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頸椎分7段,段段有不同,每一段出問題都有不同的癥狀,漲知識!

北京中醫藥大學 楊華傑教授

頸椎,指頸椎骨,位於頭以下、胸椎以上的部位。頸椎共有七塊頸椎骨組成,除第一頸椎和第二頸椎外,其他頸椎之間都夾有一個椎間盤,加上第七頸椎和第一胸椎之間的椎間盤,頸椎共有6個椎間盤。除第1、第2頸椎結構有所特殊外,其餘頸椎與胸、腰段椎骨大致相似,均由椎體、椎弓、突起(包括橫突、上下關節突和棘突)等基本結構組成。椎體在前,椎弓在後,兩者環繞共同形成椎孔。所有的椎孔相連就構成了椎管,脊髓就容納其中。

頸椎又是脊柱椎骨中體積最小,但靈活性最大、活動頻率最高、負重較大的節段,但它卻很脆弱,又是連接我們身體和頭部的中樞要道,頸部大動脈脊椎神經中樞從這裡通過,所以一切頸椎部位的病變都會影響我們的全身,這也是造成頸椎病高發和決定頸椎病嚴重程度的主要因素。我們要想防治頸椎病,就要從了解開始。頸椎病又稱頸椎綜合征,是頸椎骨關節炎、增生性頸椎炎、頸神經根綜合征、頸椎間盤脫出症的總稱,是一種以退行性病理改變為基礎的疾患。主要由於頸椎長期勞損、骨質增生,或椎間盤脫出、韌帶增厚,致使頸椎脊髓、神經根或椎動脈受壓,出現一系列功能障礙的臨床綜合征。表現為椎節失穩、鬆動;髓核突出或脫出;骨刺形成;韌帶肥厚和繼發的椎管狹窄等,刺激或壓迫了鄰近的神經根、脊髓、椎動脈及頸部交感神經等組織,引起一系列癥狀和體征。

如果已經出現頸椎病的癥狀,需要馬上開始治療,建議優先採用非手術的保守療法治療,比如膏貼,按摩,針灸等。膏貼療法是目前使用最廣泛的方法,具有使用方便,安全無痛苦的特點。膏貼療法是用純中藥製成的膏貼貼敷於患處,藥物成分可以直達皮下,進入軟組織和骨骼表面,改善局部微循環,對軟組織進行消腫,松解粘連,補充養分,增加彈性,解除對神經的壓迫。還可以提高免疫力,控制骨質增生的發展,緩解對軟組織的刺激,從而達到消除癥狀,解除痛苦,並最終康復的目的。可以試試 冷逍泰貼 ,已經是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了,傳承好幾代人,一二百年歷史了,一直堅持採用純中藥進行熬制,手工製作膏體,對頸椎病,腰椎病,肩周炎等骨病有效率達到九成,一般一兩個療程就可以恢復,還不易複發。也很好找,網上就有。

頸椎一共有七節,每個頸椎都由椎體和椎弓兩部分組成。椎體呈橢圓形的柱狀體,與椎體相連的是椎弓,二者共同形成椎孔。所有的椎孔相連就構成了椎管,脊髓就容納其中。而每節頸椎產生病變,對人體造成的影響也是不同的:

1、寰椎

寰椎即第一頸椎,因為像個「環」一樣,所以叫寰椎,直接與枕骨相連,沒有椎體和棘突,由前後弓和側塊組成。前弓較短,其後(內)面中部有關節面與第二頸椎的齒狀突構成寰齒關節;前面中部有前結節,是兩側頸長肌的附著處。后弓較長,其後方有一結節而無棘突;此後結節突向上、後方,是兩側頭小直肌的附著處。

第一頸椎段:主要關聯頭、耳、鼻、喉、臉等。

如發生錯位,易患頭痛、失眠、視力下降、記憶減退、眩暈、高血壓和面癱等症。

2、樞椎

樞椎即第二頸椎。它和一般的頸椎相似,但椎體上方有齒狀的隆突稱為齒突,此齒突可視為寰椎的椎體。齒突根部的後方,有寰橫韌帶,但此韌帶較細小;齒突前面有一關節面與寰椎前弓構成寰齒關節。

