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78歲「抗戰英雄」:堅守綦河航道風采不減當年

原標題:78歲「抗戰英雄」:堅守綦河航道風采不減當年

河水上漲綦河船閘裝滿水

空中航拍綦河船閘

開啟閘門的把手由於長期使用,油漆已經脫落。

貨船通過船閘

為了防止鎖閘門的鑰匙掉入水中,鑰匙綁上小漂流瓶。

昨日,穿綦江城而過的綦河水位上漲,綦河船閘站站長張廷洪行走在船閘上巡查水位變化。腳下的青石被河水沖刷得很乾凈,石與石之間水泥溝縫清晰可見。

很多人不知道的是,這些船閘站已存在78年。

重慶晚報記者從有關方面獲悉,綦河將進行綜合開發,曾經在水利史上書寫獨特一頁的綦河船閘也將煥發新的生命。

1

葛洲壩上門拜師學藝

重慶境內河流不少,為啥偏偏相中綦河建船閘?

綦江區港航管理處比較完整留存著綦河船閘相關史料。「1938年,處於抗戰時期的重慶陪都,市區人口從37萬陡增至120萬,生活物資抗戰物資緊缺。為防止日機轟炸,米、煤、鐵礦等物資需要一條相對隱蔽的水上安全通道,運往重慶城。經專家反覆論證、選址,綦河船閘開建。」昨日,該處處長劉超對重慶晚報記者說。

劉超介紹,抗戰時期,隨政府遷來重慶的水利專家都是國內響噹噹人物。截至1942年,在綦河流域石角鎮等地建成投用8座船閘,後來又建成3座。石料,取自附近堅硬青石。砂漿,用從美國進口的水泥攪拌而成。為保障條石粘接牢固,修建工人必須用洗鍋方法,即用竹制刷鍋的刷把把條石清理乾淨,才能用砂漿砌築。

張廷洪乾的是船閘工,子承父業。他說,1983年頂替父親來港航處工作,建綦河船閘這事是從父親口中得知的,父親所說則是更年長船閘工口口相傳的。

綦河第1座船閘在石角鎮,1939年建成。閘旁不遠處有石碑,碑文記載參與建閘10萬餘人。

綦江區港航處保存史料記載,抗戰爆發后,漢陽鋼鐵廠(後來的重鋼)遷至大渡口,所需燃料和鐵礦原料均產自綦江,必須經綦河船運重慶。特殊地理和資源優勢,使得綦江成為重慶重要資源基地和樞紐通道。日機瘋狂轟炸重慶,綦河船閘也是目標之一。但綦河蜿蜒,軍民拚死抵抗,日機不敢飛得過低,船閘躲過災難。

新成后,人民政府對閘壩進行修復。港航處史料記載,1970年起,木質船閘門升級為混凝土閘門。2004年,混凝土閘門升級為現在的鋼製閘門,港航處投入800萬元。

「按通常技術規範,用砂漿砌築的船閘壽命最長50年。但70多年過去,除一兩座船閘發生過小範圍穿水外,其他船閘滴水不漏。」陳超說,當時國內僅綦河有船閘。上世紀70年代,水利專家組團來到綦江,查閱當年建造船閘的原理、施工等信息,為葛洲壩船閘建造提供有力借鑒,拓展有關技術難題攻克方法。

2

機器是死的人是活的

昨日,重慶晚報記者在綦江船閘站觀看張廷洪開啟閘門過程,全靠人力操縱齒輪組完成。

單扇重約7噸閘門,為啥不用機器驅動?綦江區港航處稱,這是最優方案。升級時曾架設電機啟動,但電機啟動后,水裡可能有異物堵住閘門或進水通道,導致部件受損。相反,人力驅動可以通過扳動操縱桿感知異常,作出是否停止等處理,損失大幅減少。

「機器是死的,人是活的。干這行,離不開人!」張廷洪說,船閘工看似沒啥技術含量,其實學問大。

目前,綦江船閘站有船閘工5人,還得值守附近另一處船閘。張廷洪1983年成為船閘工,當時每個船閘站工人10人左右,貨船從早到晚不間斷。擁擠時,要排數小時隊。

資料佐證,船閘繁忙時,綦河百舸爭流,等待進閘的貨船不少。每艘船過船閘,船閘工要干這些活:指揮進引流道、查驗是否超載,人力操縱機械進水、開閘、排水、出閘等。受水位落差影響,貨船過閘時間從四五十分鐘至一個半小時不等。

每過一艘船,船閘工都累得氣喘吁吁一身汗。

3

30多年沒有新人前來

港航處屬事業單位,張廷洪等船閘工是事業單位在編人員,工作並不像外界以為那樣清閑。

每天早晨8時30分前,他們必須到站,對船閘水位、閘箱等巡查,有異常得第一時間上報。巡查中或巡查后,隨時可能有船進閘,上游和下游閘門分別1人操作。下午5時30分,夜班船閘工到崗,雖禁止開閘過船,但不可以睡覺,觀察水情是重要工作。

張廷洪說,近期綦河漲水,得加強巡查頻率,不敢絲毫懈怠。

收入多少?張廷洪說,他還有3年退休,扣除保險等正常費用,每月3600元左右。

來船閘站工作的人多不多?他說,自他1983年頂替父親開始,沒有一個新人前來。對此,他有些不解:值守全國唯一、陪都文化深厚的綦河船閘是件榮耀工作,收入水平在當地也還可以,咋就沒新人願意來?

張廷洪認為,主因應該是很多人對這個行業不了解,彼此溝通脫節。「不少綦江人都不知道,身邊的綦河居然藏著如此大秘密,分佈著全國唯一抗戰時期傾國內頂級水利專家智慧設計的船閘。」張廷洪說。

來自綦江區港航處的消息表明,未來,將實施渠江、綦江和三峽庫區重要支流航道整治工程,達到三級以上航道標準。綦河將進行綜合開發,綦河船閘也將煥發新的生命。

多點知道

抗戰生命線

綦江,又稱綦河,發源於貴州省桐梓縣花壩火盆洞,支流蒲河在三江鎮匯入,與綦江幹流呈Y字形分佈,是抗戰時重要水運通道。每隔約5公里橫跨著一座大閘,全程11座,有效疏通綦河航運,成為抗戰時期物資流通生命線。

1938年8月,綦河船閘開工,分初步整治工程、渠化工程兩期進行。初步整治即在綦河支流蒲河石板灘、大場灘、桃花灘各建閘壩一座,以保持最低水深1.2米。在綦河幹流的蓋石峒、羊蹄峒兩處各建閘壩一座,保持最低水深1.5米,以保證全河直接通航。

其中,蒲河大智、大仁、大勇3座船閘壩身均由巨大條石砌成,梯形斷面,壩面寬約3米,壩下有長66米、寬約9米閘室。

文獻記載:「綦江船閘工程之完成,對於綦江流域之生產與經濟,以至四川全省,關係重大。」

《綦江縣誌》記載:「11座閘壩建成后,水位提高,加之對多處淺灘進行了整治,航運方便,船隻增多,運時和運費都相應減少。」在整治前的1938年,綦河共有木船1600艘,每年貨運量4.8萬噸。整治后的1944年,木船則增加為2600艘,貨運量增加到30萬噸。

文獻還記載,1939年至1945年,經綦江運送鋼廠原料累計401691噸。

記者 黃艷春 文 首席記者 冉文 攝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