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互聯網+」推動我國傳統園區轉型與升級

產業園區目前面臨惡性競爭、同質化和重複建設等問題,在信息技術的迅猛發展的今天為園區的轉型升級帶來契機,通過「互聯網+園區」,可以將傳統產業園區徹底改頭換面,實現園區的整合轉型與升級。但是目前對信息化推廣還相對滯后,基礎建設不善,因此需要「兩步走」有序完成互聯網與產業園區的對接升級。 第一步,通過互聯網+園區招商、互聯網+園區融資、互聯網+園區綜合服務平台和互聯網+園區產業集聚,完成對傳統園區的初步改造。 第二步,加強信息化基礎建設,對傳統產業園區進行深入改造,建設智慧園區園區的發展現狀 根據聯合國環境規劃署(UNEP)的定義,產業園區是在一大片的土地上聚集若干個企業的區域,最早起源於20世紀20年代的英國和美國,作為克服城市中心日益增加的物業成本和環境污染成本,選擇在郊區建設投資的一種產業地產。隨著信息技術的出現和高速公路的發展選擇在城市之外開發產業園區成本越來越低,為了進一步發揮產業集聚效應,各國紛紛效仿在城市周邊建設各種不同類型的產業園區 在產業園區起步較晚,在1978年改革開放之後才開始逐步地推動產業園區建設,直到近幾年,產業園區發展迅速,截止到2014年,共有國家級產業園區477家,包括215家經濟技術開發區、115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以及147家其他各類國家級產業園區;省級產業園區1167家,市級產業園區數不勝數,平均每個城市擁有4.8家省級及以上產業園區,成為各地方經濟增長主要的支撐點。 園區作為促進某一產業發展為目標而創立的特殊區位環境,是集聚的載體,是區域經濟發展、產業調整升級的重要空間聚集形式,擔負著聚集創新資源、培育新興產業、推動城市化建設等一系列的重要使命。產業園區能夠發揮集聚效應,可以產生明顯的外部規模效應;產業園區有利於大批中小企業向專業化、社會化發展,產生較強的內部規模效應;產業園區促進了產業區域分工和新型產業基地的形成;產業園區對地方經濟社會發展和進步產生了較大的推動力;產業園區可以集中治理污染,節約治理環境的成本;產業園區可以促進一個地區產業的綜合競爭力提高。因此在經濟高速增長時期,產業園區發揮了重要的作用,推動了各地經濟的快速增長,但是隨著產業園區數量的不斷增加,對經濟增長的促進作用不斷凸顯,產業園區開始作為政府在基礎設施投資的重點區域,各地爭相加大產業園區建設力度。傳統園區存在的問題? 由於產業園區基本上屬於政府主導型,在產業園區發展初期,園區整體供不應求,只有通過提供有吸引力的稅收土地政策保障園區招商,這樣便吸引了大量企業進入園區,一定程度上加快了地方經濟的發展。 到了發展後期,由於各級地方政府普遍缺乏對市場規律的認知,對地方經濟發展缺乏統一規劃,無法根據地方比較優勢制定相應產業政策,導致城市產業結構出現同質化,同時地方競爭的壓力又迫使各地方政府不得不加快上馬各種產業園區,便進一步導致了產業園區產業結構雷同、供給嚴重過剩。 招商通數據顯示,2014年,產業園區整體空置率高達43.2%。即使在商務發達的上海,商務園區的空置率也超過10%,部分園區空置率超過20%。過高的空置率減弱了產業園區的實際作用,造成了資源大量浪費。這種供給的過剩和浪費使得各地產業園區缺乏核心競爭力,為保證園區的招商引資,各產業園區不得不進一步以壓低租金和售價以及變相政策優惠等方式吸引招商,出現了為追逐企業入園的惡性競爭局面,導致大部分產業園區無法形成產業集群,難以發揮明顯的規模效應,多數產業園區內產業鏈條短,難以形成集聚規模。從產業園區的發展趨勢來看,產業園區經歷了四個階段:1.以生產型園區為驅動的1.0版本;2.以效率優先的產業園區2.0版本;3.綠色生態產業園區區位驅動的3.0版本4.以人為本的4.0版本; 但是產業園區目前面臨重複建設、同質化和惡性競爭等問題,仍然徘徊在從產業園區1.0版進入2.0版的階段,已經遠遠不能適應「新常態」下國家經濟發展的要求,的產業園區亟須進行轉型升級,扭轉目前產業園區發展的不良局面。但是如何轉型升級對於產業園區這一產業集聚的重要載體是一個重要難題。