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宋朝18個帝王,北宋最後兩個最窩囊,南宋只有一個好皇帝

宋朝是歷史上最富有的一個朝代,經濟、科技、文化藝術和人民的生活水平都達到了一個前所未有的時期,歷十八帝三百二十年,上承五代十國,下啟元明。宋朝這18個帝王都是些什麼樣的人呢,我們來簡單了解下:

宋朝開國皇帝是太祖趙匡胤,祖籍琢州,出生於洛陽夾馬營。父親先後為後唐、後晉、後漢的軍官。趙匡胤起初投奔後漢大將郭威,后因擁立郭威為後周皇帝,被重用為典掌禁軍。周世宗柴榮時,他又因戰功而升任殿前都點檢,掌握了後周的兵權,兼任歸德軍節度使,負責防守汁京。周世宗死後,其子柴宗訓繼位,時僅7歲。趙匡胤和弟趙匡義、幕僚趙普密謀篡奪皇位。

話說趙匡胤奪國的方法,說起來的確不太好聽,不過是欺負人家死了爹和丈夫的孤兒寡母,半真半假地被迫在陳橋發動兵變謀國篡位。因為發跡在宋州,故國號曰「宋」。定都汴梁(今開封),史稱北宋。

太宗趙炅,趙炅本名趙匡義,后因避其兄宋太祖諱改名趙光義,即位后改名炅。太宗比太祖小了足足有十二歲。二十二歲時,參與陳橋兵變,擁立趙匡胤為帝,而後又追隨兄長征戰天下統一四方。太祖駕崩,三十八歲的趙光義登基為帝,是為太宗,在位共二十一年(976-997),五十九歲去世,是宋朝的第二個皇帝。趙光義的上位是否合法一直是個撲朔迷離的問題,燭影斧聲,究竟真相如何,恐怕只有他們兄弟倆才能知道吧。

真宗趙恆是宋太宗第三子,登基前曾被封為韓王、襄王和壽王,997年以太子身份繼位。真宗在位二十五年,雖然晚年迷戀天書造成了朝政的混亂,但是總的來說真宗時期北宋社會經濟日益繁榮,史稱「咸平之治」。不得不說,趙恆他最著名的事迹。就是娶了個名垂千古的老婆,然而生了個被坑得亂七八糟的兒子—狸貓換太子的故事應該算得上名傳千古吧。

仁宗趙禎,初名受益,宋真宗的第六子,生於大中祥符三年(1010),1018年被立為皇太子,賜名趙禎。1023年即帝位,時年十三歲。1063年駕崩於汴梁皇宮,享年五十三歲。在位四十一年,為人寬厚仁慈,施政作風是溫和憐憫。在位時候宋朝面臨官僚及軍隊膨脹的局面,對西夏戰爭屢次失敗,被迫以「歲賜」銀、絹、茶妥協,對遼也以增納歲幣求和。趙禎雖一度推行「慶曆新政」,但未克全功。趙禎是一個仁慈的皇帝,為人君,止於仁。有此足矣。

英宗趙曙,是北宋第五代皇帝,1063-1067年在位,原名宗實,后改名趙曙,乃是太宗曾孫,濮王允讓之子。仁宗無子,英宗幼年被仁宗接人皇宮撫養,賜名為宗實。英宗在位期間,任用改革派舊臣韓琦、歐陽修等人,曾試圖改革終而無果,1067年病逝於宮中福寧殿。英年早逝的宋英宗,曾經為了追贈生父名分,鬧得朝野不安,也許,這就是幼年離開親生父母留下的遺憾和陰影吧。

神宗趙頊,又名仲針,北宋第六代皇帝,推行王安石變法,立志振興北宋王朝,然而操之過急,不得其法,最後以失敗收場。時值西夏梁氏專權國勢日衰,宋神宗欲一舉殲滅西夏。在慶州大破夏軍,然而於永樂城之戰中慘敗,滅夏之舉未竟全功。於元豐八年飲恨而死,享年三十八歲。神宗在位十七年,「不治宮室,不事游幸」,勵精圖治,欲做出一番事業。雖然變法之時,總是搖擺於新舊兩黨,但仍為宋朝的安定發展作出極大貢獻,然後世之人評價「宋政之亂,自神宗始」可嘆也。

哲宗趙煦。宋神宗第六子。原名佣,哲宗九歲登基,由高太后執政。任用司馬光為宰相。廢止熙寧變法。元佑八年(1093)哲宗親政,追貶司馬光,並貶謫蘇軾、蘇轍等舊黨黨人,啟用革新派如章惇、曾布等,恢復王安石變法中的保甲法、免役法、青苗法等,停止與西夏談判,多次出兵討伐西夏,迫使西夏向宋朝乞和。元符三年(1100)病逝於汴梁。哲宗一代,黨爭之勢,已成水火,北宋滅亡的種子,由此種下

