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6月的3本好書 | 於殿利總經理薦書

6月的總經理薦書來了!

1.《學術的重和輕》:學識的「厚重」與文筆的「輕靈」完美結合,以輕快的文字寫出深刻的見解,在學術的「重」與「輕」之間搭建一座橋樑。

梁啟超在《清代學術概論》中認為,「自明徐光啟、李之藻等廣譯算學、天文、水利諸書,為歐籍入之始,前清學術,頗蒙其影響。」梁任公把以徐光啟為代表追求「西學」的學術思潮,看作近代思想的開端。

我們秉承徐光啟的精神遺產,發揚其經世致用、開放交流的學術理念,創設「光啟文庫」,文庫推重「經世致用」、「東西交流」,既注重文化的學術性和實用性,也注重文化的引入與輸出。本書為「光啟文庫」的一種,目前已出四種,包括《徜徉在史學與文學之間》、《社會的惡與善》等,可在商務印書館天貓旗艦店預購

  • 再偉大的歷史學家,畢生用功做研究,能觸及的也只是歷史世界中一個很小、很小的角落。19世紀有個美國歷史學家說,所謂「通史」是沒有人可以寫得出來的;歷史學家在「人類命運」這部大書中所隨意撕下來的,只不過是一兩張小紙片。



  • 因此,歷史學家在寫作的時候,總有一種如履薄冰的感覺;哪怕是歷史的一個細節,也可能比他想象的複雜得多。嚴謹的學者在下斷語的時候,往往是戰戰兢兢的。

  • 但是,歷史學家又不甘於渺小,總是極力克服自身的局限,一心要與浩淼的歷史溝通,要把他從「幽暗的屋子」看到的東西展示給別人,並讓別人相信,這就是歷史本身。

  • 可是說到底,歷史學家以自身的渺小,面對歷史這個龐然大物,所看到的只是一些很細小的東西。但是,這些細小的東西,與巨大的歷史軀體之間,究竟是什麼關係呢?

  • 這就需要用「以大觀小」的辦法來處理。 我們做的是小題目,「以大觀小」的目的,就是給小題目在大的歷史畫面中確定一個適當的位置,就好比是在一片很大的風景中,恰到好處地布置一顆樹、一座房子或一條小溪。

李劍鳴,歷史學博士,教育部「長江學者獎勵計劃」特聘教授,曾任教於湘潭大學、南開大學和北京大學,現為復旦大學歷史學系教授,兼任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學科評議組(世界史)成員、教育部社會科學委員會委員、國家社科基金評審委員。著有《歷史學家的修養和技藝》、《美國的奠基時代1585-1775》和《文化的邊疆:美國印第安人與白人文化關係史論》等。

作為一本學術隨筆集,收錄了美國史研究領域的領軍人物李劍鳴教授最近十餘年的學術短論、研究札記、演講稿及訪談等文章二十餘篇。書中所談雖多為嚴肅的學術問題,但也可帶來閱讀的輕鬆和愉悅,掩卷之際,或許能對其學術旨趣有會心之感。

2.《文以載車:民國火車小傳》:「名家小書」,講述百餘年前火車進入的艱難與屈辱,回望今日為世界矚目的高鐵,通過火車,發現車廂內外的社會鏡像、山河大捷運道上的人生景觀。

火車賓士游弋在新的時空和文明之流里,夾雜著驚恐、悠閑、屈辱和驕傲。

坐在火車裡的文學史文化史,近代文學中火車意象的名家小書。

文所以載道,猶車所以載物。有文方有道。

曾幾何時,火車、汽車、東洋車、飛機紛至沓來,除了獨輪車,沒一樣東西是自己的。

漸漸地,人習慣了新的代步,學會了駕馭,也學會了製造。

車廂社會裡你看我我看你

朝里看朝外看

多的是三等車裡的人啊人!

小報里的三等車文本,似乎誰都可以成為作者……

民間的風水迷信固不待言,眼睜睜看著黑壓壓龐然大物一往無前阻我者亡地在神州大地上橫衝直撞,心頭就不好受,而震耳欲聾的呼嘯,對於一向崇奉牧歌美學的人來說,神經真的受不了。

因此各類報刊中充斥著火車起火、壓死路人等災難、恐懼的圖景,表示對火車的詛咒。另一方面,各國列強爭先恐後在建造鐵路,清政府一再喪失政治利權與天朝顏面,民間的諷刺有趣而辛辣。

根據第一手資料與歷史時序展開敘述,數十幅從大量報刊雜誌挑選的歷史性圖像,生動呈現五四新文學、鴛鴦蝴蝶派、新感覺派等不同流派的文學作品,並對經典性文本作細讀演繹。

目錄

自序

小引

清末文學海陸空

馬桶的輕喜劇

旅行比喻目的

「震驚」與現代性災難

遊記的全景感知

《風景》與「無軌列車」

「上海特別快」的「狐步舞」

車廂社會人看人

鐵道的騙局與罪行

尾聲:一個火車浪遊者

陳建華,生於上海。復旦大學、哈佛大學文學博士。曾任教於復旦大學古籍整理研究所、美國歐柏林學院。曾在美國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台灣中央研究院文哲研究所任訪問學者。香港科技大學榮譽教授,現任上海交通大學致遠講席教授。發表中英文論文百餘篇,著作有From Revolution to the Republic: Chen Jianhua on Vernacular Chinese Modernity、《「革命」的現代性——革命話語考論》《革命與形式――茅盾早期小說的現代性展開,1927―1930》等。詩文創作《去年夏天在紐約》《陳建華詩選》《亂世薩克斯風》《靈氛迴響》等。

