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三十歲左右(28~32)的你,現在處於什麼狀態?

1989年6月生於北京,兩個月前才過了28歲的生日。在KLOOK兩年多,經歷了公司從20人到350人;從一個30平米辦公室到全亞洲12個城市的辦公室,包括港台新加坡曼谷到孟買迪拜;從老闆賣房做啟動資金,到如今的A輪經緯華創B輪紅杉的融資。如果說自己是什麼狀態,那就是慢慢學會在焦慮中快速成長。

這一課學起來挺痛苦。即使到現在每天仍然非常焦慮,經常半夜想到事情就醒了,然後難以入睡。情緒會動蕩比較厲害,每天都感覺還有一萬件事沒有做好。

但在30歲之前,我建議所有人主動去爭取這樣焦慮的機會。怎樣開始?很簡單,我的經驗是一句話:「好吧,試試看」。

我也是通過一連串 「好吧,試試看」 來到KLOOK。

2012年,我從香港中文大學新媒體畢業,留在位於香港的新華社亞太總分社做記者和編輯,每日與亞洲新聞打交道,間或去參加發布會,有時被安排去採訪企業管理層。於我來說,更大的興趣反而是做編輯。

國社的地區分社非常紮實,駐地的記者不少是和我當時年齡相仿的年輕人,85后甚至90后,分佈在全亞洲30多個地方分社。大的分社數十人,小的分社甚至只有幾個人,例如當時比較相熟的阿富汗喀布爾分社,一度只有兩位記者,還有幾位當地的阿富汗籍員工。

於是同樣年輕的我們,抱著「好吧,試試看」的心態,在新媒體上搞了一系列專欄,專門發記者們不能發上稿線的文章。借這個機會,我和駐阿富汗的陳杉 趙乙深 仇博 、駐朝鮮的杜白羽、駐柬埔寨的王其冰老師、駐斯里蘭卡的黃海敏老師/楊梅菊 等等前輩或同齡的同事培養了深厚的情感。記者每天在微信上聊天,常常聊到一半對方就要趕快跑——因為有可能哪兒又爆炸了,或者要飛奔去機場蹲點等金將軍下飛機。

(在斯里蘭卡康提和我的領導&導師許老師、黃老師一起採訪時拍的圖集)

受到他們影響,在香港的我,也開始寫一些地方風物。為一些旅遊雜誌撰寫香港方面的選題,或者去旅行之後,寫個10幾p的大專題賺回旅費(然而也是很累)。2013年開始有了微信公眾號,於是心裡想著,「好吧,試試看」,註冊了公眾號,同步了一些文章,影響並不大,一條不過三五百。

同時,發現了知乎這個平台,當時三零用戶的我並沒有什麼期待,仍然是那句「好吧,試試看」。2014年5月,我發了一條香港金像獎現場報道的文章,其後兩三天,收到了知乎私信,告知上了知乎日報。

前半生都是小透明的我,還是第一次看到自己的文章被很多人肯定。畢竟,此前無論是發布新聞,還是發布雜誌,你都很難直接知道最終看到文章的人是怎樣的,他們的想法是什麼,你的文章有沒有幫到他們。

在知乎上的創作,讓我真正意識到,內容具有巨大的價值。

然後不出所料,沉迷知乎不能自拔(捂臉),竟然還收穫了一些喜歡我的朋友……

傳說工作兩三年通常會有轉型。我比較少主動尋找出路,更多願意跟隨機緣。而機緣大多來自一次次不經意的嘗試。

2014年底,一位也在香港做公眾號的朋友問我,喂,我們有個香港公眾號的燒烤趴,「藝術與財富的化身」的 @昭公子 辦的,你來不來?當時我是猶豫的,因為社交上還是略顯羞澀,不太愛見生人。但是你們猜什麼話再冒出來?

「好吧,試試看」。

那次聚會上,我認識了KLOOK的聯合創始人兼CEO林照圍Ethan。

(那次是個擼串電影趴,看了before sunrise)

第一印象是,這個人也太-有-激-情-了,大家是來昭公子這兒擼串的,只有他是來推銷網站的……那天好像把每個人推銷了一圈,然後燒烤也沒吃就走了。後來才得知,此人兩岸三地長大,之前是花旗銀行投行從業者一名,剛剛辭職半年。他的好友,同樣是投行出身的王志豪Eric更是賣了房,再尋找到一位CTO熊小康,聯手創辦KLOOK客路旅行。

而起因非常簡單——他們去尼泊爾玩的時候,發現想提前訂個滑翔傘,過程太難了,支付、溝通、服務,全都是問題。「那不如我們做個平台,讓大家都能更方便的訂旅遊活動?」於是公司就這樣誕生了。

後來一切就比較順理成章,第二次我們又在昭公子推薦的活動上見到面。Ethan上來就問我,要不要試試先幫KLOOK兼職做一下自媒體?可以和當時另外一位兼職朋友來配合。大概思考了1分鐘我就答應了。

試試看了——旅遊話題我這麼感興趣,如果能有一個機會,讓我可能凝聚全最優秀的旅遊自媒體人,一起創作全國頂尖的旅遊內容,幫助所有人更智慧的旅行,為什麼不呢?

