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日本二戰戰敗士兵返鄉描繪真實經歷:「天皇不是神」

「從此以後,我不再欠你什麼。」

1942年正值第二次世界大戰,當時16歲的渡邊清自願加入日本帝國海軍離開家鄉,4年後,戰爭結束,他寫下以這樣的句子結尾的信件。

韓國《東亞日報》5月20日在文章里介紹了《粉碎的神》一書,這本書是一位從太平洋戰場還鄉士兵的手記,描繪了一位名叫渡邊清的日本戰敗士兵的真實經歷。文章寫道,因為不是家中的長子,沒有什麼可繼承的家產,渡邊清只能自謀生路,最後選擇去了軍隊。

《東亞日報》稱,《粉碎的神》描寫了「想要報復天皇恩惠」而上戰場廝殺的渡邊,在戰敗后痛苦地擺脫天皇幻想的過程。渡邊曾經以為天皇是降臨在人間的神,但戰爭結束后,天皇卻沒有承擔任何責任,令他感到了深深的被背叛感。那些把天皇奉作神靈的學校教師,戰爭時期攛掇他入伍的知識分子,在戰後卻擺出一副哪裡有過這種事情的否認姿態,也令渡邊感到困惑和難過,於是他寫下了「返還服役期間所受錢財」的信件。

文章稱,作者如實地記錄了他對天皇感受到的殺機,開始對自己曾經「狂熱地相信不負責任的天皇」進行反省。在閱讀了日本經濟學家河上肇的《貧困論》和《近世經濟思想史論》之後,他終於醒悟,明白自己因為受到「灌輸式教育而對天皇產生了幻想」。作者用自己的聲音,淡淡地講述了平凡的個人用自己的眼睛打量這個世界的過程。文章稱,正因如此,這封信才更加令人感動。

日本天皇究竟在日本國民心中是什麼樣的形象呢?

日本近代天皇制形成於明治維新時期。在日本邁向近代化國家的過程中,天皇的權威和地位得到不斷的強化和鞏固,1889年2月頒布的《大日本帝國憲法》宣稱天皇為「萬世一系」,被置於國家權力核心而有至高無上的權力。

接下來,在以皇國史觀為中心的皇民化教育中,通過不斷的造神運動,天皇不僅被視為國家象徵,還被當作超越宗教的信仰對象。從十九世紀中後期一直到二戰期間,天皇幾乎成了日本國民內心堅如磐石的信仰。

不過,這一切都隨著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慘敗而破碎。作為二戰的發動者和實際領導人,日本裕仁天皇於1945年8月15日宣布無條件投降,日本舉國如喪考妣。天皇的「神性」形象開始坍塌,日本民眾感到深深的恐慌。

1946年1月,日本昭和天皇發布「人間宣言」,天皇從此由神壇開始走向「人間」。詔書後半部分否定了天皇作為「現代人世間的神」的地位,宣告天皇是僅具有人性的普通人。有報道稱,從某種意義上減弱了長久以來存在日本國民腦中的愚忠思想。

不過,日本憲法規定,天皇是日本國民團結的象徵。這也是為什麼在2016年8月8日,日本平成天皇考慮退位時,發表了電視錄像講話談到維持其「國民團結的象徵」已經困難。言談話語之間讓人感受到了對天皇制進行改革的迫切性。

《東亞日報》稱,從《粉碎的神》一書中開始講述的1945年9月到翌年4月,文字紀錄了一個男人的自白,他與被強迫自己虛幻信仰的國家所束縛的過去作鬥爭並最終獲得勝利,這也是那個時代的證言。【環球網報道 記者 張驁】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