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好的薪酬方案一定是這樣設計的:讓員工自動自發拚命干,附模板

導讀:

員工要績效還是要考核?

越來越多的企業都準備在企業中實施績效考核,但是很多企業在設計的時候卻本末倒置了,我經常問企業老闆,請問你做績效考核,你的出發點是為了績效還是為了考核?

答案都是:績效!

但是,目前常用的績效考核或評價方式都是重考核輕績效的設計,如下圖示

點評:

1、沒有績效思維,只有考核思維:

這個案例相當於就是把規章制度轉換為考核標準,這就是針對員工來做考核,員工一定會抵觸的,因為沒員工喜歡被考核。

案例中的標準就算員工全部做得很好,企業的績效未必能提升,因為都沒有結果導向、效果付費的績效思維。

2、以扣為主,員工感受不好

案例中,所有的標準都是做成扣分項,這是不符合人性的設計,企業要以人為本,首先在機制上就應該要以人為本。什麼叫以人為本?以人為本就是機制上要符合人性,要以激勵員工為主,而不是打壓、扣罰員工為主,可以給員工壓力,但不能光給壓力不給動力,建議這個案例的標準直接做為積分,積分的激勵就是重在過程和行為規範,這些標準不適合作為考核項目。

3、主觀性太強,不能量化

案例中的標準不好檢視,不好量化,結果就是讓評分人主觀評價,最後就是流於形式,這樣的設計實際上就是在增加企業的無效工作,這也是人效浪費的一個重要體現。

小編遇到某真實案例分析:

一企業老闆找我們諮詢:公司導入績效考核快半年了,剛開始店經理還很努力,大概2個月後,工作狀態就越來越不好,執行力也變差了,公司下達的政策和要求,總是執行不到位……求助!

調研:

該家企業對其店經理的主要考核如下:底薪+提成+績效工資

具體操作:

底薪較低,提成較高,每月將「底薪+提成」總工資的30%來做績效工資,如: 「底薪+提成」=1萬元,就會有3000元拿來做績效工資,然後按占不同比例分解到8個指標上,企業每月對每個指標都會提出相對應的目標,最後根據目標達成率用KPI評分方式進行打分,最高分得100分!但員工幾乎沒有拿到過100分,也就是說員工每個月都會被扣掉幾百元!

  • 這種考核方式屬於傳統的考核方式,員工普遍反感,有多少中小企業都是在這樣考核員工的?

  • 答案已經不重要,重要的是這樣考核給企業和員工帶來了什麼?

  • 看起來是對的,其實掉入了考核的陷阱,這也是很多企業考核失敗的原因:企業和員工不能達成統一的共贏!企業希望考核,員工卻反對考核,最後績效考核宣告失敗!

分析:

01:績效考核,錯了嗎?

首先,考核沒有錯,員工最關注考核的工作!關鍵是不能只有考核思維,如果只有考核的思維,企業就像是在打劫員工,原本是員工自己努力創造的收入,卻要被強迫貢獻出一部分歸還企業,長久以往,員工無力反抗,只好消極抵觸或怠工。此時,員工和企業就像是地主和農民的關係,員工怎麼可能積極主動去執行好工作?

02:目標與薪酬拉掛鉤,是企業和員工矛盾的開始

這種考核方式,企業每個月都會根據去年同比及市場現狀,定出較高目標讓員工去衝刺,做不到目標,員工的工資就會被扣。因此,企業和員工每月都為了定多少目標而產生大量的矛盾,員工希望目標越低越好,企業希望目標越高越好,這樣的情況下,企業和員工就是敵對的關係,員工怎麼可能會對企業有歸屬感?如果利益都不能趨同,何來統一的思維和行為?

03:員工要的是激勵,不是考核

考核本身是不符合人性,考核是企業需要的!何為人性:「員工追求高收入就像企業追求高利潤一樣,員工希望多勞多得,就像企業希望投資了就得有回報是一樣的!」員工要的不是考核,要的是激勵!

如何將考核和激勵融合在一起?

需要改變思維,不要再天天盯著員工的問題,而是想著如何讓員工可以拿到更高的收入?如何做到員工收入越高代表著企業的利潤也越高,這樣的高工資才是企業最低的成本,因為員工的潛能被充分挖掘,同時也不怕人才流失,更不怕招不到人!

我認為中小企業的薪酬變革要突破兩個方向:

  • 一是:行政等級與薪酬等級相統一,這是公務員模式,企業沿用只會自縛手腳;

  • 二是:固定薪酬比重大,無形中強化薪酬剛性,不利於充分調動薪酬的激勵性。

為什麼小微企業不做考核,反而建議做KSF!

