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方便在地融資、在地發展,希望吸引更多人才

▲蘇州亞翔去年12月30日在上交所掛牌,成為台商T+A股(台股+A股)上市首例

台海網3月3日訊 (海峽導報記者 陳成沛)越來越多台企選擇在大陸市場上市,A股湧現「台商板塊」。

元祖股份、亞翔集成,這兩家去年12月底登陸A股市場的大陸台企,從掛牌以來股價就不斷飆升。至3月2日收盤,元祖股份從發行價10.16元漲到32.57元;亞翔集成從4.94元漲到32.83元,股價都已翻數倍。

導報記者在走訪中獲悉,之前籌備返台上市的在廈台企,如今瞄準大陸資本市場,兩手準備,這樣一來,一方面可以方便在地融資、在地發展,也希望通過上市來吸引更多的人才。

新股發行加快 台企增加入圍機會

自2009年起,在廈台企、廈門元保運動器材有限公司就有返台上市的規劃。其時,公司總經理賴怡全在接受導報記者採訪時表示,「作為大陸台企,其實我們更願意在大陸上市。」但是,由於在大陸上市的費用與門檻都較高,加上時間較長,所以在當時台灣放開閘門后,他們選取了回台上市的方向。

日前,賴怡全告訴導報記者,現在因為大陸政策調整,有可能會尋求在A股上市,兩手都準備,明年下半年做最後的衝刺,爭取2019年IPO。元保主要生產各類充氣球類產品,以出口為主,最大的客戶是NIKE,其他客戶還包括迪卡儂、Wilson等,多是上市企業。

所謂「政策調整」,據賴怡全介紹,在大陸上市本來排隊時間不定,現在有在改善的跡象。

去年以來不少台企在A股上市,包括匯頂科技、哈森股份、亞翔集成、元祖股份等等,數量比前幾年大幅成長。長期協助企業掛牌上市的KPMG(台灣稱安侯建業會計師事務所)合伙人劉許友表示,自己手頭有三四十家台商公司正準備在大陸上市,預計今年初陸續送件。

熟悉兩岸資本市場的「張望財鑫工作室」運營長張俊鳴,在接受導報記者採訪時分析指出,事實上,大陸方面對台企在A股上市並無特殊的限制或扶持,主要還是根據大陸證券市場的相關政策,符合條件即可申請上市。

「去年給大家感覺台企上市加速主要有幾個原因。」張俊鳴表示,最主要原因是A股市場新股發行速度加快,2016年有超過240家公司在A股上市,比前兩年大幅增加,台企也因此增加了入圍的機會。此外,經過最近二三十年的發展,有相當一批台企和大陸經濟同步成長,規模壯大,財務指標達到在A股上市的標準;台企也存在上市融資的訴求,上市能給台企帶來諸多好處,比如:低成本的融資渠道,增加公司知名度產生免費的「廣告效應」,有利於公司做大做強。

台股吸引力不足 台企偏愛A股

來自台媒的報道指出,有台灣券商表示,不少原本計劃回台掛牌的台商決定轉戰A股,骨牌效應逐漸形成,台股上市櫃公司更將以各種形式出走,目標鎖定大陸A股或港股。台商選擇在大陸上市,以及台股上市櫃公司出走A股,成為兩岸資本市場的新趨勢,這也反映當前台灣資本市場「囧境」。那麼,台企尤其是大陸台企為何更願意選擇A股而非台股呢?

對此,張俊鳴介紹,大陸台企本身的業務主要就在大陸,通過A股來融資可以直接取得人民幣,免去在台股融資之後,還需要轉換外匯、資金匯出的麻煩;另外,大陸業務多也有利於投資者了解公司,提高公司的估值和融資效率。

另一方面,相比台灣股市,大陸股市有自己獨特的優勢。比如,大陸股市的成交量、換手率遠超台灣股市,日成交在台灣股市的10倍以上,而且分佈比較均勻,大小盤股都能有比較活躍的成交,提供較好的流動性。相比之下,台灣股市的成交集中在少數權重股上,許多小型股成交稀少,被嚴重邊緣化,不利於中小企業;還有就是,大陸股市的估值也比較高,同樣比例的股權在A股融資金額是台股的好幾倍。

值得一提的是,A股存在獨特的「殼資源」現象,一些公司在上市之後即便經營不善,大股東也可以通過變賣股權金蟬脫殼,大賺一筆,也造成包括台企在內的各類企業都有意尋求上市。比如台商在A股上市的第一股國祥製冷就是典型的案例。2003年上市之後業績平平,2007年至2008年連續兩年虧損瀕臨退市,2009年公司賣殼給華夏幸福大股東實現退出,即使業績不佳仍然大賺一筆,毫髮無損。2012年,當初國祥製冷的核心資產又被原來公司的董秘陳根偉成立的國祥控股買回,2015年在新三板掛牌。2017年1月13日,國祥股份收到《證監會行政許可申請受理通知書》,在新三板暫停轉讓,轉道IPO,相當於同樣的資產兩次上市。

台企要獲追捧還是要看業績

從種種分析可以看出,台商選擇在大陸股市掛牌,能方便在地融資、在地發展,對提升品牌效益、人才招募、企業廣告等都有助益。

那麼,未來會有怎樣的發展趨勢呢?輔導蘇州亞翔上市的富蘭德林投資銀行董事長劉芳榮表示,上海是離台灣最近的國際金融中心,滬股前景向榮,看好未來台商分拆到滬上市成新趨勢。

就此,張俊鳴表示認同,他認為未來越來越多的大陸台企會出現在A股市場,「從上周日證監會劉士余召開新聞發布會的表態來看,A股市場的IPO在2017年還將維持較快的速度,甚至不排除超過2016年的可能;大陸方面對台企上市融資也持開放態度,更多的台企有望藉助A股市場圓夢。」

此外,台灣股市如果不能讓中小型股活躍起來,那麼有可能出現更多台企從台股主動退市,轉而在A股上市的案例會增加。張俊鳴舉例指出,過去,有台灣鼎新電腦變身為鼎捷軟體的故事,「鼎新電腦於1982年由創辦人孫藹彬先生在台灣成立,於2001年在台股上市,2008年鼎新電腦從台灣退市,以退市時申報的收購價格新台幣44.51元/每股計算,鼎新電腦退市前的市值約為60億元新台幣。之後,經過股權結構變革,鼎捷軟體在A股創業板登陸上市。在鼎捷軟體從深圳創業板上市之後,股價最高上漲到超過人民幣120元/每股,最高市值超過1200億元新台幣,其規模是鼎新電腦在台灣退市時的20倍。」

張俊鳴最後指出,台企在A股要獲得認同和追捧,更多還是要看業績而不是台商的招牌。目前大陸正在引導股市資金向實體經濟和優質企業傾斜,對於已經上市的台企來說,符合產業政策、注重內需市場的公司更有前景。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