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中國1962年對印自衛反擊戰「得不償失」嗎?

在草根網上看到一位署名「譚中」先生的頭條文章《我對當前不幸發生的中印邊境對峙的一點愚見》。在批駁了所謂此次中印邊界爭端是印度方面蓄意挑釁的「陰謀論」以後,譚中先生進而反駁用「戰爭」的方法來打破當前的僵局,認為其「使人不寒而慄」;其中關於1962年中印戰爭的一段論述,頗有些「創意」:

【現在回過頭來看1962年的中印戰爭,印軍4885人陣亡(其中有1名准將旅長),3968人被俘虜(其中有1名准將旅長)。軍隊722人陣亡,1697人負傷。有人說,印度「慘敗」,的確不錯。但是不是「贏家」呢?從鼠目寸光的角度來看,的確「winning the battle贏了戰役」。可是從長遠來看,「得不償失」也是很明顯的。可以從三個方面來說明。第一方面,1962年戰爭把五十年代印度民間發出的「Hindi-Chini Bhai Bhai印度人和人是兄弟」的熱情徹底摧毀,戰爭在印度民間造成的精神創傷至今仍然沒有癒合(當年身體茁壯的印度總理尼赫魯精神垮了,身體也垮下來,不到兩年就去世了)。第二方面,1955年萬隆會議上,經過尼赫魯熱情介紹,總理周恩來成為國際明星,許多亞非國家開始和建立外交關係,中印兩國成為亞非新興國家爭取獨立自主的領頭羊,國際格局正在產生重大變化。可惜這一趨勢遭到1962年戰爭的嚴重打擊,陷入孤立。第三方面,最最重要的,兩個提倡「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國家一場惡鬥,「和平共處」沒人講了,許多國家,特別是鄰國,對的「敬愛」變成「敬畏」。它們和之間產生了一垛暗中的不信任與懼怕的屏障,不利於和它們進一步發展關係。 】

顯然,在譚中先生看來,1962年的對印自衛反擊戰,是贏了戰鬥,卻輸掉了整個中印關係,贏了面子,丟了裡子,將印度-「巴伊、巴伊」的熱情摧毀了,給印度人民帶來了巨大的精神創傷,使得自己陷入孤立,鄰國對充滿了畏懼和不信任。

這裡暫不贅述對譚先生該文其他方面的看法。單就1962年中印戰爭來說,可以坦率地說,譚先生所言,完全不符合當時歷史上的實際情況。簡單地說,1962年對印自衛反擊戰的目的,不是如譚先生(以及現在許多網友)所想象的,是簡單地用戰爭的方法來將本國的意志強加給印度方面,而是為了堅決制止印度方面企圖將印度的主張單方面地強加給方面。

關於這方面的歷史事實,澳大利亞記者馬克斯韋爾在《印度對華戰爭》一書中有詳盡的記述和考證(英文原版:Neville Maxwell, India's China War, Jonathan Cape Ltd, 1970)。香港的《南華早報》2014年3月份還有一篇報道,可參考:

http://www.scmp.com/news/asia/article/1461099/neville-maxwells-revelation-reveals-india-was-hiding-nothing-over-its-1962

這裡筆者僅就記憶所及,簡單地說個梗概。

新成立初期,政府了解在中印邊界東段存在著爭議。當時政府的立場是,決不能承認英帝國主義強加給中印兩國人民的非法的麥克馬洪線,但是考慮到達旺等藏南地區事實上已經為印度所控制,可以在兩國平等談判的基礎上,劃定新的邊界;新的邊界可以在事實上(不是在法律上)大體按照麥克馬洪線的走向。但是,就政府來說,既不可能不經談判,就單方面讓步接受以麥克馬洪線為走向的邊界;更不可能承認歷屆政府認為是非法的麥克馬洪線;政府只能接受經過兩個國家的平等談判來劃定新的邊界。在中緬邊界談判中,就是採取了這樣的立場。

這裡要說明的是,在英印政府時期,根據英帝國主義的戰略需要,其所主張的邊界,曾多次發生變化。在整個英印時期,其實際控制線基本上就是政府後來所說的傳統習慣線。一直到印度共和國成立以後,才突然加速了向北蠶食的進程。大概是在1950年前後,印度軍隊強行驅逐了幾百年來一直在達旺地區行使行政和宗教權力的西藏地方政府勢力,並在解放軍進藏以前將印度的實際控制區推進到了麥克馬洪線。

但是中印邊境爭端在1959年以後真正激化,卻不是因為東段,而是因為西段。在十九世紀中期,英印政府為了最大限度地限制沙皇俄國勢力範圍的目的,曾經設想將中印邊界西段一直向北推進到崑崙山脈(不是現在的喀喇崑崙山脈),這就是所謂的「約翰遜線」。約翰遜線提出后,從來沒有作為外交照會向政府提出過,只是存在英印政府的檔案里。後來印度方面就是根據這個本來已經被英印政府棄用、存在檔案里的約翰遜線,一口咬定,中印邊界西段已經「劃定」,不容談判。

崑崙山脈與喀喇崑崙山脈之間的地區,就是阿克賽欽。歷史上是無人區,歷史上任何印度的土邦或英印政府從來沒有有效控制過。五十年代初,開始在那裡修建新藏公路。公路修了好幾年,印度根本不知道。印度方面最早發現那裡有公路,竟然是通過的宣傳畫報上所附的一張地圖。因為地圖太小,印度還不敢確認的公路是否確實通過了印度主張的領土,於是就派士兵去偵察。頭一年派去的幾個士兵都凍死了,沒有回去。後來費盡周折,總算是「確認」了,已經「侵入」了印度領土,於是尼赫魯向周恩來提出正式抗議。這是中印邊界爭端的轉折點。

