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內蒙古最獨特的建築,因那首《敖包相會》民歌而火!

去過內蒙古錫林浩特的或多或少都聽過「敖包」兩個字,這是藏傳佛教或蒙古族建築的一個重要標誌。無論是天下第一大敖包還是額爾敦十三敖包,他們都有其獨特的含義。本來最初只有一個代表保護神的敖包,後來演變成三個敖包:中間較大的代表天神,右側代表地神,左側代表先祖,七個敖包即代表七個卡爾格佛,十三個敖包即供奉十三個勇士。

敖包亦作「鄂博」,是土堆子的意思,即用人工堆積起來的石堆、土堆。早先蒙古族以為天地是人類賴以生存的源泉,特別加以崇拜。由於天地神沒有偶像,人們就堆敖包以象徵,從而敖包就成了人們的崇拜物。人們通過祭敖包祈求天地神保佑人間風調雨順,牛羊興旺,國泰民安。行駛在錫林郭勒盟的草原上,隨處可見的就是敖包,同樣錫林郭勒盟也是祭敖包歷史遺存保存較為完整的地區。

還記得當時遊玩蒙古汗城就已經 六點多,選擇來到地處在錫林浩特市最繁華的地段的貝子廟遊玩,只可惜當時已經很晚,貝子廟已經關門,但此時此刻,廣場上的人還是非常多,霞染紅了整片天空,美不勝收。

貝子廟,始建於清乾隆年間,歷經七代活佛精修而成,是錫林郭勒盟重要的藏傳佛教寺廟,也是遊客前來錫林浩特市的必游之地。因當年主持修建此廟的是當地貝子巴拉吉道爾吉,而且是建在貝子旗,寺廟因此而得名。貝子廟的漢名是「崇善寺」。貝子廟的面積並不大,由主廟、屬廟、家廟、佛塔及眾多僧房組成。整個建築群共分為七大殿,分別為朝克欽、明干、卻日、珠都巴、甘珠爾、丁克爾、額日特圖等,在這7座大殿之外,還有十幾座小殿和兩千多間僧舍。

額爾敦十三敖包山地處在貝子廟的後部,需走中間的台階過道才能通往額爾敦敖包山。這台階是按照蒙古族崇尚數字9的習俗,額爾敦敖包山的台階一共建了171階。171是19個9組成,171相加也是9。

相傳,清朝年間,此處水草豐美,錫林河從身旁輕輕流過,山腳下住著一位叫額爾敦的老牧人,他信仰佛教,因樂善好施而遠近聞名。後來人們在他去世后,把這座山叫額爾敦山,山上的敖包也隨之被稱為額爾敦敖包。

額爾敦十三敖包始建於1753年(清乾隆十八年),由十三個敖包組成。中間的大敖包為佛祖敖包,也是原阿巴哈納爾旗敖包;左邊的第一個敖包是貝子廟朝克沁主殿敖包;右邊第一、二個是貝子廟敖包,剩下九個敖包分別是原阿巴哈納爾旗所轄9個佐的敖包(佐也就是現在的蘇木,相當於鄉)。即:伊和郭勒蘇木、巴嘎郭勒蘇木、台吉納爾蘇木、朝浩爾蘇木、巴彥呼熱右蘇木、巴彥呼熱左蘇木、華努德右蘇木、華努德左蘇木、阿爾嘎拉津蘇木。

來到額爾敦十三敖包山,看到大大小小的十三個敖包整齊的排列著。遠遠的望去,就像是一座一座拔地而起的山峰。上面帶著頭盔,就像是一頂士兵的帽子一樣。

額爾敦十三敖包,是在清朝的時候建立的。在這裡不論何何地,都可以欣賞到美麗的風景,轉頭看台階后的錫林浩特,彷彿就是傳說中的塞外風情。

如果以後有機會來到此地,不妨學下祭敖包。祭敖包首先點燃香火,將祭品獻於祭壇之上。然後,要順時針繞敖包三圈,(既可以繞十三個敖包,也可繞主敖包。)每每走到主敖包正面,都要停頓下來許一個願。繞三圈后,把哈達系在敖包的圍繩上,然後到祭壇右側,喝奶酒、吃奶食。喝酒時,要用無名手指沾酒,敬天,敬地,敬祖先,然後將酒輕灑大地。吃奶食時,要將第一口敬獻敖包,剩下的自己吃掉。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