殘暴獅之所以獲得了這樣一個名字,主要原因就是因為它們的性情非常兇猛。你不妨想想看,如果西伯利亞虎在保持其原有體型的基礎之上,變成了群居動物,出門獵殺的時候開始有了分工協作,那將是何等可怕的一種局面。殘暴獅某種程度上就可以看成是懂得協作的西伯利亞虎,所以有殘暴獅活動的地方,任何一種動物都要四散逃命。
殘暴獅,一聽名字就有一種驚悚的感覺,作為貓科動物中僅次於老虎的存在,獅子也是這地球上首屈一指的大型食肉猛獸。如今一提起獅子,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非洲。因為非洲的獅子種類最多(有八個亞種),最大的非洲雄獅體重可達350公斤,模樣威風凜凜,即便是老虎也要讓上三分。
不過非洲雄獅的體型雖然不小,卻也不是歷史上體型最大的獅子。在距今兩百萬年左右的冰河時代,北極圈附近曾經活躍著一種體重能達到400公斤的大型美洲擬獅,後世的學者也稱呼其為殘暴獅(有人說史上體型最大的獅子是洞獅,其實這是一種錯誤的說法,洞獅的體型也就跟今天的非洲雄獅差不多,最多不過350公斤左右)。
值得一提的是,殘暴獅的體型雖然略輸今天的西伯利亞虎,但是它們的骨架卻比西伯利亞虎更為巨大。根據相關考古發現,最大的殘暴獅光是頭骨的長度就超過了46厘米,肩高可以達到一米四左右,體長超過了兩米六(不包括尾巴)。一隻成年的殘暴獅跟一匹馬站在一起感覺體型上幾乎差不多。
不過殘暴獅雖然兇猛,但是其後世的子孫卻很一般。作為殘暴獅(美洲擬獅)的後代,如今的美洲獅被人們稱為「美洲金貓」。因為它們的體型實在是上不了檯面,平均體長僅為一米五左右,高不過六七十厘米。儘管美洲獅依然屬於兇猛的食肉動物,但是其統治力已經大不如它們的祖先了。不要說跟今天的老虎比拼,即便是體型中等的貓科動物猞猁,美洲獅也未必能夠打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