第二頸椎段:主要關聯耳、鼻、喉、舌、聲帶、口等。

如發生錯位,易患昏眩、偏頭痛、耳鳴、胸悶、扁桃腺炎、腮腺炎、鼻竇炎、過敏、失聲等症。

注意:寰椎下關節凹和樞椎上關節突構成了寰樞關節。與頸椎相關的頭暈——指向的就是寰樞關節。

3、3-6節典型頸椎

第3—6頸椎就是我們說的常規的典型頸椎。

特點:椎體小,左右徑寬於前後徑。前面和後面均平坦,等深。

前者稍低於後者,且其下緣向下延伸,與下一椎體前上部交疊。上面側向凹陷,有邊緣向一側突出。下面從前向後凹,從一端凸向另一端,有側向淺凹與下一椎體承接。椎弓根斜向後,上下緣間中途附於椎體,因此上一椎骨之椎切跡與下一椎體等深,但更為狹窄。椎弓板自上而下變窄薄;椎孔大,呈三角形。棘突短而分叉,分支通常長短不一。

這6個頸椎之橫突孔提供椎動脈、椎靜脈和交感神經之通道。每個突起分前後部,兩部借一骨塊連接,該骨塊上方有一深溝以為脊神經之通道。

第三頸椎段:主要關聯咽、頰、肩、橫膈等。

如發生錯位,易患咽喉炎、咽喉部異物感、牙痛、頸肩酸痛、呼吸困難、甲狀腺功能亢進等症。

第四頸椎段:主要關聯頸部肌肉、咽、臂等。

如發生錯位,易患肩酸痛、牙痛、三叉神經痛、甲狀腺功能亢進、胸悶、呃逆(打呃)等症。

第五頸椎段:主要關聯手肘、食道、氣管、橫膈膜、心臟等。

如發生錯位,易患氣管炎、咽喉炎、哮喘、手臂酸痛、心動過速或過緩等症。

第六頸椎段:主要關聯甲狀腺、食道、氣管、心肺、上肢等。

如發生錯位,易患上臂或手腕痛、甲狀腺炎、低血壓、心律失常、五十肩、大拇指酸麻痛等症。

4、隆椎

隆椎即第七頸椎。除了它伸向後方的棘突很長外,其餘的結構和普通頸椎一樣。由於其棘突很長,末端不分叉而呈結節狀,隆突於皮下,而被稱為隆椎,它隨著頸部的轉動而轉動,是臨床上作為辨認椎骨序數的標誌。

我們在低頭時看到和摸到頸部最高突起的部位,就是第七頸椎,這是第七頸椎的生理特點。我們常說的清熱要穴「大椎」就在第7頸椎棘突下凹陷中。

第七頸椎段:主要關聯甲狀腺、食管、氣管、心肺、肱肌等。

如發生錯位,易患甲狀腺炎、低血壓、心律失常、手臂外側、中指、肱肌、無名指酸麻痛等症。

怎麼保護我們脆弱的頸椎呢?

現代社會,城市發展日益迅速,大家的生活節奏越來越快,上班族們都要長期呆在辦公室里,長時間坐著,保持一個姿勢,這樣就很容易引發頸椎病。下面就向大家介紹5個保護頸椎的方法,遠離頸椎病。

1.糾正不良的坐姿

長時間地伏案工作、打撲克、打麻將、操作電腦、看書等,均會改變頸椎的正常曲度,導致頸椎出現慢性勞損。因此,在進行上述活動時要保持脊柱的正直。在長時間低頭工作和學習時,應每隔 10分鐘就活動一下頸部,適時伸展四肢。

2.併科學地選用枕頭

人在睡覺時,若睡眠姿勢不正確,就會使頸椎之間的韌帶處於緊張的狀態。一定要保持正確的睡姿,即以側卧位為主,以仰卧位為輔。另外,枕頭的高低和質量對人的頸椎也有很大的影響,標準枕頭的高度應該在10厘米左右,枕芯的材料應以柔軟、彈性好為佳。

3.加強頸部的鍛煉

加強頸部肌肉的鍛煉是預防頸椎病的重要措施。不過需要注意的是,不科學的頸部運動反而會加劇頸椎的勞損。正確的頸椎鍛煉法應該是用肩部和上肢的運動來帶動頸部的肌肉,如進行慢跑、做甩手運動、練瑜伽和游泳等。

4.注意保暖

臨床研究發現,受涼會引起頸部肌肉的痙攣或小關節的緊張。因此,人們應盡量避免呆在潮濕和寒冷的環境中,並要根據氣候的變化,隨時調整衣被的厚度,以防止頸部受涼。

5.保持樂觀情緒

有研究表明,人們長期處在感情壓抑、煩悶等精神狀態下易患神經衰弱。而神經衰弱會影響骨關節及肌肉的休息。所以,除了要在平時保持正確的姿勢、加強鍛煉外,還要保持健康快樂的心情。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