這本小書以晚清至民國時期文學中的火車表現為敘事主角,追蹤縱橫交錯的鐵道地圖的歷史形成,勾畫城鄉分野、經濟發展與物質文明的進化,同時分析由火車給人們所帶來的日常生活、思維與行為方式的變化。

3.《英國人:國家的形成,1707-1837年》:本書榮獲1993年沃爾夫森歷史獎。1992年本書第一版問世,隨即在聯合王國和其他地方激起一場關於國家身份的大討論,此後常銷不衰,並於2009年推出修訂版。

本書運用史料豐富,並配有大量18、19世紀的政治諷刺畫,趣味盎然,引人入勝。

在以所有語言出版的關於國家身份問題的研究中,本書是最為閃耀、最有洞察力的研究成果」。

——湯姆·奈恩 英國著名思想家、學者

琳達·科利的文筆清晰優雅……她所具有的歷史概括力使其在同輩中出類拔萃……她扣人心弦的著作勢必影響深遠。

——E. P. 湯普森 英國著名歷史學家

  • 英國性滋生於國內千差萬別的人群與異己接觸時作出的反應,最主要是與異己衝突時作出的反應。承認這一點,有助於解釋英國最近的一些難題。英國是一個人為製造的國家,其存在深深依賴於泛新教文化、不斷出現的戰爭威脅和滋養(尤其是與法國的戰爭),以及龐大的海外帝國所代表的勝利、利益和異己,它現在註定承受著巨大的壓力。



  • 英國國家的形成首先是通過戰爭。與法國的戰爭,一次又一次讓英國人(不管來自威爾士、蘇格蘭還是英格蘭)直接面對一個顯然敵對的異己,並激勵他們集體以反抗法國來界定自身。他們把自己界定為新教徒,為生存而反抗世界上最大的天主教強權。他們對照著法國人界定自己,認為法國人迷信,是好戰分子、墮落和不自由的人。



  • 而且,隨著戰爭繼續,他們中許多人更越來越以被其征服的殖民地民族為對立面,來界定自己,就文化、宗教和膚色而言,這些民族顯而易見是外國人。彼得·薩林斯曾指出,國家身份「像種族或社群身份一樣,視情況和關係而定:視把集體自我和其暗示的對立面(即異己)相區別的社交和領土邊界而定。」

維多利亞時期王室首席畫家大衛·威爾基爵士最著名的歷史畫作《切爾西侍從讀滑鐵盧戰役公報》。這幅畫主張和宣布,戰爭,是英國得以形成的基礎。
  • 換句話說,人們根據他們不是誰和不是什麼,來決定他們是誰。一旦遇到一個顯然異己的「他們」, 在此前分歧很大的社群,就可以成為一個令人放心或純粹不顧一切的「我們」。



  • 這正是英國1707年後的情形。他們開始(有時)定義自己是一個單一民族,與其說是因為國內在政治或文化上意見一致,毋寧說是對其海岸之外的異己作出的反應。



  • 實際上,大不列顛現在是歐盟的一分子,根本不能再隨便以歐洲大國為異己來界定自己。在這種情形下,威爾士、蘇格蘭和英格蘭民族主義重新抬頭,在近幾十年如此顯著可以看作不僅是文化差異的自然結果,也是對英國意義上國家認同大量喪失的一種反應。好戰的天主教徒、敵對的歐陸強權或異國情調的海外帝國,英國人再也找不到這樣的異己,通過對比,感覺他們擁有共同的身份。



  • 可以預料的結果便是,其內部的分裂死灰復燃。大不列顛過去是在與法國連續大規模作戰的過程中產生的,這是其身份現在變得不確定的根本原因,也很可能是將來其瓦解的方式。

琳達•科利(Linda Colley,1949-),英國皇家歷史學會和皇家文學學會成員,普林斯頓大學歷史學教授,曾任教於耶魯大學和倫敦政治經濟學院,長於英國史、帝國史和民族主義問題研究。著有《挑戰寡頭政治:1714-1760年的托利黨》(1982年)、《納米爾》(1988年)、《英國人:國家的形成,1707-1837年》(1992年)、《囚徒:1600-1850年的英國、帝國和世界》(2002)和《伊麗莎白·瑪什的痛苦經歷:世界歷史中的一個女人》(2007年)。

本書向我們描述了那些對「英國性」形成至關重要的事件,如新教信仰、統治精英及王室形象的變化、英法戰爭、女權發展、天主教徒解放運動等,揭示了大不列顛如何凝聚成一個統一的民族國家的歷程,也通過歷史維度向我們展示了「英國性」日後的發展方向。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