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1978年高考考什麼?數學只考17.5分仍上了大學

按照教育部相關規定,聯考試卷一般會被統一收回銷毀。因此,恢復聯考頭兩年亦即1977年和1978年的聯考試卷就顯得格外珍貴。昨天,記者在武漢市檔案館看到了王汗吾(曾用名王捍無)於2015年7月6日捐贈的1978年聯考全套試卷,雖然他數學只考了17.5分,但仍上了大學。

1978年,和大多數考生一樣,抱著試一試的心態,當年27歲的王汗吾參加了聯考。當時,他還是武漢無線電專用設備廠的工人。

「真正得到聯考的確鑿消息也就是40天,當時沒有複習資料,那時中學的教科書一本叫《工基》,一本叫《農基》,和聯考是兩個路子。」王汗吾說,當時他沒怎麼複習,也沒對考上報多大希望,「我只是想去試試,因為平時喜歡看書,所以私底下常寫寫畫畫。」

王汗吾回憶,1977年,參加聯考的人幾乎都是在國家決定恢復聯考後一個多月的時間裡倉促上陣,用現在的流行辭彙來說就是「裸考」。文革期間,絕大多數城鎮戶口的國中或高中畢業生均要「上山下鄉」「接受貧下中農再教育」,而農村戶口的則回鄉務農。突然恢復聯考,有資格報考的人都想嘗試一下,「這樣,不少父子、母女、兄弟、姐妹、師生攜手同進一個考場,一塊來擠『獨木橋』,一起改變命運。」

幸運的是,王汗吾憑藉著平日里對文史知識的積累,順利考上了武漢師範學院(現湖北大學)歷史系。

翻看1978年的聯考試卷,記者發現,出於公平考慮,為防止作弊,試卷及答題紙上不準寫姓名,考生只能填寫報名號碼。

王汗吾參加的是文科考試。和現在的聯考試卷相比,1978年的聯考試卷題型和題量均較少,而每一道題目的分值又很大。如數學試卷僅有9道大題,語文試卷僅有7道大題,而總分都是100分,這樣算下來一道題7至14分,「一道也錯不起」。

文理科都是用同一份試卷,僅所做的題號略有差別。從試卷題目看,時代色彩比較濃,凸顯時事政治,如語文作文題目是將《速度問題是一個政治問題》一文縮寫成600字左右的短文。英文翻譯有「以華主席為首的黨中央,正在領導我們進行新的長征」等。當時考生加試外語,沒有聽力,分數不計入總分。

從成績單看,在6門科目中,王汗吾政治、語文和歷史成績較好,都在70分以上。歷史最高,76.5分;數學最低,只有17.5分。英語屬於加試,有45.25分。「當時學習英文條件差,只能捧著毛主席語錄的英文版自學。能考45分已經很不錯了,當時能讀外語系。」

相比現在總分750分,當時總分只有500分。那時各高校自定分數線,沒有一本、二本的概念。王汗吾考了308分,當時武漢師範學院文科招生分數線為300分,理科為280分。

畢業后,王汗吾分配到武漢市地方志辦公室工作,身份從工人變成幹部,工資也由每月38元漲到54元。

1977年冬,全國570萬考生一起走進了聯考考場。當年共錄取了27.297萬人,錄取率僅有4.8%。1978年夏,又有610萬人參加聯考,錄取率僅為7%。兩次總計1180餘萬人的聯考,創下了乃至世界考試史上的紀錄。

「1982年,我的單位武漢地方志辦公室在進行檔案清理工作時,把我的全套聯考試卷和相關資料作為『多餘材料』退還給我,我覺得十分有紀念意義,一直保存下來。」擔心百年之後,試卷會失傳,王汗吾便將其捐贈給了武漢市檔案館。

「現在都在說階層固化嚴重,相較而言,我認為聯考是最公平、最能夠改變一個人命運的轉折點,馬上就要聯考了,希望每一個學子都能抓住這次機會。」王汗吾說。

從1977年,關閉十餘年的聯考考場重新開啟,也重新開啟了無數人的命運。

恢復聯考前,從1966年到1972年的6年間,除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等少數高等學校試點招收少量工農兵學員外,高等學校的招生工作幾近停滯。1972年,高校恢復招生,但實行的是「自願報名、群眾推薦、領導批准、學校複審」的招生原則,給予「具有兩年以上實踐經驗的優秀工農兵」推薦資格。同時,應屆高中生,或者進廠務工,或者下鄉勞動,失去直接升學的機會。

1977年聯考制度恢復,十年中積壓下來的570多萬二三十歲的青壯年男女,從車間、農田、軍營……走進了改變自己和國家命運的考場。

現任社會學會會長、清華大學民生經濟研究院院長、博士生導師李強,是恢復聯考的1978級考生,他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所謂『推薦』,並沒有統一的標準,恢復聯考,才是給了大家一個公平的起點。」

有意思的是,其實當年恢復聯考後,有很多現代著名的大師也都在數學零分或低分的情況下被名校錄取。

1917年,羅家倫投考北京大學。胡適判閱其作文試卷,毫不猶豫地打了滿分,並向學校招生委員會薦才。可校委們不同意錄取,因為羅的數學成績是零分。錄還是不錄?校長蔡元培拍板:錄!

錢鍾書先生的數學也不咋地,但比羅家倫強點兒,那年聯考他考了15分,但按照要求,不能錄啊!當時已經是清華大學校長的羅家倫,想起了12年前的自己,在錢鍾書的名字上大筆一勾,破格錄取。

著名史學家吳晗先生的報考有點傳奇。那是1930年,吳晗先報了北京大學,國文、英文都滿分,數學鴨蛋,結果北大不要;吳先生又去考清華大學,考分還是一樣。幸運的是,清華大學最終破格錄取了他!

「我與父親不相見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記的是他的背影……」小時候大家都背誦過《背影》吧?作者就是朱自清,這位國學大師,於1916年報考北京大學,數學也只考了0分,同樣是被破格錄取的。

1933年,一位報考北京大學的女生,連數學題都看不懂,得了零分。但其作文《我的中學生活》寫得文采飛揚,受到閱卷老師的激賞,並最終被胡適破格錄取。她就是被稱為「民國最後一位才女」的張充和。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