有產者的子女最終會通過財務安排或繼承成為有產者;無產者的子女如果無法出人頭地,買房將永遠停留在空想。

住房之所以是「奢侈品」,因為住房不僅僅是住房,它的身上已經承載了太多太多:

在人們傳統觀念中,房子代表著不會流失的財富,它提供了經濟保障,是財務安全的基石。很大程度上也意味著可以度過一個有尊嚴的晚年,甚至也決定了家族中後代所處的階級地位。

除了房產之外,教育更是重中之重。

在澳洲,社會經濟地位越高的家庭,子女越容易進入頂尖大學。在澳大利亞排名前八的大學里,來自社會經濟地位較低家庭的學生人數比例相當低。

教育不公導致學生工作后收入不平等,收入較高的家庭財富將能更多地傳遞給下一代,會進一步擴大社會貧富差距。

社會不公平程度越高,代際流動性越低,教育已成為澳大利亞代際流動性降低的主要推手。

公立學校和私立學校在軟硬體配置上的差異是澳大利亞教育資源分配不均的最直觀表現。

經合組織調查顯示,目前約有60%的澳大利亞中學生就讀於公立學校。公立學校的校園環境、教學設備和師資力量都明顯落後於私立學校,但私立學校高昂的學費令很多普通家庭望而卻步。

澳洲私立學校的收費在過去10年中增長了64%以上,大城市頂級私立學校的學生從幼兒教育到12年級的學費總額已經超過50萬澳元。澳洲獎學金集團(ASG)發布的數據顯示,悉尼更是目前澳洲私立教育最昂貴的城市。

在私校學費負擔過重的情況下,選擇公立學校的升級版-精英學校就顯得理所當然。但考上精英學校所要付出的補習成本也不是所有家庭都能負擔得起的。


於是就出現了這樣的局面:想上精英中學,得付得起補習費;想上私校得付得起學費,交得起贊助費;想上質量口碑過硬的公立學校,還得付得起學區房的居住成本,想學習一門特長,想帶孩子旅遊見見世面,也需要大筆支出。

早就有人提出,我們所崇尚的西式素質教育,只是更大範圍內的應試教育。那裡的孩子,需要掌握比我們更多的知識和技能,而這些知識和技能,需要靠家庭實力做支撐才能獲得。

教育以顯性的應試來劃分學生群體,西方教育實際上是通過一個寬鬆的過程,偷偷完成了社會分層。

公立學校只提供有限的基本的教育,要想成為精英,就必須從市場上另行購買,買不起的人自然而然就被淘汰了。

社會分層越來越精緻,教育投資被認為是中產階級實現進階的重要途徑。

教育投資的周期長、無封頂金額、持續性及其對階級流動的巨大影響均表明:對澳洲人來說,教育投資才是真正的「奢侈品」。

END

社會在飛速發展,但是因為馬太效應,強者越強,弱者越弱,資源和財富只向少數人聚攏。

有一點需要清醒的認識,任何時候,只要有族群的存在,就會有階層,階層之間就會有差異。因為族群需要分配利益。階層的劃分,本質就是權力、財富、智慧的分配。

高薪工作所需的技能和知識壁壘在不斷加高,技術的進步在加速,階層的洗牌和分化,高知階層碾壓底層是常態,保持足夠強的學習能力是保持在本階層,甚至實現階級變更的關鍵。

事實上,澳洲的富人們早就紛紛規避公開的物質享受,轉而把大筆資金投入到教育、退休和醫療領域——這雖然都是無形消費,但費用卻比中等收入消費者可能購買的任何一個手袋都貴許多倍。

咬咬牙去買一隻好包,一雙名牌鞋子的人。雖沒有什麼不對,但請一定別忘了在包里放上自己的夢想,並帶著它努力奔跑。

因為現實是,你與你想要進入的那個階級,相差的,真的不是幾隻包,幾雙鞋。

大多數時候,堅持閱讀、學習比拎一個根本就超出自己消費水平的奢侈品包包更能帶你朝著目標起飛。

本文作者:Cynthia 高晨曦

圖片製作:Chloe Liu

本文參考來源:

澳洲財經見聞從起步到現在,

一直堅持至少每天一篇原創文章

希望我們的堅持能為讀者帶去更多有用信息

大量冬粉還沒有養成閱讀後點贊的習慣,

望大家在閱讀後順便點贊,以示鼓勵!

在澳洲,貧窮已成為教育"原罪",怎麼談公平競爭?

新州的主流移民都是人?維州都是印度人?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