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小論遠程國際航線與寬體客機

的國際航線的發展在三四年陡然提速,尤其是2014-16年連續三年保持兩位數增長。其中的特點非常有趣:其一,用寬體客機執飛的6小時以上遠程國際航線座位數增長令人矚目;其二,國內准一線城市(蓉昆陝渝杭廈寧漢湘青等)與國際一線城市之間的直飛異軍突起;其三,中型航空公司的寬體客機紛紛投入運營,民營航空也開始採購寬體客機;其四,遠程低成本模式又重出江湖(祥鵬的昆明—莫斯科)

圖片來自:民航資源網網友「hustle」

對此狀況,業內人士的評價大相徑庭。支持者認為,國際航線的爆發是國際商務拓展、國民消費能力增強的必然結果,值得繼續鼓勵;反對者認為,這種爆發是建立在政府補貼、油價走低基礎上的大躍進,一旦外部條件變化,實力較弱的航空公司將不堪重負,部分航線也將難以為繼。

筆者認為,航空公司開發國際航線無疑是今後民航發展的正確方向,航空公司在考慮這個問題時,會算經濟和政治兩筆賬,大部分航空公司已經做出了自己的決策,而一些即將決策或其模式還沒有定型的公司,則不妨考慮一下差異化競爭策略。

一、經濟賬

經濟賬最核心的考量因素即盈利模式。寬體客機飛遠程航線的特點是總成本高、單位成本低,越遠的航線這一特點越明顯。全球各大型航空公司經過多年探索,逐漸找到了遠程國際航線「兩艙提收益、經濟拉人頭」的盈利模式。價格敏感時間不敏感的經濟艙旅客完全可能被邊際成本極低的「蹩腳中轉」所分流,因此即使是直飛定價也不能太離譜,而時間敏感價格不敏感的高端旅客更希望舒適的旅行體驗,因此需要給予優質優價的服務。這就使得的大型航空公司必須按經濟規律辦事,一方面建設好自己的主運營基地,設計航班波,提高中轉效率;增加國內重點航線頻率,增加代碼共享,創造更多中轉機會,最終達到提升國際航班客座率的目的。另一方面優先服務好高端旅客,打造具有吸引力的常旅客計劃、不斷強化客艙和地面硬體設施和軟體服務質量。此外,航空公司發現,僅在國內營銷不行,僅在國外華人圈營銷也不行,從而不得不走國際化路線,甚至去開拓「外-中-外」的中轉市場。目前,三大航各自主基地的國際航線網路都做出了一定特色,規模效應逐漸顯現。然而,這些工作都需要投入巨額真金白銀,且見效較慢,對於中型航空公司的經營是巨大挑戰。直到今天,即便是經營出色的廈門航空,在運營中美航線時也「壓力山大」。因此,中型航空公司需要尋找一個適合自己的盈利模式.

經濟賬的其次考量因素即航權價值。由於國與國之間雙邊或多邊運輸協定的限制,某兩座城市之間的國際航權不會分配給太多的承運人,「一國一家」或「一國兩家」比較常見,排他性極強,而在一線對一線的黃金航線上,競爭則呈現白熱化。因此,一家中型航空公司若能爭得一條黃金航線的寶貴航權,也值得去嘗試。最明顯的例子即海航的「北京—多倫多」,該航線開闢恰逢油價高企、經濟低迷的2009年,而海航當時僅有A340可以執飛,初期的經營困難可想而知。到如今,該航線已然是海航含金量最高的國際航線。不過這樣先苦后甜地 「占坑」,所付出的代價不菲,中型航空公司需要仔細權衡。

經濟賬的第三考量因素是綜合價值。寬體客機的運營保障工作量數倍於窄體客機。初始運營前需要大量的人員培訓,這對於專業人員相對緊缺的中型公司是額外負擔,甚至可能要以降低現有機隊利用率為代價。能用寬體客機執行的航線遠少於窄體客機,有可能會放到主基地以外的機場去「打工」,那成本將會更高,而且一條孤懸於外的航線即使盈利,對於公司整個網路的貢獻也並不大,且外地到主基地的調機航段往往收益不高。這也就是的准一線城市國際航線有不少是國外航空公司執飛的主因。當然,准一線城市國際航線也有航空公司的參與,這就涉及到下面的話題——政治賬。

