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聊歷史 | 那些消失了的中國汽車(一):自主品牌篇

一個人/企業的命運,自己不可以預料,也要考慮到歷史的進程。從汽車產業的歷史來看,有歷經百年而歷久彌香者,有輝煌過後孤獨落幕者。歷史的海洋會打磨每一顆砂礫,留下經過考驗的成熟規範的車企。

曾經擁有數十個汽車品牌,也是經過大量整合和淘汰,最終形成了如今的格局。在那些被整合淘汰的車企中,也不乏曾經輝煌過的品牌及代表車型。

有鑒於國家設立第一個「品牌日」,因此洒家想帶領大家一起回顧下那些已經消失了的汽車品牌(自主/合資/跨界),以及各自的代表車型。

它們之所以沒能成為經典,也許僅是因為沒有「活下來」而已。

東風轎車

新第一輛轎車

提起新的第一輛自主品牌轎車,很多人的印象一定是「紅旗」。的確,紅旗轎車作為第一款大規模量產的自主品牌轎車,在共和國歷史上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印記。

不過,新的第一輛轎車並不叫「紅旗」,而是叫「東風」。

1958年,第一輛「東風」轎車在一汽下線。東風的命名受當時政治環境影響頗深,當時毛澤東主席對世界形勢有個著名結論——「東風壓倒西風」,後來,在給新第一輛轎車起名時,一汽首任廠長饒斌就給這輛車起了「東風」這個響亮的名字。

△ 第一輛「東風」轎車下線照片

在上世紀50年代那個百廢待興,極其粗陋的條件下,新要製造屬於自己的轎車,只能選擇「仿製」一途。因此,「東風」轎車的車身底盤參考了法國的希姆卡·維迪蒂(simca vedetee)車型,發起機參考了賓士發動機,變速器則是一汽自主設計製造的三檔機械變速器,整車最高速度為128km/h。

△ 希姆卡·維迪蒂(simca vedetee)

1958年5月12日,第一輛「東風」轎車試製成功后被送到北京。21日,毛澤東和林伯渠一同乘坐了「東風」轎車,毛主席高興地說:「終於坐上我們自己製造的小轎車了。」

△ 毛主席乘坐「東風」轎車

「東風」轎車試製成功后,上級部門對一汽提出了新的請求——需要有自主的高級轎車。考慮到「東風」轎車的定位並不高端,以及優先處理國家領導人外事活動座駕的需求,一汽決議暫停「東風」轎車的製造,集中精力研製高級轎車,並將這種新轎車定名為「紅旗」。東風轎車就這樣短暫地完成了她的任務,並沒有大規模量產。

上海轎車

上汽乘用車的鼻祖

1958年9月28日,如今上汽集團的前身——上海汽車裝配廠成功試製了第一輛小轎車,該車被命名為「鳳凰」。「鳳凰」與當時一汽的「東風」轎車可謂南北呼應。

△ 「鳳凰」牌轎車

數年後,「鳳凰」轎車再次投產後正式更名為「上海」牌。上海牌轎車運用上海汽車發動機廠研發的680Q型發動機,功率66kW(90PS)。

△ 量產的「上海」牌轎車

此後,上海汽車廠經過製造工藝的完善和流水線生產方式的導入,使「上海」牌轎車告別了靠手工敲打製造的落後生產方式,批量生產了約50輛。此後很長一段時間裡,「上海」牌轎車都是轎車工業的一個標誌性產品。

在當時,一汽「紅旗」車型是國家領導人專屬座駕,對百姓來說遙不可及; 「上海」牌則是距百姓最近的轎車。當時,青年男女結婚時能弄到一輛上海牌轎車做婚車,可是極為風光的事。

1985年,合資車企上海大眾汽車誕生,原先的老上海汽車廠名存實亡。1991年11月25日下午,上海轎車廠生產了最後一輛「上海」牌轎車后,將其廠房中讓給了上海大眾——至此,「上海」牌轎車退出了歷史舞台。

在「上海」牌轎車問世的33年裡,共計生產了79,525輛,成為當時公務用車和計程車的主要車型。

不過,「上海」這個品牌並未完全消失——上汽榮威旗艦級轎車950重拾「上海」牌,鴛夢重溫,為這一經典老牌打造了全新的品牌形象。

長江吉普

新第一輛吉普車

1959年,在新十周年大慶的閱兵典禮上,第一款國產小車「長江牌」46型吉普車參加了檢閱,標誌著自主研發的越野車型登上歷史舞台。

由於缺少技術,長江牌吉普車是由重慶長安汽車廠的工人依據一輛美國吉普車手工仿製出來的。第一輛「長江牌」46型吉普車於1958年5月初面世,這也是新最早製造的乘用車(比一汽「東風」轎車還早幾天)。截至1963年,長安汽車廠累計製造了「長江」牌46型吉普車1,390輛。當年年底,受國家政策影響,長安汽車廠將「長江」牌46型吉普的全部產品及技術材料轉交給北京汽車廠,隨後北京汽車廠便成功製造出了風行一時的北京吉普。我們也可以說,「長江」46型吉普車是如今依然存在的北京吉普的前身。

BJ130卡車

生於創新 死於保守

上世紀60年代初,為改善北京的市容市貌,當時的北京市副市長萬里提了三個請求:一是馬車不進城,二是黃土不露天,三是路橋要立交。於是,北京急需一款商用車來替代馬車作城市運輸用途——BJ130就是在這種狀況下誕生的。

在克服了重重艱難后,1966年4月20日,兩輛BJ130型2噸輕型載貨汽車出廠。BJ130僅外形模仿了豐田的DYNA輕卡,其它如發動機、底盤和附件,特別是「後輪雙胎」等技術,都是由技術人員獨立研發的。

成功研發出BJ130后,北京二汽為其它汽車廠無私提供了全套設計圖紙。以至於後來,幾乎每個省都有專門製造「BJ130」的汽車廠。在1970到1996年的26年裡,全國各地BJ130車型(含仿製)的總產量超越了50萬輛。

1985年,在全國車企大搞技術引進之時,北京二汽也引進了五十鈴小卡車。後來,北京二汽出於對老產品的依賴,不願意對現有車型進行大改,只套用了五十鈴的發動機和駕駛室,其它部位繼續沿用BJ130的底子。新產品更名為「BJ136」——從此BJ130完成了歷史任務,陸續退出了歷史舞台。到了上世紀90年代中期,保守落後的北京二汽開始走下坡路,並於2005年破產。

△ 左:BJ130輕卡 右:BJ136輕卡

自主品牌汽車走到今天,也是經歷了非常殘酷的大浪淘沙。其實有很多曾經非常輝煌的自主品牌,已經消失在我們的視野中,停留在老一輩人們的記憶里並將最終被抹去,成為冰冷生硬的「資料」。

但我們不該忘了它們,不該忘了那些為了汽車事業嘔心瀝血的工程師和工人們,不該忘了毛主席「終於坐上我們自己製造的小轎車了」的驕傲和民族自豪感。

自主品牌依然在前行,並且積極提出「向上」的口號,汽車工業的前輩們,看到今天自主品牌的成就,是否也會感到欣慰?

請掃碼關注微購車

商務合作郵箱:[email protected]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