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同是中產階級 為什麼中國和美國的生活差別這麼大

老錢莊理財2月24日訊 中產階級生活是什麼樣的?今天老錢莊理財小編主要給大家對比對比中美中產生活有什麼不同,快來看看和美國的中產生活究竟差別有多大。

在美國10w刀的年薪和國內的30w人民幣年薪,都屬於中等稍偏上的收入,但因為人和美國人的文化、生活方式、金錢觀、價值觀實在差得太多,所以還是不能一概而論。下面這篇文章只是客觀的呈現了兩國工資的分配以及生活方式的不同。

年薪30萬人民幣

如果都是正規W2(W1=基本工資等級表部分,W2=W1+獎金+津貼)性質的薪金,默認是在說北上廣深杭。完全徹底由公司withhold所得稅,且五險一金完備,到手大約20萬出頭,平均每個月到手1萬7。

美帝年薪10萬美金

除了個別工程崗位外,默認以灣區/紐約/華府/西雅圖/波士頓/芝加哥等典型美國一線大城市為標準。聯邦稅+州稅+FICA+雜項之後,到手大約6萬美元多點兒,平均每個月5000+刀。

不買房,租房對比

大家「不買房」的限制條件,放在國內,略微有些不明不白。國內「不買房」,到底是因為北上廣的家裡有房呢,還是正在攢錢付首付呢,還是乾脆打算一直這麼租房租下去?

考慮到國內的租房政策和規則對租客的不友善,以及種種政策跟房產綁定,在一線城市生活工作的工薪階層,選擇不買房基本上是很不現實的。美國倒是好說,單論生活成本而談論資產積累,租房和買房倒也差不多。

且與國內不同,美國對租房住的人要友善得多。基本上,只要你一直想租住下去,就可以毫無意外地一直租下去。為了比較平行,依然假設在國內租房好了。

對應租金範圍略大:北京城中那種大雜院合租,一個月依然有1000塊以下的。但正常的剛入職小白領,與人合租,一個月2000+才是下限。

而一個年薪30萬的傢伙,估計在職場上已經有些年頭了,對個人空間和生活品質也理應有超越「年輕人打拚」的要求。地段稍微好些的一室一廳,一個月5000+是下限,再正常不過。

美國上述提到的那些城市,有便宜有貴,姑且取平均,合租一個月1000+是下限,單租/還房貸一個月2000是標配。

養老體系對比

另一個容易造成兩國比較不平行的因素是...因為養老體系的不同,社會制度的不同,政府職能的不同,默認父母與子女贍養關係的不同,等等,在國內,除了五險一金之外,不再搞任何商業養老保險,起碼在今天,依然普遍。

你大體上是可以依賴統籌賬戶+個人賬戶社保的,外加你依然可以期待老了以後子女的接濟。

但在美國,如果一個中產階級,完全徹底不搞401k(美國養老保險制度)去裸奔...相信30年後,Social Security能把你虐哭,而Americanized的子女...省省吧。

於是美國到手的錢,個人認為需要再對401k和/或IRA進行一下調整。按每年存個1w+刀為例,每月到手差不多4000+刀。

總結:薪金-稅-社保-住房-養老之後平均每月可支配收入

美國:2,000-3,000刀

國內:10,000-12,000軟妹幣

在此之後,我就不打算繼續成體系討論下去了,畢竟"life style"的個體差異過於大。而且,對於任何合理的life style,這樣級別的可支配收入水平,都遠談不上「寬裕」。

life style風格對比

以下僅對點狀的life style風格給出定性的個人結論。

1、男女服裝,在「非奢侈品」的範疇內

美國差不多能夠Zara/Urban/H&M這種級別隨便買,外加偶爾進個所謂「輕奢」品牌(M&K之流);國內需要以網購為主,實體店略扯淡。

2、男女服裝,在「奢侈品」的範疇內

不管是美國還是國內,基本上就甭想了。或者,消費能力屬於「攢幾個月進一件」的水準。但依然,美國要便宜不少。

3、車

這個美國優勢太大太大。優勢分為3塊兒:

1、車價便宜

2、油便宜

3、你並不需要購買很豪華的車來符合特定的社會期待

國內的話,最麻煩的事情還不是1和2,而是3。眾多年薪才10萬+軟妹幣的職員,也要動輒BBA走起。你要是買個日本車,都不好意思跟同事打招呼。

你要是買個國產車,妥妥給你貼個鳳凰男的標籤。這種風氣很差勁,希望將來能有改善吧。(在美國,你基本上很難想象一個人會花3倍+的年薪去買車...30萬刀的車?直接蘭博么...)

於是,純考慮兩國開車成本和收入比的話,美國10萬刀的收入,BMW 3系是標準,雖然其實大部分人都選擇了兩田;國內30萬軟妹幣的收入,兩田才應該是標準,但貌似大部分人都選擇了半百萬-百萬車。

4、吃

國內的優勢在於,一線城市至今依然存在大量的,5美金就能非常美味的路邊小館子,雖然衛生和環境略堪憂吧。典型的例子:蘭州拉麵...沙縣小吃...鹵煮火燒...隨便一家中餐館的蓋澆飯。

美國的優勢在於,(按國內的標準)稍微上些檔次的食材和食物種類,幾乎都比國內要便宜,且食材一流。

典型的例子:美國最普通的超市,摺合100軟妹幣之內能買到的Ribeye(肉眼牛排),國內基本上只有還不錯的牛排館子可以吃到,費用也直奔100刀去了。

5、喝

這點對我略重要,而顯然,美國的優勢巨大。以啤酒為例,國內超市裡能買到的啤酒,幾乎百分百都是工業lager。

美國各大超市,雖然稍微小眾點兒的就買不到了,但搞半打能入口的本地IPA,或者規模比較大的大牌ale,還是很容易的。

而以上提到的各大城市,也很容易能找到個位數的liquor store,能搞到類似Trappist Rochefort類似級別的東西,且價格合理。再有就是各種Whiskey,不論是土美小作坊的Bourbon,還是大西洋(行情研報)那一邊的Scotch,種類齊全,價格合理。

6、玩

國內的優勢:KTV,洗浴,按摩,捏腳,自助,農家樂,還有...你懂的...

美國的優勢:健身,滑雪,划船,徒步,打槍,射箭,高爾夫,脫衣舞,博物館,樂隊骨肉皮...

7、教育

美國貴在大學,但明碼標價;國內貴在從出生一直到上中學,且很多環節不是你用錢能搞得定的。

8、職業發展

起碼在今天,從統計而不是個案的角度講,國內一個達到年薪30萬的一線城市職員,其收入上百萬的可能性,是大於,美國一個年薪10萬刀的職員,其收入上30萬刀的可能性的。

更為重要的是,前者晉陞權力階層或自己創業成功的可能性,是遠大於後者晉陞權力階層或自己創業成功的可能性的。

同時,我們在美國工作的人,如果徹底斷了跟國內的商業聯繫,這輩子會面對一個相當可觀的風險:20-30年之後,發展得好到令人髮指。此考量有現實的例子,如90年代早期去日本淘金的國人。

看完上面方方面面的對比,你更想生活在哪裡呢?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