二、政治賬

如今「要想強、上民航」的理念已經深入人心,為了爭取相對有限的航空資源,各地方政府對新開航線進行補貼成為了標配,基本是三線城市補通往一、二線城市的國內航線,單班大約萬或十萬級別,而准一線城市補通往國外樞紐的國際航線,單班的標準則是百萬級別。在這種情況下,依靠政府的補貼彌補虧損就成為一個可選項,要麼將寬體客機放到主基地以外(重慶—悉尼、曾經的溫州—羅馬),要麼在中途增加一個經停點(廣州—武漢—舊金山、成都—瀋陽—溫哥華),此時航空公司算的其實是政治賬了而非單純經濟賬。

准一線城市通過補貼吸引航空公司開通遠程直飛國際航線,無疑會分流客源,對三大航的樞紐戰略造成負面影響,而且如前文所述,將寬體客機運力投入到主基地之外將產生額外成本,因此三大航對於這樣的補貼航線實際上並不熱衷,或者把國內段嫁國際,並修改航班號的方式來應對,比如深圳—北京—洛杉磯。地方政府也逐漸意識到強扭的瓜不甜,找外航但也會遇到補貼一停就撤的尷尬情況,那麼最終的辦法,就是乾脆集中資源大力扶植一家本地航空公司,促使其購買寬體客機,將國際直飛堅持下去。這時的政治賬已經超越了一條航線盈虧的層面,而是上升到是否要將公司發展與某城市捆綁在一起這個層面。

政治賬的考量,自然也深深地影響到飛機的選型與布局。一架技術先進、布局豪華的全新寬體客機將成為航空公司乃至所在城市的「旗艦」,而一架並非最新款,可能是二手且布局為高密度全經濟艙的寬體客機,肯定要降一個檔次。於是飛機的選型與布局也從單純的經濟賬變成了政治賬。如果一個機型要在國內組裝或合作生產,那麼在選型時是否應重點考慮,也屬於政治賬範疇。

三、可行的路徑

說完了經濟賬和政治賬,讀者可能會問,那麼航空公司到底應該怎麼來開拓遠程國際航線,與之相應的寬體客機到底應該如何選型?

實際上,大部分航空公司都已經做出了決策。三大航不出意外將遵循「樞紐強化、中轉提效、兩艙創收」的思路,作為主力軍與國際主流航空抗衡,也就是「經濟賬>政治賬」。從飛機選型的思路來看,基本是以航程遠和座級大的B777-300ER為主力,採用典型三艙布局,輔之以A330-300,並以新一代的B787和A350逐步替換老舊飛機。

海航的情況稍微複雜,一方面,在北京和上海,海航無法與國航及東航相抗衡,且國際航線的含金量遜於兩家,只能是盡量「鞏固現有、力求更多」,體現出的特點是「經濟賬>政治賬」;另一方面,在西安、重慶等地,海航及旗下的各公司則積極響應政府需求開拓遠程國際航線,體現出的特點就是「政治賬>經濟賬」。從飛機選型的思路來看,則是避開350座級以上的飛機,以B787作為今後的主力,A330則轉移到旗下其它公司。

各地方國有航空公司,尤其是三大航參股或控股的航企,則面臨著兩難局面。照說這些公司應該要配合母公司的樞紐建設,踏踏實實地用窄體客機為樞紐輸送客源,然而,地方政府也是他們的股東,其訴求也不能不回應。於是最終結果要麼是作為折中,引進為數不多的寬體客機來飛遠程國際航線,即使收益壓力大也能扛住,例如廈航;要麼是頂住地方政府的壓力,堅定執行母公司的樞紐發展戰略,例如深航,但這樣做有可能使政府轉而支持其它公司。

近些年,各民營航空公司的寬體客機的採購也都提上了議事日程。然而,限於自身實力和市場競爭壓力,有可能無論經濟賬和政治賬都不划算。那麼各家公司都應該認真考慮,在遠程國際航線開拓方面,是否需要走一條差異化路線。

