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對小嬰兒進行「睡眠訓練」?趕緊停!

經常有寶媽問我,什麼時候要對孩子進行睡眠訓練?

淘媽自己至今都還是陪睡,也沒給孩子做過睡眠訓練,我比較傾向親密育兒。孩子出生前買了嬰兒床,至今都沒給孩子睡過,倒是變成了放孩子衣物的好地方了。

今天這篇文章是分享的關於睡眠訓練的。文章作者:李雪,心理醫生,著有《當我遇見一個人》。

正 文

這組是經過睡眠訓練的孩子。

可以細看照片上孩子的表情,尤其是眼神。

幾乎所有熱衷於睡眠訓練的家長,孩子的表情眼神感覺都是這類。

無論多開心,光線角度選得多好,照片出來眼神底色還是悲傷渙散,沒有感染力。

最後一張的諾一,身上淡淡的憂鬱氣質,相信看過某真人秀的人都能感受到。

安娜為了培養諾一的獨立,兩個月就讓他單獨睡一個房間,用視屏監控,諾一的每一張照片的眼睛裡面有掩蓋不住的憂傷。

這組是親密育兒的網友提供的孩子照片。

即使沒有在笑,你都能感覺到眼神是聚的,而不是散的。

他們專註時能夠安住內在,笑起來則眼睛彎彎閃著光。

他們的快樂發自內心,所以有感染力。

被及時回應充分滿足的孩子,你能感受到他們身上那種飽滿的生命力。

母嬰關係決定生命底色,除非經過強大的自我認識,否則基本伴隨一生。

底色不會因為表情改變。眼神空洞散落的,無論是高興、悲傷、發獃、專註,底層的空洞都在。

同樣的,母嬰鏈接得好,這個孩子無論高興內傷,興奮還是睏倦,眼神都是凝聚的,有內在的存在感。

表情可以偽裝,眼睛是心靈的窗戶,偽裝不出來。

認真閱讀了一些關於睡眠引導訓練的文章,我非常贊同文中提到的一些方法。

比如:覺察寶寶犯困的信號;

不要在寶寶犯困的時候給予過多刺激;

不要過多搖晃、阻止哭泣;

仔細檢查容易導致孩子睡眠不良的生理原因(比如腹痛長牙等);

留意是不是環境變動(比如換保姆、搬家)給孩子造成不安;

睡前一步步地創造舒適安寧、適合入睡的環境氛圍。

這些觀點都很好 —— 只要是「改善環境,和提升家長自身覺察力」的方法,我都贊成。

我所反對的,是認為「嬰兒有問題,嬰兒需要被改正」的出發點。

生命渴望的是被「看見」,而非被「改正」。

當一個生命,帶著極大的愛和信任,投胎到一個家庭中,它最渴望的是被看見,是真實的自己直接被父母看到,而不是透過一堆所謂的「正確」數據來被評價和被矯正。

所以,當我看到睡眠訓練文章中列舉的一堆睡眠和餵奶的時間表時,我的第一反應是恐懼 —— 如果媽媽滿腦子都是這些「正確」的數據,那她還怎麼看見真實的孩子呢?

我們學習、參考一些科學統計數據,這本身並沒有錯。

就像我作為心理醫生,一樣會學習健康的心理表現是怎樣,病態的心理表現是怎樣,也有一系列的評價標準。

可是,當一個活生生的來訪者坐到我面前,我所全部關注的,就是他本人,他當下最真實的樣子、最原始的感受。而不是他的觀點感受是否符合教科書上的標準,我該怎麼「矯正」他。

當我腦袋裡充斥著「為了對方好」而要「改正」他的念頭時,我已經看不到他了,我看到的只是自己頭腦的妄想,不會對來訪者真的有幫助。

有數個來訪者對諮詢師說:「請不要評價我,甚至連建議都不要提。我只渴望你聽到我,看到我,陪著我,我就感受到溫暖在內心產生。於是,我慢慢有力量面對外部世界。」

來訪者在不斷地教會我們,放下頭腦的自戀,活在當下,真地去看見。

嬰兒在生命的最初,一離開和自己一體的子宮,就被父母透過「正確」數據比較;其許多自發地哭泣和吃奶的渴望,被評判為「過於頻繁的」、「不必要的」,甚至是「要被訓練改掉的」......

這是件多麼凄涼的事情:

母親焦慮會影響嬰兒入睡,使用冷漠的「哭聲免疫法」則令嬰兒絕望。

養育一個生命,對童年幸福的女人來說,很多困難可以自然而然地克服。

辛苦是必然的,但她卻不會覺得自己做出了巨大犧牲。她享受親密的幸福感、遠大於付出的辛苦感。

但若一位媽媽自己的童年很不幸,那麼,孩子的出生則會引起她極大地焦慮。而一位焦慮的、無法臨在的媽媽,必然會使得嬰兒也無法安然入睡,頻繁夜哭。

一生跟蹤研究過6萬對母嬰關係的客體關係心理學大師溫尼科特說過:「不存在『嬰兒』,只存在『母嬰』」。

因為,嬰兒無論從生理還是心理上,都無法單獨存活。所以,嬰兒的狀態,無時無刻不在精準反映母嬰關係的質量。

嬰兒哭泣,母親若能平和地、身心臨在地陪伴安撫,嬰兒就會很快平靜下來;

若母親自身的焦慮也被觸發,則會想盡各種辦法希望嬰兒趕快停止哭泣,比如:過度搖晃,轉移注意力等。這反而會讓嬰兒哭泣地越加頻繁。

最嚴重的,就是使用「哭泣控制法」、「哭聲免疫法」,不斷在嬰兒哭泣時轉身離去,導致嬰兒在絕望中陷入死寂的平靜,不再對外發出信號,將嬰兒對這個世界的信任與激情掐滅在了搖籃中。