印度在西段的無理要求完全出乎政府方面的預料。方面以各種方式曉之以理、動之以情、誘之以利,均無效果。毛主席還曾經匿名請外交部轉達給印度方面一封十分坦率的信,大意為,的主要戰略方向在東方(美帝、國民黨蔣幫),不在西方,不可能那樣蠢,蓄意與印度為敵,造成兩線作戰。印度方面竟然以信件語言粗魯、不合外交禮儀為由拒絕接受。

1960年,周總理在順利完成中緬邊界談判(事實上確認了中緬段的麥克馬洪線)以後馬上訪問印度,做最後的努力。當時方面的談判方案實際上就是,如果印度在中印邊界西段可以基本上接受主張,則在中印邊界東段(麥克馬洪線部分)可以基本上接受印度主張。這個妥協方案被印度方面斷然拒絕。

儘管這樣,中印之間的邊界衝突還不是必然爆發。當時政府的主張是,既然中印雙方對邊界的主張不同,那麼應當採取實際的辦法,即維持現狀,雙方邊防部隊脫離接觸。這一現實主義的辦法又為印度方面所拒絕,認為這是為了霸佔印度領土而耍的花招。由於印度國內政治的發展,迫使尼赫魯政府要向「收復失地」,實行所謂「前進政策」,於是就出現了印軍哨所在中印邊界東西兩段都全面推進的奇觀。其中,在東段,印軍哨所甚至在多處設在了非法的麥克馬洪線以北;在西段,大量印軍哨所甚至建到了軍隊哨所的後方。在中印自衛反擊戰爆發前夜,尼赫魯當局還在公開命令,要將位於麥克馬洪線以北的「塔格拉山脊」上的軍隊驅逐出去。

在這種情況下,才開始了全面的自衛反擊戰,在軍事上取得全勝以後,在西段收復了全部阿克賽欽地區,在東段則恢復到1959年的雙方實際控制線(大體符合麥克馬洪線)。

所以,當時的歷史實際情況,決不是逞強凌弱,一味地要用戰爭解決邊境爭端;而是印度方面拒絕妥協、拒絕談判,而且不珍惜中印友好關係,強行要按照自己的意志解決邊界問題;特別是尼赫魯政府的「前進政策」,直接導致中印邊界形勢全面惡化,堵死了外交解決的大門,迫使方面不得不自衛反擊。

至於1962年對印自衛反擊戰的結果,有一種看法認為,在戰勝後撤軍,是圖虛名而棄實利。還有一種網上流行的意見,單純從軍事角度論證固守藏南的各種困難,並且認為「藏南守不住」是當時撤軍的主要原因。應當說,這些看法都不符合當時外交政策實際的基本方針。

1962年在對印自衛反擊戰取得巨大勝利以後又主動停火,在東段退到實際控制線以後,而在西段則實際上守住了主張線。這樣做,決不僅僅是如現在網路上所說的,單純是為了某種軍事上的便利,或者圖得某種虛名,而是深思熟慮的結果。當時的外交政策,除了無產階級國際主義的總原則以外,完全是現實主義的:即在與周邊國家確定邊界時,必須要照顧到雙方的實際利益以及歷史感情,邊界談判的主要目的不是為了多得一些領土,而是為了有一條符合雙方實際情況的長期穩定的邊界;也只有切實照顧雙方實際利益和歷史感情的邊界才可能真正是長期穩定的。這裡,邊界的「長期穩定」,是當時政府關注的最主要的方面;為了這個主要的目的,當時的政府願意做出一些合理的讓步。

當然,既然說要照顧到雙方的實際利益和歷史感情,就不可能是單方面的。周恩來就向尼赫魯講過,不能只講印度人民對喜馬拉雅山脈的感情,不考慮人民對喀喇崑崙山脈的感情。而當時印度政府採取的辦法是,根本不承認中印邊界存在爭議,而是堅持邊界已經劃定,完全不能談判,凡是不符合印度主張的地方,都是侵略。在這樣的情況下,政府才不得不斷然反擊,一方面挫敗印度企圖用武力單方面強加自己主張的行為,另一方面則在事實上在中印之間實現了半個世紀以上的邊界相對穩定;並且中印之間目前實際存在的邊界也在事實上最大限度地照顧了中印雙方的實際利益和民族感情。

另一方面,雖然在上世紀六十年代初確曾考慮過以照顧印度在邊界東段主張為讓步,來換取印度方面對在西段主張的承認,由於印度方面長期以來拒絕談判、不承認中印邊界存在爭議(即印度所主張的邊界不容討論),那麼政府除了在西段堅持並實現自己的主張以外,在東段,也仍然要堅持對傳統習慣線的邊界主張;直至將來雙方談判就相關爭議達成協議為止。

最後說一下1962年對印自衛反擊戰對國際地位的影響。與譚中先生所說的在戰後「陷入孤立」完全相反,不僅絕大多數亞非拉國家在經過一個時期以後普遍理解了的立場,而且作為大國和強國的地位,經此一戰,更加鞏固。在整個六十年代,的國際威望空前提高,直至1970年,在打破了美帝國主義的阻撓以後,中華人民共和國在廣大亞非拉國家的擁護下勝利地恢復了在聯合國及其安理會的合法席位。

相比之下,印度的國際地位和影響在1962年以後,確實曾經受到重創,在相當一個時期內喪失了爭奪世界主要大國地位的資格。如果說,尼赫魯政府的「前進政策」和戰爭冒險方針是「得不償失」,那還是恰如其分,符合歷史實際的。

孔夫子曰,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這句話,對一切學問都適用,自然也適用於中印關係。便用這句格言與譚中先生共勉。

【本文原載於微信公眾號「紅旗太平洋」】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