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屈原為何能在歷史「端午人物」PK中勝出?

中華民族傳統節日「因天人相應而立,孕人文精神而豐」。端午節是最古老的節日之一,如果將歷史上所有與端午節有關的人物進行PK,屈原無疑是最終勝出者,成為歷朝歷代公認的「端午人物」。

據上海民俗學專家徐華龍介紹,歷史上推出的「端午人物」候選人主要有屈原、伍子胥、介子推、勾踐、曹娥、陳臨、周處、張天師、鍾馗、黃巢、蠶神、農神、藥王神等。經過民眾長期篩選,影響最大的有三位:屈原、伍子胥和曹娥。這三位入圍者都有感動歷史的人生故事,都是在五月初五因水而逝,死後都被後人追思禮讚。

屈原是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後代,約於公元前340年出生於楚國丹陽(今湖北宜昌市秭歸縣)。由於屈原反對楚懷王與秦國訂立同盟,沒有成功,反被楚懷王逐出郢都,開始了流放生涯。楚襄王即位后,依舊寵信奸佞,再次將屈原革職放逐。公元前278年,秦國大將白起帶兵南下,攻破了楚國國都。屈原不忍再看到國破家亡、百姓流離顛沛的苦難,雖有心報國,卻無力回天,於是選擇以死明志,自投汨羅江而亡。

伍子胥是春秋末期吳國名臣。他本是楚國人,其父伍奢曾擔任楚平王的太傅,受讒言陷害,和伍子胥的哥哥伍尚一起被楚平王殺害,伍子胥從楚國逃到吳國,成為吳王闔閭的重臣。公元前506年,伍子胥協同孫武帶兵攻入楚都,當時楚平王已死,伍子胥掘其墓,鞭屍三百下,以報父兄之仇。吳國倚重伍子胥等人之謀,成為諸侯一霸。伍子胥曾多次勸諫吳王夫差殺掉越王勾踐,但夫差不聽,反聽信讒言,派人送一把寶劍給伍子胥,令其自殺。伍子胥死後九年,吳國被越國偷襲所滅。

曹娥是東漢時期的著名孝女,相傳是浙江上虞人。她的父親曹盱是當地有名巫師,能「撫節按歌,婆娑樂神。」東漢漢安二年(公元143年)五月五日,曹盱駕船在舜江中迎接「潮神」伍子胥,不幸因江流湍急,「為水所淹,不見其屍」。當時曹娥年僅十四歲,晝夜沿江號哭,找了十多天也沒有結果。悲痛至極的曹娥投江自盡、以表孝心。數日後,有人看見曹娥背負著父親的屍體浮出江面。後人為紀念曹娥的孝節,在曹娥投江之處興建曹娥廟,她所居住的村鎮改名曹娥鎮,曹娥殉父之處定名為曹娥江。

徐華龍分析說,這三位「端午人物」入圍者的人生故事都很感人,但令人感動的原因各有不同。屈原是憂國憂民悲憤而死,伍子胥是被逼無奈而死,曹娥是為父親盡孝而死。相比之下,人們更推崇屈原的愛國主義情操。因為這種對國家對民族的「大愛」,是歷朝歷代公認的個人最崇高的理想情操,是伍子胥個人的恩怨情仇和曹娥對父親的「小愛」所不能比擬的。

屈原的最終勝出,還因為他有良好的公眾形象、巨大的社會影響力以及政府的大力推崇。伍子胥「掘墓鞭屍」瘋狂復仇行為,給自己留下了「一介武夫」的公眾形象,引異國之軍報私人之仇,也爭議頗多,很難得到人們廣泛尊重。十四歲的曹娥還是未成年人,雖然孝心可嘉,但投江行為並不值得提倡。

相比之下,才華橫溢的屈原是一位偉大詩人,曾創作《離騷》、《天問》、《九歌》、《九章》、《招魂》等著名詩篇,社會影響力巨大。他以高潔人格譜寫的「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亦余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等千古名句,也給歷史留下了「正直峻潔、剛正不阿、超凡脫俗、寧死不污、殉身理想、九死不悔」的良好公眾形象。在元代,加封「楚大夫屈原為忠節清烈公」,更加提升了屈原的「人氣」。

「屈原的人格魅力符合儒家文化君子的基本理想。在數千年的文化哺育中,屈原的詩句被人們千古傳頌,他的人生故事也融入端午的節日習俗中,共同參與鑄造中華兒女的民族性格,並代表中華民族愛國主義精神走向亞洲、走向世界。迄今,東亞十多個國家都把端午節作為自己國家的傳統節日,足見屈原這位『端午人物』的社會影響之大。」徐華龍說。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