但可悲的是,我們很多人認為這樣的嬰兒是「懂事」的「乖寶寶

殊不知,這樣的做法其實已經給嬰兒書寫了一生孤寂灰暗的生命底色。

事實證明,「親密育兒」優於所謂「科學訓練」。即使做不到親密育兒,也不要訓練孩子。

我的來訪者,還有我的微博評論上,有幾十個關於睡眠訓練結果的分享。

這些媽媽本來順著母性本能親密育兒。後來,看了各種睡眠訓練的「科學主義育兒法」文章,開始恐懼自己的本能是「錯的」,在頭腦上相信夜奶「危害」嬰兒發育,給嬰兒建立正確的睡眠規律才「科學」,然後對孩子進行睡眠訓練,訓練時間從一星期到半年不等。

有趣的是,所有反饋結果都一致,那就是:

進行睡眠訓練后,嬰兒確實「乖」了,但是自發笑容和與人的眼神互動大量減少,對媽媽不再像訓練之前那樣、有很多自發的肢體親密互動。令這些媽媽感覺到,嬰兒原本熱火火的心逐漸冰冷下去。

這讓媽媽們覺得不對勁,自己內心也覺得痛苦,於是放棄訓練,開始大量親密互動,及時呼應嬰兒,來彌補訓練造成的創傷。

好消息是,大部分已經彌補成功,母嬰鏈接恢復得跟訓練之前一樣好。

來找我的新媽媽來訪者,基本都是此類問題:照顧嬰兒讓自己精疲力竭,甚至精神崩潰。

然而,令人感到慶幸的是,痛苦的另一面,就是療愈的契機。

如果媽媽能在這個過程中,堅持向內看,覺知內心感受,那麼,自己當年遭受的創傷,也會被療愈。

愛孩子,就是療愈自己內在的小孩;親密育兒,受益最大的人,其實是媽媽。

一些媽媽,自己在嬰兒期被冷漠對待,成年後精神狀態會經常退行到嬰兒期,像小嬰兒一樣需要大量睡眠,不能承擔壓力責任。

這種狀態的媽媽被要求夜奶,確實會讓媽媽精神崩潰。

當媽媽的精神壓力如此之大時,首先需要照顧好自己,及時請求幫助,比如獲得家人的幫助、保姆的分擔、心理醫生的陪伴等。

媽媽不需要、也不可能做到完美,夜奶堅持不了可以暫停,讓家人保姆去喂孩子,只要孩子被及時回應,就不會造成大問題。

媽媽做不到的,只需簡單地承認:「自己的確目前做不到」即可,而不要「合理化」成:「孩子有問題,孩子的需求不合理、不必要,孩子應該被矯正」。

有關睡眠訓練的文章中,列出了一堆吃奶和入睡的「科學」時間表,其理論解釋是:「讓孩子感受到大人控制著一切,會讓孩子有安全感」。

其實這完全是頭腦妄想的產物。

稍微學過點客體關係心理學基礎的人都知道,嬰兒一出生就處在「全能自戀期」,認為世界圍著我轉,我對世界有掌控感,呼「奶」喚「抱」,無所不能,世界與我一體。

父母滿足嬰兒的自戀,才是嬰兒最重要的安全感來源,也是嬰兒從自戀中走出的基礎。

而那些從很小就「被大人掌控、按照大人的節奏來生存」的孩子,成年後卻非常容易進入「控制與被控制」的關係中。

並且,他們難以忍受別人和自己想象中的不一樣,這往往給各種關係、尤其是親密關係製造大量痛苦。

最極端的,如變態殺人狂,則是在「全能自戀」期間遭受重創,繼而在成年後追求絕對地控制 —— 而只有死人,才能被絕對控制。

面對哭泣的嬰兒,對內心破碎、焦慮的家長來說,是極大的挑戰。我們很容易做出的反應是:解決掉引起我們焦慮的外部事件。

比如過度搖晃,誇張地哄孩子,轉移孩子的注意力,總之,就是阻止嬰兒哭泣,不讓嬰兒內心的情緒能量順暢流動。

哭泣,是嬰兒表達內心情緒感受的自然方式。它不應該被阻止,而是需要被陪伴呵護,被充分地允許。

不妨最簡單地換位思考一下:

當你驚恐哭泣時,是希望老公告訴你「不要哭!」,或者在你哭的時候轉身離開;還是希望老公陪著你,全然地看見你,允許你充分表達?

如果連你自己都是渴望被陪伴,那又為何認為比你更弱小的嬰兒需要被訓練,還打著「為孩子好」的旗號?!

嬰兒是極其細膩敏感的存在,它像鏡子一樣反映著家長的內心世界。

夜哭夜鬧的嬰兒,一部分是正常的生理反應,如果過多,很可能反映的是大人內心的焦慮。

如果真的「為孩子好」,那麼,就不要按著表格餵奶和哄睡,也不要去糾正嬰兒的吃奶和睡眠習慣。

而是:回到自己的中心,在孩子夜醒哭泣的時候,陪在孩子身邊。既不逃跑,也不評判。覺察自己身體和心靈的感受,讓自己的感受流動。

等自己內心安靜和規律起來,孩子自然會在安全的能量場中,回歸內在的睡眠規律。

這個過程就是心理治療,對母親是巨大的療愈。

同時,這也確實不容易,因為面對內心的痛苦,我們很容易逃跑,或者想著去解決引起我們痛苦的人。

然而,真正的勇士,卻也正是直面痛苦、向內看的人。

陪伴孩子,亦是療愈你自己。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