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此王朝和中國關係特殊,王室有座墓葬叫黃金之丘,黃金文物數不清

1978年11月,原蘇聯和阿富汗學術考古調查團在阿富汗靠近蘇聯邊境的西伯爾罕地區發掘了一處貴霜早期的墓葬。墓葬發掘地蒂拉丘地當地語的意思是「黃金之丘」,出土了大量的黃金飾品,約計2萬1千件。如此大量黃金的集中出土,加上黃金飾品做工之精美以及其豐富的文化意涵,實為世所罕見,是全球最重要的寶藏之一。隨後,出土的黃金文物被稱作「大夏金器」,堪稱「阿富汗鎮國之寶」。而這背後體現的卻是絲綢之路東西方交流的相互融合,以及文化在這一區域的廣泛傳播和影響。

黃金王冠

出土2萬餘件黃金文物含有大量元素

六座墓墓主人復原像

歷史上,古絲綢之路創造了地區大發展大繁榮。西伯爾罕位於阿富汗首都喀布爾西北340公里,在其東北約5公里的棉花田中有一處貴霜早期的城址,遺址的周圍分佈著好幾個山丘,其中一個直徑約百米、高3米,當地人稱之為「黃金之丘」。

1977年,原蘇聯和阿富汗學術考古調查團開始在這裡試掘,首先發掘是一座神殿遺址,但除了一些陶片之外,並無太多收穫。1978年10月,調查團開始發掘土丘本身,花費了一個月的時間,發掘出7座「盡收天下寶物」的豎穴墓,也使傳說中的「寶藏」重現天日。

金項飾

7座豎空墓,有1座是無葬墓,其餘6座是典型游牧民族王室成員的墓葬,1男5女。男性墓主木棺覆蓋著皮革,身上堆滿了數不盡的金器。這些金器大多十分袖珍,可以看得出來,是墓主縫在衣服上飾品。而這明顯具備東方游牧民族特徵。

隨後,大量的黃金飾物出土,它們都具有充滿顯著的「文化十字路口」雜糅的藝術特點。在2萬1千件金器中,既有安息銀幣、羅馬金幣、西漢銅鏡、飾以雅典娜像,還有希臘文銘記的金戒指、斯基泰式金劍鞘等,各種文化均匯注此處,集、希臘、波斯、印度,游牧文化於一體。

其中,一件名為「君主和龍」的頭飾尤為讓人印象深刻。它刻畫了一位頭戴王冠、身著游牧民族服裝的男性,伸出雙手握住兩側的龍。垂墜其下的寶石被鎖鏈牢牢鎖住,體現著貴霜人的野心和抱負(屈婷、施雨岑《「黃金之丘」和貴霜:驚人考古發現講述的絲綢之路活力史》)。

「君主與龍」飾物

這件頭飾出土於2號墓,也叫「雙龍守護國王金頭飾」,在馬鬃等部位裝飾了綠松石、青金石,龍的臀部等處有眼形紋飾等,以紅綠寶石鑲嵌。蘇州大學沈愛鳳教授認為,其人物臉部特徵具有蒙古特徵,而龍的造型帶角,飛翼可能受到格里芬(虛擬生物,出自希臘神話,是一種鷹頭獅身有翅的怪獸)的影響。金頭飾的整體造型和風格,與西亞、東地中海廣泛流行的人物和對稱雙獸造型相一致。「更確切一些,這種龍神是雙馬神和中華龍的混合造型」。

銅鏡

另外,「黃金之丘」還出土了一件「游龍飾牌」,表現正在水中遊動並張著嘴的龍,而龍的形狀就是我們熟悉的龍,邊上刻畫有水波,其上鑲嵌著的綠松石呈聯珠紋排列。這和六號墓主人口中還含有金幣,胸前放有銅鏡,讓人很容易聯想到春秋戰國時期入殮含貝的習俗(沈愛鳳《從中亞和草原墓葬看中西絲綢文化交流 》)。

除了這些,「黃金之丘」的7座豎空墓又讓人聯想到北方草原民族曾經對於「7」這個數字的神秘崇拜。這讓人不禁聯想到當年處於歐亞大陸的「心臟」地帶、被稱為「歐亞之心」的貴霜王朝,也讓歷史遙遙遠遠地迴轉到了古代少數民族大月氏人的身上。

金鐲

「黃金之丘」可能是大夏時代一個女王的墓葬

阿佛洛狄特

阿富汗作為文明的十字路口,絲綢之路的必經之地,將西方的希臘波斯,南方的印度、北方的內亞草原、東方的聯結交匯在一起。多元的文明,造就了這塊神奇土地,讓它具有莫大的誘惑力。

隨後,這批文物常被叫做「大夏的寶藏」,但有學者認為,以文物時代而言,為批寶藏應當被視為「大月氏-貴霜的寶藏」。

騎獸別針

《史記·大宛列傳》中有關於大夏記載:「大夏在大宛西南二千餘里媯水南。其俗土著,有城屋,與大宛同俗。無大長,往往城邑置小長。其兵弱,畏戰。善賈市。及大月氏西徙,攻敗之,皆臣畜大夏。大夏民多,可百餘萬。其都曰藍市城,有市販賈諸物。其東南有身毒國。」

