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消費金融公司「比武招親」,但這可能就是未來的趨勢 | 馨金融

一方面,各家消費金融公司需要靠引入新股東來彌補短板和完成增資,另一方面,在消費金融牌照度過這段紅利期之後,入股消費金融公司可能變成巨頭拓展消費金融業務更重要的途徑無論如何,變化和競爭,一直都在發生。

今天早晨看新聞的時候,發現又一家持牌消費金融公司要引入新股東了。

4月10日,西南聯合產權交易所刊登了一則「四川錦程消費金融有限責任公司引進戰略投資者」的公告。公告顯示,錦程消費金融本次資本運作擬採取「增資擴股+股權轉讓」的方式引進2-3家(組)具有互聯網金融經驗與大數據及信貸模型運用能力、消費場景及消費客群渠道優勢的戰略投資者,掛牌時間為2017年4月10日到4月24日。

之所以說「又」,是因為錦程並非第一家有此動作的消費金融公司。

早在2013年4月,北銀消費金融公司就打破單一的股東結構,引入多個重要股東,包括全球最大的消費金融公司——西班牙桑坦德消費金融有限公司、聯想控股、大連萬達等九家公司,調整后,北京銀行的出資比例從100%下降至35.29%。

不過從2014年起,《消費金融公司試點管理辦法》開始實施,其中規定,金融機構作為消費金融的主要出資人,必須承諾5年內不轉讓所持有的消費金融公司股權(銀行業監督管理機構依法責令轉讓的除外)。因此,直到2015年,消費金融公司引入新股東的大門才重新開啟。

2015年7月,中銀消費金融公司率先引入了三家新股東,分別是中銀信用卡(國際)有限公司、深圳市博德創新投資有限公司以及北京紅杉盛遠管理諮詢有限公司,出資比例分別為12.37%、9.9%和4.5%。大概是因為太過低調,除了上海銀監局的批複之外,網上幾乎沒見到過媒體的報道。

截止到目前,第一批成立的四家消費金融公司中,只有捷信還未傳出變更股權和增資的消息。保持了純外資消費金融公司的血統。而錦程消費金融這家原本就是中外「混血」的公司,雖然不知道將引入的資本是國內還是國外的,但對於出資公司的能力卻有著很明確的要求。

在西南聯合產權交易所發布的公告中顯示,能夠參與競標的公司有兩類。

一類是大數據公司:具有大數據及大數據分析能力的公司,可通過大數據尋找目標客戶,建立風控模型。

第二類則是消費場景公司:具有豐富的網上消費場景、強大的獲客能力、大量的消費客群的互聯網公司,在全國有零售業務和客戶資源的公司也可以考慮。

仔細想想現在的消費金融市場,主要拼的也就是幾點:誰的獲客能力強、誰的風控好(通過率高壞賬低)、誰的資金成本低。如果這一次兩個類型的股東各引入一個,前兩點就都解決了,而在資金成本這一點上,人家也是「帶資進組」的啊。

我的一個朋友跟我開玩笑說,招商引資的重點是有技術能幹活,新股東既要出錢也要出力,這要求也太高了。不過如果即便如此新股東也蜂擁而至,那就更能說明消費金融這塊牌照有多搶手了。

不過話又說回來,從現在的股東構成來看,成都銀行持股51%,馬拉西亞豐隆銀行持股49%,兩家銀行合作之下本就缺乏互聯網基因和金融技術,很難嵌入線上消費場景,再加上偏安於西南地區,能夠開展業務的方式非常有限,主要以線下渠道為主。引入股東來填補短板,倒確實是個迅速彌補短板的方法。

尤其是近兩年又有一些陸續成立的消費金融公司,他們多多少少缺少這樣或那樣的基因,雖然持股尚未「解禁」,但是總可以提前做一些準備。

根據我的了解,目前消費金融公司和許多城商行一樣,是為各種有流量、場景的金融科技公司提供低成本資金支持的主力。但是這樣的合作模式,對於消費金融公司來說其實並不穩定,甚至有點危險。

以我們之前討論過的「二三四五貸款王」產品為例,就是二三四五和中銀消費金融合作推出的現金借貸業務,其中,二三四五提供流量、技術和數據支持等,中銀消費金融則主要提供資金。

這一項業務讓二三四五在2016年大賺一筆,互聯網金融業務全年實現營收2.06元。當然,中銀消費公司自然也盈利頗豐,可是轉身二三四五公司就要自己去申請消費金融牌照了。

2017年4月12日,二三四五網路控股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發布公告,將投資人民幣5400萬元與江蘇銀行、凱基商業銀行及海瀾之家共同發起設立江蘇蘇銀凱基消費金融有限公司,其中二三四五占消費金融公司的出資比例為9%,成為第三大股東。

在接受採訪時,二三四五互聯網消費金融業務的負責人也提及,此前與中銀消費、上海銀行等金融機構進行了密切合作,因此對於此次參與發起設立消費金融公司具有天然的優勢。

從某種意義上講,消費金融公司與其為別人做「嫁衣裳」,確實不如引入風險共擔的合作夥伴來的划算。

最後想說說第一批獲批的消費金融公司中,發展狀況有點不一樣的捷信。

從前面幾家公司的情況來看,引入新的股和完成增資是一個同步的過程。由於消費金融公司在國內不能吸收公眾存款,資金來源嚴重受限。雖說按規定可以向金融機構獲得貸款及通過資產證券化的手段獲得資金,但一是過程複雜難度較大,二是成本過高,因此主要依靠的還是註冊資本金和股東存款等資金。

中銀消費金融在增資之後註冊資本由5億增加至8.89億,北銀消費金融註冊資本則由3億人民幣增值8.5億人民幣,但是捷信發展的過程卻是母集団本身在一直「輸血」。

在銀監會批複成立之初,捷信最初的註冊資本只有3億,而到2016年底的新一次增資完成之後,捷信消費金融公司的註冊資本金達到44億元人民幣,也是目前國內註冊資本金金額最高的一家消費金融公司。

當然這也與其本身的發展模式有關,雖然近一兩年來也頻頻在媒體上強調線上線下的融合,但毫無疑問,捷信在線下的整個銷售體系都已經非常成熟。

不過相對於其他消費金融公司而言,捷信可能終將是個個案。

一方面,各家消費金融公司需要靠引入新股東來彌補短板和完成增資,另一方面,在消費金融牌照的發放度過這段紅利期之後,入股消費金融公司可能變成巨頭拓展消費金融業務更重要的途徑。

無論如何,變化和競爭,一直都在發生。

原創聲明:馨金融的每一篇原創稿件都經過反覆的打磨,只希望能帶給大家更有價值的閱讀。我們歡迎知識的分享,但更希望自己的勞動能被尊重,在轉載時請註明來源馨金融(Xinfinance)。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