最近國際航空業內的兩個新聞值得關注,一個是新加坡航空旗下的酷航正式合併到和虎航,繼續走低成本路線,酷航用來運營遠程航線的B787座位數最多達到了375個(787-8為21J+314Y,787-9為35J+340Y),遠遠高於主流航空公司210-290個座位。另一個則是亞航X首次開通了到吉隆坡—大阪—火奴魯魯的航線,今後還有可能飛往美國西海岸,而亞航X現在運營的A330-300,座位數也高達377個(12P+365Y),該公司還預訂了A330neo和A350。兩家公司在飛機選型方面均考慮到新一代寬體客機,而布局方面則選了高密度經濟艙和少量高端經濟艙,可謂所見略同。

因此,筆者認為,在油價保持中低位,且新一代寬體客機交付量逐漸增加的時代,今後遠程國際航線的盈利模式很有可能經歷革命性變化,不再是單一的樞紐運營模式,曾經讓許多公司折戟沉沙的遠程低成本模式將重新煥發。(當然,全公務艙運營模式也可能再生,但不會成為主流。)國內各家已經預訂或考慮引進寬體客機,但尚未確定運營模式的航空公司,不妨考慮國際遠程低成本模式,主打二線或准一線城市始發的休閑航線。而地方政府也值得做一下深入調研,將補貼預算用到更有希望持續下去的航線上。

四、寬體客機選型

飛遠程國際航線自然涉及到飛機選型。

問題一是到底用以B787和A350為代表的新一代客機,還是用以A330為代表的現產客機?其實精明的飛機製造商早已算計得很清楚,從飛機定價方面就已經將航空公司的盈利上限基本鎖定,無論是採用擁有成本較低但油耗較高的傳統機型,還是擁有成本較高但油耗較低的新一代機型,航空公司最後會發現,其實盈利折現后的價值是差不多的。因此,航空公司還是要看自身的國際航線規劃表來確定選型。

問題二是到底是用什麼方式引進?一般來講航空公司傾向於擁有而非經營性租賃自己的「旗艦」飛機。但在如今寬體客機跨代更新的時期,哪怕價格略高的經營性租賃也未嘗不是一種選擇,甚至二手寬體機也可以作為良好的過渡。

問題三是客艙的布局和設備應該怎麼選?其實筆者在上文已經提到,高密度經濟艙加少量可平放到120度的超級經濟艙座椅是一種值得考慮的方案。此外,客艙娛樂系統的選擇也需要謹慎。如今IT技術日新月異,無論何種系統都可能在2-3年後過時,這與飛機更新換代的周期相距甚遠,很可能出現的尷尬就是,客艙娛樂系統無論從操作性還是內容方面都無法滿足旅客需求,而旅客在長途旅行中打發時間又的剛性需求。這種情況下,安裝空中上網系統,並留有通用介面和充電插座,讓旅客自己接入設備是效率最高的方案,航企還可以此來獲得附加收費。不過在智能手機日益取代平板電腦的年代,需要說服局方解除飛行途中使用手機的限制。

在變革時期,租賃公司,尤其是的各租賃公司介入寬體客機租賃業務也需要仔細考慮。寬體客機與窄體客機,好比一座位於郊區的三層別墅,和一座位於市區的兩居室學區房。前者氣派敞亮,總價高,顯然流動性較差;後者平實低調,總價低,但流動性更好。因此,租賃公司介入寬體客機經營性租賃的業務風險要比窄體客機大得多,在第一個租期定價時,一定要把風險溢價和現產機型資產減值因素充分考慮進來,不能把窄體客機價格戰的傳統方式引入到寬體客機中。也許,從目前飛機租賃大國跨越成為飛機租賃強國的奧妙,就隱藏在寬體客機的業務中。

寬體客機是開拓遠程國際航線的最關鍵環節,而飛機製造商在寬體客機上互不相讓的研發戰爭,則是引發所有飛機資產變動的「蝴蝶翅膀」。因此,航空公司和租賃公司一定要看透其中的玄機,在寬體客機的選購和國際遠程市場開拓方面綜合考慮,量力而行。(本文首發於「航空租賃與金融」)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