將「互聯網+」引入產業園區 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互聯網深入人們的工作生活,互聯網的作用越來越凸顯,它改變了工作與生活方式,打破了人與人之間的隔閡,消除了信息不對稱。對於產業園區來說,互聯網可以帶動園區人才、信息、資金的鏈接,依託園區鏈接城市、鏈接創新、鏈接服務、鏈接生活,改造傳統產業園區,將互聯網資源整合到產業園區裡面,對園區企業進行服務,顛覆傳統的招商模式,創新產業園服務內容,為產業園提供了更多的渠道、更全面的信息、更開放的思路,讓產業園自身產生裂變。 同時互聯網可以將傳統的產業園區打造成新式產業園區,創造更加便利、更加高效、更加舒適的智慧園區,解決產業園區面臨的惡性競爭和同質化嚴重兩大難題,將資源招商型向品牌經營型轉變,將企業集中型向產業集聚型轉變,從而實現傳統園區向智慧園區成功轉變。互聯網+產業園區是產業園區2.0版的支撐,是產業園區3.0版和4.0版的基礎,也是未來產業園區的發展方向。1.對傳統產業園區的初級改造 實現互聯網+產業園區,打造智慧園區,是產業園區進行改頭換面和轉型升級的關鍵步驟。但是就目前產業園區的發展情況和信息化水平來看,的產業園區無法一下子進行徹頭徹尾的改造,全面轉型為智慧園區,需要經過一段時間的過渡。實行「兩步走戰略」:先成功實現互聯網的引入,部分地區先試先行智慧園區建設,後面再全面升級到智慧園區。 在前期信息化水平不足的情況下,通過實現互聯網+產業園招商、互聯網+金融資本、互聯網+綜合服務平台和互聯網+產業集聚的方式來完成對傳統園區的初步改造。構建鏈條、整合資源,依靠互聯網建設的資源平台進行信息的收集,並根據產品技術和市場需要進行數據化分析,幫助企業更清楚地了解市場和技術走向,幫助園區企業專利技術成果轉化應用以及設備購置及租賃,節約交易成本。通過互聯網使企業與資金供給方進行匹配,與各個投資公司以及股權交易中心在平台上建立對接,用掛牌融資的方式來為企業吸引優質資金。同時互聯網既搭建了平台又能提供全方位服務,依靠技術迫使政府實現從管理到服務的角色轉變。互聯網優勢在於融合,產業園也不再是單一的個體,而應當是聚合的整體,幫助產業園區之間實現協同,避免惡性競爭和同質化,同時又能夠發揮集聚效應,讓更多的相關產業進入園區,實現產業的集聚效應。2.智慧園區建設 在實現了互聯網的順利引入之後,就要對傳統產業園區進行深入改造,建設智慧園區。智慧園區實際上是更進一步的互聯網+產業園區,是互聯網和產業園區的完美結合。智慧園區是涉及多種技術、應用於多個領域、服務於多個對象的多維立體的複雜系統,總體以園區所掌握的人才資源、技術資源、資金資源為基礎條件,以面向「公共管理、基礎配套、經濟發展、生態保護、安全保障、社會服務」等領域的六位一體園區為總體布局,以雲計算、物聯網和泛在網路為技術支撐而建立起來的具備自我組織、自我運行、自我優化能力的智能發展空間。 智慧園區的發展路徑,主要分為三個階段:要素驅動階段、技術驅動階段、創新驅動階段(見表)。當前,大多數智慧園區都處於要素驅動向技術驅動轉型的階段,還處於智慧園區發展的初期。 智慧園區的建設,需要更高層次的信息技術要求,對智慧園區的信息技術建設的實現需要對感知層、網路層、應用層及數據層四個方面信息技術的實現。需要通過建立基本的通信網路、互聯網路和物聯網絡等方面支持。因此建設智慧園區需要一定的基礎,就目前的發展情況來看,智慧園區建設還相對滯后,信息化程度不高,很難短時間內在全國鋪開,在實現互聯網的引入之後,還需要做進一步鋪墊和補充。伴隨著國內智慧城市建設步伐的加快,雖然有部分地區產業園區開始投身於智慧園區建設,如蘇州工業園區和上海漕河涇工業園區等,但是仍然存在一系列問題:園區信息化建設和管理水平參差不齊;條塊分割、缺乏統籌規劃;園區信息化管理體系尚不成熟;信息化意識不強等。因此,今後在智慧園區建設方面應該進行有針對性的組織協調,建立政府引導、市場運作的推進機制;逐步加大政府政策支持力度;推動標準規範的制定和實施,促進園區信息化水平的提升;加大宣傳、培訓力度,不斷提升園區信息化認識,為之後全面推行的智慧園區建設奠定基礎。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