這是我的初心,能將它維持到如今,我很幸運。

其實那個時候的Ethan和Eric也不過28歲和27歲,這恐怕也是他們的初心。

現在,我們有知乎最大的旅遊類專欄「一群旅行體驗師」,在全站專欄榜排行前十。曾在專欄露面過的作者,我們都成為了很好的朋友。KLOOK上面的15000種旅行活動和門票,我們也慷慨的分享給作者和體驗師們,讓他們免費去嘗試。

產品越打磨越精緻。旅行者值得有更好的購買體驗,這不光關乎價格,還有前期的選品,中期的運營和客服,還有後期督促供應方進行活動改進。

公司也以光速發展著。

不可思議的是,除了矽谷出身的公司,我從未見過一個亞洲公司可以做到這樣多樣化。

近400名KLOOK團隊成員分佈在12個亞洲城市,港台、深圳、新加坡、曼谷、首爾、吉隆坡、雅加達、迪拜、孟買……他們基本都是本地人,最了解當地旅遊行業,他們登門拜訪供應商,挑最適合用戶的景點和活動,去爭取對用戶最好的折扣。同時,由於了解本地用戶,公司在亞洲的用戶群增速迅猛,境外的藍海,還存在一些機會。

(大概是不到1/4的klooker,每年常規的活動是船趴)

日常也特別體現這樣的感受——KLOOK有超過15個國籍的團隊成員,所以我們的日常是:你剛聽完一個廣東話的會,馬上就要講英文,左邊的同事在用韓語打電話,移動辦公的同事又在用菲律賓語接待一個上門的東南亞遊客,日本的客戶過來又用日文聊天。然後大家日常閑聊就用微信,所有來過深圳office的外國Klooker都覺得微信、外賣、共享腳踏車太牛了。

在這樣的公司,第一件事就是要做到「心態開放」,簡直是每周都有讓你覺得要「好吧 試試看」的事情,每天都在解鎖新的技能。最大的感受是——能在26歲的時候遇到這樣的公司,特別幸運;能在28歲到30幾歲一直陪伴這家公司成長,是我未來幾年想做的事情。

沈南鵬先生曾在紅杉領投KLOOK B輪時候評價客路是「亞太目的地旅遊領軍者」。作為團隊員工,我們專註做好目的地,相信專註本身自有力量。

和創業一樣,成長的過程一定會是痛苦而焦慮的,尤其是28歲到32歲——你懂了一些,但是你不懂的更多。它逼著你不斷跳出自己舒適圈,去學習新的東西,嘗試新的方法,坦然面對自己的失敗,也不斷拓展自己的界限。

我始終感謝那個擼串的夜晚,我也感謝自己的那一句「好吧,試試看」——它是機會的敲門磚,也是自我的敲門磚。

就像你已經站在9又3/4車站的門口,但如果不敲那面牆,你永遠也不知道它也可以是一扇門。敲了才知道。

可能你會敲很多很多下,可能回應你的只是牆壁的悶響,但是你不要急,繼續敲下去,最終有扇門會開,那扇門就是屬於你的。你會在門裡發現進化版的自己。

如果用一張自己最近的照片,代表心中期望28-32歲的狀態,我希望是下面這張。

平安,坦然,陽光刺眼的時候就閉上眼,車水馬龍里,也要聽見風聲。

希望每個人,都能找到自己的那扇門。

-----

點擊直達--> KLOOK客路旅行,在十一之前看看有沒有你想去的地方?這是我們用了超過一萬小時幫你們選的旅行活動和折扣門票。

目前覆蓋目的地包括:

香港 | 澳門 | 台灣 | 日本 | 韓國 | 澳洲 | 紐西蘭 | 迪拜 | 美國 | 內地 |

新加坡 | 泰國 | 馬來西亞 | 印尼 | 菲律賓 | 越南 | 柬埔寨 | 緬甸 | 寮國 |

英國 | 法國 | 荷蘭 | 義大利 | 德國 | 瑞士 | 西班牙 | 奧地利 | 芬蘭 | 冰島 |

尼泊爾 | 不丹 | 迪拜 | 模里西斯 |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