同傳統方法比較,KSF不同於KPI目標式的考核,也不同於評分式的考核,他有自己獨特的思維和模式。既要讓管理層接受,又要讓老闆認可。在兩者之間找到利益的平衡點,建立共同認可的分配機制,創造共贏的目標和結果。

KSF的核心價值就是要破除傳統的四定思維,建立全新的、共贏的分配系統。

1、定薪級

助養懶人,改為定薪幅與定職業規劃。

2、定崗

助長部門與崗位壁壘,改為定價值。

3、定編定員

造成低人效,改為定預算或定產值。

4、定任務

造成執行力差,改為定目標與定標準。

KSF薪酬全績效模式:基於人本增值的加薪方案(數據說話、結果導向、效果付費、價值分割、薪酬分塊。)

KSF思維:

  • 加薪思維:給員工一份加薪計劃,給企業一套改善業績的方案。

  • 平行線思維:員工利益與企業效益高度粘合、實現目標一致利益趨同。

具體操作:

  • 1、將崗位原工資分解到核心K指標上;

  • 2、每個K指標從數據分析找到平衡點;

  • 3、每個指標超過平衡點即有獎勵,低於平衡點即有壓力;

  • 4、每一個K指標:對於企業,是利潤增長的渠道;對於員工,是工資增長的渠道;

  • 5、從此,員工工資越高,企業利潤也越高;

  • 6、從此,員工和企業利益是趨同的,方向和目標也是一致的

案例模板:

  • KSF薪酬全績效——運營經理

KSF如何選定平衡點?

平衡點是KSF重要的支點,這個支點的一頭是企業的利益,另一個是員工的利益,而支點的核心是產值與價值!

1、盈虧平衡點。

也稱「保本點」,對於剛創辦的企業、處於虧損期的企業比較有用。

2、歷史均值。

全年平均值、AB季均值、參照期均值等。對於快速發展的企業,可能並不會參考全年的均值,而是看最近一個周期的均值,即參照期均值。

3、共識點。

即企業與員工達成共識的支點。常用於歷史數據不完整、不準確的情形,也適用於以前沒有要求、不需要數據支持、依靠經驗或感覺來判斷的情況。例如,培訓課時數、工作制度每月完成個數、小微企業員工流失人數等。

4、保守預算。

由於可參考數據不全或新業務存在不可對照性等原因,可用保守方式進行推測、預算。同時很多企業喜歡做大預算、做高目標(樂觀預算)。不同的是,保守預算強調正常情況下的可實現性,排除一些可能性與單純期望性。例如,公司明年新開一個項目,預計可做到銷售額1000萬,但這可能是樂觀估計,管理層可能更願意接受800萬的銷售目標。

5、同期可比值。

通常是對AB季或特殊期的直觀對照,令平衡點更準確、更有說服力。

其激勵方式的設計:

1、以平衡點為導向的激勵

例如:銷售額(產值工資5000元)。2016年全年月均銷售500萬,以500萬為平衡點,高於500萬的,每高出10萬獎勵100元,如低於500萬,每低於10萬,少發80元。

2、以提成點為導向的激勵

上述案例:也可這樣設計:銷售額1萬=10元,或銷售額提成率為0.1%。

3、以要求標準為導向的激勵

上述案例

4、設定幅度的彈性激勵

例如:工資費用率指標。2016年平均工資費率為26%,最高時達到38%,最低時為22%,數據的波動性很大。經過測算,選取25-27%作為不獎不罰的中間地帶,高於27%的,每高0.1%少發10元,低於25%的,沒低0.1%,獎勵15元。

5、正激勵與負激勵

在設計考核激勵是,一定要衡量正負激勵的水平。從整體來看,正激勵要大於負激勵。從個體來看,被考核人不能完全控制的指標、經營性的指標,正激勵要相對大於負激勵;被考核人可以完全控制的指標,正激勵與負激勵可以相當;而對於管理性指標,尤其是責任性、要求性的指標,負激勵可以大於正激勵。

KSF薪酬績效落地指引-四大關鍵:

  • 一定要從上層開始導入(目標由上至下,計劃由下至上)。

  • 要成立項目組,項目組要有激勵:拿錢、做計劃、總結、效果分紅。

  • K目標計劃,KSF需要系統性的運行,實現PDCA循環。經營單元每周一次K目標計劃會。

  • 績效輔導,每月一次,支持落後部門、個人成長和創造。

引導員工創造價值!有效激發員工的潛能。引發共贏思維。讓員工清晰明白自己的價值與應獲得的勞動報酬! 真正實現多勞多得!自己為自己加薪!

總結:

當員工和企業的利益趨同時,思維和行動也就自動實現統一。制度也不怕沒人執行,管理幹部會為了自己的利益,主動尋找企業的問題,並建立制度進行有效管控!因為企業效益越好,員工的收入就越高,只有這樣,員工才能可能自動自發!

一切不以加工資的績效考核都是耍流氓!只有利益的趨同,才有思維的統一!!

對此,您有更好的建議和看法?歡迎評論、交流(請留下你的足跡)

個人號|曾老師 (xcjx5200 )

職位|薪酬績效諮詢師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