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寶安詩人皿成千分享詩歌創作心得:將故事寫進詩里

皿成千在文化茶座活動現場。

「怎樣學會把自己的情緒和思考獨立起來,形成自己固有的體系,這就關係到結構的問題。不僅是一首詩,並且作為詩者也需要有完善的過程結構。」寶安詩人皿成千於11日下午在寶安群藝館文化茶座現場,與詩友們分享其寫詩二十年的心得體會。

把走過的路展現在創作里

皿成千,本名叫李祚福,1979年出生於江西省贛州市興國縣,現居深圳福永,是一間五金公司的質控員。小說和散文分別發表在《星火》《散文大系》等刊物,詩作發在《詩刊》《詩選刊》《詩潮》等詩刊,作品入選《作家》《人民文學》《女友》星系,並獲第一、三屆北京文藝網國際華文詩歌獎提名;入選《我的詩篇·當代工人詩典》等多個重要選本。

回顧寫詩的萌芽階段,皿成千說,是上國中后愛上讀課外書,1997年中專實習前夕寫了一首詩,第一句是「既然到了這個世界,就是從來沒有離開……」偶爾看見明星宣傳烏鎮旅遊的宣傳詞的後半句是「來過,便不曾離開」,心裡暗喜:「自己的文字也是有詩情的,起點還不低。」

1997年,皿成千跟著堂哥到東莞去搞建築,平時沒有工資發,年底也結不清,吃住條件非常差。他偷跑被抓,還遭毒打,再偷跑才成功。後來皿成千扒火車,走一段,扒一段,沒吃的,只能喝鐵路邊上的水,經歷七天七夜回到老家。1998年才再次出外打工,目的地是福永。打工之餘就去舊書店看書,並且寫下了1997年經歷的那些事,將近六萬字,列印出來花了幾百元。1999年至2001年,皿成千參加北師大中文自學考試,並寫下詩歌《職介所》《那養育了我十幾年的村莊》,散文《井》,這些作品分別被收錄在《作家》《人民文學》《女友》聯合出版的星系叢書。後來陸續在江門文藝、僑鄉文學等刊發了些詩歌、小說、評論等。

詩和詩者都需要自我完善

近年寫的詩和小說,沒有想到在《詩刊》和《星火》也能發表,這兩個刊物讓皿成千看到了光亮。他說:「有經歷有經驗,能說好自己的故事,這可以體現人的精神風貌。像郭金牛老師的作品,可以說是故事的精神體現。我的作品大多也是從故事中提煉的。」皿成千覺得,從自己的故事中可以提煉精神,但反之,詩是創造性的,是「新」的代名詞。而故事相對是舊的,這裡面會有種矛盾。寫詩很注重用什麼言語形式來寫,只有不一樣的形式,才能把故事消解,成為詩。

同時皿成千又說,也不是說寫出一首好詩就算詩人,要學會把自己的情緒、思考獨立起來,形成自己的體系。這就關係到結構的問題。不僅是一首詩,作為詩者,也需要自我完善的過程。詩和其他體裁一樣有局限性,每一個作品都只是一個核。要完善,就有必要通過有質的量來實現,即完成自我。常常有人說,一生寫一句詩留下來足矣。其實說的是塔頂的那個尖峰,而不是憑空飄著的氣球。所以要不斷構建,蓄起氣勢來。

詩者要有勇氣面對寫詩與現實的衝突

皿成千覺得,當寫詩與現實觸碰時,你難把握平衡點,一方面是內容的敏感度,另一方面是來自家人的理解與否。寫詩是清貧的事業,而家,則需要經濟基礎的支撐。所有這些,必有舍和得。愛好與責任,都很重要。皿成千現在如果不上班,家裡人就要餓肚子。在這種情況下,他就算拚命工作,也只能有飯吃罷了。那麼,業餘能做點什麼呢?寫吧,寫是一種文化,文化一詞,重點在化。現實中的衝突,只有在寫作中才能釋放。

在皿成千看來,寫作是虛幻的,每每進入自己設置的虛幻中,可能也是一個自我暢遊的極樂世界。這是他所能感受到的真實性。

寶安日報記者 李秋妮/文 鄒揚科/圖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