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寶寶說話口齒不清、牙齒不齊……很有可能是吃「軟飯」造成的!

寶寶添加輔食都是從糊狀食物添起的,再慢慢向固體食物過渡,可有的寶寶到了三四歲,不但不會自己動手吃飯,甚至連咀嚼都不會。這很有可能是家長長期給寶寶吃「軟飯」造成的!

養育誤區

1、許多家長認為寶寶小,胃腸功能弱,只有軟爛的食物才利於寶寶消化吸收。寶寶長時間吃軟爛的食物,會造成寶寶雖然長得很大了,卻還不會咀嚼、吞咽,影響身體的生長發育。

2、一部分媽媽認為,咀嚼、吃飯還用學?到時候自然而然就會了,這其實是一個誤區,吸吮是寶寶生下來就會的,但咀嚼能力需要後天的學習鍛煉來獲得,咀嚼動作的完成需要舌頭、口腔、面頰肌肉和牙齒彼此協調運動,潛移默化地鍛煉到了寶寶舌頭的靈活度,為其即將開始的說話練習奠定了基礎。

長期給寶寶吃軟爛食物,危害多

1、不利於寶寶牙齒、頜骨的發育。寶寶長時間吃過於軟爛的食物,使牙齦、頜骨缺少鍛煉的機會,會直接影響寶寶牙齒、頜骨的發育。

2、影響寶寶的智力發育。長期吃「軟飯」給孩子帶來的負面影響遠不止於牙齒,還會影響正常說話的進展以及大腦的發音。常聽說需要實時對大腦進行刺激,不但是要讓大腦去思考問題,而且包括咀嚼食物時對大腦的刺激,只吃軟的食物,延緩說話的能力還會使寶寶頭腦變得遲緩。吃硬食可促進咀嚼,咀嚼運動可使面部血液循環加速,流向大腦的血液量明顯增多,促進大腦發育。

3、容易造成寶寶營養不良。軟爛的食物含的水分比較多,在量上不能滿足寶寶生長的需要。而且,爛粥、菜泥等軟爛的食物在烹調的過程中,營養損失較多。

4、不利於寶寶咀嚼、吞咽能力的發展。一些寶寶到了幼兒期還不能很好地咀嚼食物,常常把食物在嘴裡攪拌幾下就吞下去,遇到粗糙的、纖維較多的食物就會嘔吐。主要就是因為吃軟爛的食物時間過長造成的。

5、不利於寶寶味覺的發展。咀嚼能夠促進唾液的分泌,讓寶寶感知不同食物的不同味道,咀嚼練習的缺乏,會影響到寶寶味覺的發展。

鍛煉寶寶咀嚼能力的時間

正常寶寶在6~12個月的時候,正是循序漸進接受各類食物的最好時機。

常常有寶爸寶媽擔心寶寶乳牙的承受能力,總是限制或避開硬食,但醫學專家告訴我們:嬰兒出生后6個月,其頜骨與牙齦就已發育到一定程度,足以咀嚼半固體甚至固體食物。乳牙萌出后,更應吃些富含纖維、有一定硬度的食物,如水果、餅乾等,通過咀嚼動作牽動面肌及眼肌的運動,加速血液循環,促進牙弓、頜骨與面骨的發育,既健腦又美容。

6-12個月是寶寶口腔敏感期,也是咀嚼的關鍵期,媽媽需要給寶寶提供不同口味、不同性狀的食物來嘗試:

輔食添加初期6個月時可以給寶寶吃些米糊、菜泥、果泥之類的糊狀食物;

7-8個月時可以吃些稀粥、魚泥、肉鬆;

9-10個月時寶寶長有3-6顆牙齒,可以準備豆腐、稠粥、爛麵條、小塊的水果、碎菜、碎肉、饅頭、小餛飩給寶寶吃;

11-12個月時寶寶的飲食可以慢慢向成人靠攏了,軟飯、麵條、水果、菜塊、肉塊都可以吃了,不過不要放調料,要做的清淡些;

1歲以後,寶寶的咀嚼能力增強之後,可以為小朋友選擇一些稍有硬度的食物。新鮮的水果,如雪梨、蘋果、哈密瓜、桃子、黃瓜等切成粒狀或者條狀。主食可加入粗糧,全麥麵包、全麥饅頭、玉米發糕等,都可以。少吃軟軟的麵包和甜點。

寶媽提示

首先還是牢記輔食添加的原則:由少到多、由一種到多種、由稀到稠、由細到粗。

即寶寶的飲食由液體到半固體再到固體慢慢過渡。如果錯過了寶寶的咀嚼關鍵期,媽媽可能需要更大的耐心和更長的時間來讓寶寶學會咀嚼,而且這個過程可能對媽媽和寶寶來說都不那麼輕鬆,需要寶媽細心、耐心地去慢慢引導寶寶,改變寶寶的飲食習慣。

可以在線向鮑奶奶提問啦!關注鮑奶奶的公眾號:兒科醫生鮑秀蘭(id:xiehebaoxiulan),選擇「問醫生」即可在線向鮑秀蘭教授和三甲醫院專家們提問!

鮑奶奶每日問答:

本文為作者原創,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