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凡事總愛以為假想敵,當年試驗核武器時,印度就以應對「威脅」為理由,來給自己開脫,試射導彈時,還經常在電視上以地圖為例,演示導彈的落點,以此說明導彈射程有多遠,雖然三哥的導彈經常做「布朗運動」,瞄準A、射向B、最後打中C,但這並不妨礙他們看著地圖莫名興奮,甚至印媒曾展示過一張印度陸軍的標語牌,上面寫著「我們遲早要進軍拉薩和北京」……
也許三哥需要先學習一下交通法規,在這樣開摩托是不行的,不僅交警啊,連朝陽大媽那關都過不了↓↓↓
除了陸軍,印度海軍也總想在周邊搞事情,比如時不時嚷幾句南海問題什麼的。並且,印度還總是神經過敏,認為正在印度洋上串起一條包圍印度的「珍珠鏈」,因此要對進出印度洋進行威懾。
為了形成威懾,印度海軍最近重啟了一項已經塵封十年的計劃——下一代潛艇計劃,當然,是買的。
據報道,印度軍方也已經對「下一代潛艇」提出了大致需求,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要具備AIP技術,也就是不依賴空氣推進裝置,有了這個裝置,常規潛艇也能在水下活動較長時間(至少一個月),雖然比不上核潛艇,但比其他的常規潛艇還是要厲害不少的。而且,印度海軍還要求潛艇除了能發射魚雷之外,還要有發射對陸攻擊巡航導彈的能力。
印度對「下一代潛艇」的要求不低,但出的錢也不少,計劃建造6艘,預計耗資7000億盧比,約合734億人民幣,面對如此大單,來自德國、法國、瑞典、西班牙和俄羅斯等國的艦艇製造廠紛紛前來嘗試。不過,最後這個大單可能要花落日本了。
兩年之前,印度就盯上了日本的「蒼龍級」潛艇。2015年3月,印度國防部長帕里卡爾訪日時,一個中心話題就是探討購買「蒼龍級」潛艇。
印度對日本潛艇如此感興趣,一方面是因為該型潛艇屬於全球AIP潛艇中技術最先進的之一;另一方面,就是因為兩國對於圍堵的共同需求了。
安倍早前在訪問印度時就提出過「自由與繁榮之弧」的概念,意圖聯合與日本擁有「相同價值觀」的國家,建立一條從東南亞經南亞至東歐的「弧線」,而這個弧線,恰好就包圍了。印度對此樂見其成,還積極加強印日防務關係,響應日本號召,想要聯合美國、澳大利亞等國,組成對華「菱形包圍圈」。
由於印度常規潛艇能力較差,還經常發生撞船、起火、導彈誤射之類的事故,成為了這個「菱形包圍圈」中最弱的一環,所以美、日等國也急於幫印度補齊短板。就這樣一個願打,一個願挨,印度對日本潛艇青睞有加也就不奇怪了。
所以,聽聞印度重啟了下一代潛艇計劃,日本軍火商已經摩拳擦掌,開始討論起在日本建造潛艇的美好前(錢)景了。
不過,日本雖然認為自己的「蒼龍級」比俄羅斯的「基洛級」潛艇還要厲害,但那只是理論上,究竟什麼水平誰都沒數,澳大利亞本來想買,後來猶豫再三,還是選擇了法國潛艇,可把日本氣壞了。
澳大利亞可不傻,日本潛艇奇貴無比,買了還不利於自己的國際關係,何必花錢買罪呢?不過三哥嘛……反正有錢任性,就是有一點,對花大錢買過來的下一代潛艇愛惜著點,別再干出自己擊沉自己的事兒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