(大夏在大宛西南二千餘里的媯水南面。其地風俗是人們定居一處,有城鎮和房屋。與大宛的風俗相同。沒有大君長,往往是每個城鎮設置小君長。這個國家的軍隊軟弱,害怕打仗。人們善於做買賣。待到大月氏西遷時,打敗了大夏,統治了整個大夏。大夏的民眾很多,大約有一百多萬。它的都城叫藍市城。這裡有貿易市場。販賣各種物品。大夏東南有身毒國。)

金別針

在「黃金之丘」金光燦燦的文物里,歷史將人們拉回到了數千年前。

大夏,中亞古地名和國名,古希臘人稱為Bactria,古波斯人稱為Bachrisch,漢譯名為巴克特利亞。大夏的地望在阿姆河以南,興都庫什山以北地區,都城即今阿富汗的巴里黑。大夏王黑離歐克里(Heliocles)統治時期(前145年-前130年),大夏不斷發生內亂,大部分國土被安息王國侵佔,只剩下大夏本土和粟特南半部。在匈奴和烏孫的打擊下,大月氏從伊犁河遷入中亞,首先佔據河中地區,迫使當地斯基泰人南遷安息和大夏。

金羊

約在公元前140年至前130年之間,大月氏渡過阿姆河,征服大夏,「都媯水北為王庭」。大夏殘餘力量退到喀布爾河流域和南亞次大陸,分成幾個小國。

公元前128年,張騫出使大夏時,大月氏人仍在阿姆河北岸,「以大夏為臣」。但張騫在大夏待了一年多,並未說服大月氏與漢朝合擊匈奴,只能歸國。張騫歸國后不久,大月氏人就跨過阿姆河滅亡了大夏,進而佔領阿富汗全境、印度河流域等地區,建立了貴霜帝國。

此後,西方人稱大月氏人為「吐火羅人」,並把他們居住的地方稱為「吐火羅斯坦」,但史書仍稱為「大月氏」。

金飾品

(《後漢書·西域傳》:初,月氏為匈奴所滅,遂遷於大夏,分其國(大夏國)為休密、雙靡、貴霜、肸頓、都密,凡五部翕候。后百餘歲,貴霜翕候丘就卻攻滅四翕候,自立為王,國號貴霜王。侵安息,取高附地。又滅濮達、罽賓,悉有其國。丘就卻年八十餘死,子閻膏珍代為王。復滅天竺,置將一人監領之。月氏自此之後,最為富盛,諸國稱之皆曰貴霜王。漢本其故號,言大月氏雲。)

這些歷史的記述,讓專家們將「黃金之丘」出土的包羅多國風格的黃金文物,歸結入「大月氏文化圈」。大月氏這個民族最早生活在甘肅祁連山區,其後,受到強大起來的匈奴攻擊,不得不一再西遷,來到中亞阿富汗阿姆河流域的北岸。

據此,有學者推測,「黃金之丘」可能是大夏時代一個女王的墓葬,墓中唯一的男性可能是女王的丈夫,其他女性為女王的姐妹。

劍鞘紋飾

大夏金器「失蹤」二十多年後來展出

三葉草飾物

正當人們為大夏為他們一個王的出手大方而驚嘆時,「黃金之丘」出土的黃金文物卻神秘「失蹤」了。很多「尋寶者」對此念念不忘,費盡心思,但知道其下落的人卻守口如瓶、緘默而又緘默守護了秘密。為此,有人估計「大夏金器」可能被運到某處,或被高官據為己有,或被一些人銷毀……一時間,眾多的說法紛紜而起。

原來,在上世紀90年代初阿富汗內戰期間,國家博物館的館員冒著巨大的風險把這批珍寶帶到了國家銀行的秘密金庫,把它們鎖起來,然後把鎖塞住,這樣誰也沒法打開金庫了。據說,該金庫是一個被混凝土包裹著的秘密區域,厚重鋼門上設有7道鎖。直到2006年8月,它們才重見天日。

金劍柄

2017年3月17日至6月17日,阿富汗這批國寶受邀來到故宮博物院展出。北京青年報的報道說:「搖曳著金片的蒂拉丘地頭冠、斯基泰草原藝匠與希臘古典寫實風格結合的金制脊角山羊、鑲嵌著綠松石和石榴子石的耳墜、精細繁複得讓人難以看清其構造的黃金腰帶,乃至數以千計的極為細碎的金片裝飾品——這些飾片多縫綴於服裝上,據考證至少有60種不同的造型——一組一組臚列於展櫃之中,金光閃閃,極具視覺衝擊力,美得不可方物,『嘆為觀止』四字不足以形容。」

但在展出之後,學者林梅村卻發出了這樣的嘆息:「遺憾的是,這個與歷史及古代藝術密切相關的重大考古發現沒有引起考古界足夠的重視。」 而歷史就是這樣的一個謎局:我們從哪裡來、到過哪裡,有著怎樣的經歷,也許永遠都是一個說不清的秘密。(文/路生)

驅龍戰車圖案飾物

本文圖片來源網路,感謝原作者,歡迎關注作者更多原創文章!

本文為作者原創,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