徽宗趙佶,宋神宗十一子,哲宗弟。號宣和主人教主道君皇帝、道君太上皇帝。擅長楷、草書,創「瘦金體」;擅畫山水、人物、花鳥、墨竹;擅寫婉約詞。在位二十五年,國亡被俘受折磨而死,終年五十四歲。他是一個優秀的藝術家,卻是一個十足無能的皇帝。

欽宗趙桓,曾名亶、煊,是北宋末代皇帝,宣和七年(1125)十二月,在金兵大舉人侵之際,徽宗禪讓帝位,趙桓被迫即位為欽宗,改次年為靖康元年(1126)。靖康二年(1127),與其父徽宗同被金兵俘虜北去,在位一年零兩個月。紹興二十六年(1156)死於五國城,享年五十七歲。作為皇帝最要命的兩個缺點,優柔寡斷,反覆無常,欽宗一人都佔全了。

宋高宗趙構(1107.6.21—1187.11.9),宋朝第十位皇帝,即宋高宗,字德基,在位35年,南宋開國皇帝,宋徽宗趙佶第九子,宋欽宗趙桓異母弟,母顯仁皇后韋氏。北宋滅亡,宋朝的國運仍然昌盛,靖康之難后,徽欽二帝,連同皇室成員,朝廷重臣,以及宮女樂師都被金人俘虜北上。宋徽宗第九子康王趙構僥倖躲過此劫,在大臣推舉下於應天府(今河南省商丘市)登基,後設南京、紹興為行都,杭州為行在,恢復宋國號,史稱南宋。在位三十六年,被迫讓位后病死,終年八十一歲。趙構遺傳了他爹的藝術細胞,更遺傳了他爹的昏庸和無能。

宋孝宗趙昚 (1127年11月27日―1194年6月28日),初名伯琮,后改名瑗,賜名瑋,字元永,宋太祖七世孫,,由於高宗唯一兒子夭折后無嗣子,於是選太祖趙匡胤的四子趙德芳的六世孫趙昚為嗣。在位二十七年,淳熙十六年(1189)遜位,讓位兒子宋光宗趙惇。作為南宋少有作為的皇帝,孝宗一心想恢復中原,他為岳飛平反,重用主戰派,整頓吏治,為人節儉,於當時創出「乾淳之治」的小康局面。宋孝宗趙昚算是南宋唯一有作為的好皇帝。

光宗趙惇,南宋第三位皇帝,在位五年,享年五十四歲。宋光宗體弱多病,沉溺酒色,無能昏庸,聽信讒言,罷免以辛棄疾為首的主戰派大臣,又任由皇后執政。光宗年間,政治由孝宗時的清明轉向腐敗。而後宋孝宗生病,趙悖既不延醫問葯,也不探望孝宗,至孝宗駕崩,仍拒絕服喪,而後大臣經過太皇太后允許,逼迫光宗退位。

寧宗趙擴,宋光宗被逼退位后,由趙擴繼位,在位三十年,享年五十五歲。在位期間攻金戰敗。嘉定元年與金議和,簽訂嘉定和議。兩國疆界仍如前;嗣後宋以侄事伯父禮事金;增歲幣為銀帛各三十萬,宋納 犒師銀三百萬兩與金。

理宗趙昀,原名趙莒,系趙匡撤次子趙德昭的九世孫。宰相史彌遠矯詔廢太子趙竑,立貴誠,即為宋理宗。既然是由史彌遠矯詔冊立,宋理宗登基前十年朝政一直由史彌遠把持,史彌遠死後理宗才開始親政。親政之初立志中興,採取了罷黜史黨、親擢台諫、澄清吏治、整頓財政等等改革措施,史稱「端平更化」。後期朝政被丁大全、賈似道把持,國勢衰微。1234年南宋聯合蒙古國滅金。1259年,蒙古攻鄂州,宰相賈似道以宋理宗名義向蒙古稱臣,並將長江以北的土地完全割讓給蒙古。

宋度宗趙禥(1240-1274),宋理宗弟嗣榮王趙與丙子,初名孟啟,又名孜、長源,1253年立為皇子,賜名禥,是南宋第六位皇帝,荒淫無能,整日與後宮殯妃飲酒作樂。封賈似道為太師,倍加寵信。咸淳四年(1268),忽必烈包圍襄陽,次年又圍攻樊城。賈似道隱匿不報,也不派兵增援。咸淳九年(1273)正月,樊城被元軍攻破;同年二月,襄陽守將呂文煥在糧盡援絕的情況下獻城投降。咸淳十年(1274)七月,度宗因酒色過度,死於臨安宮中的福寧殿,遺詔由太子趙顯繼位。

宋恭帝趙顯 ,是南宋第七位皇帝,宋度宗次子。宋度宗去世后,四歲的趙顯在奸臣賈似道的扶持下登基做皇帝,是為宋恭帝,年號德佑。由祖母謝太皇太后、母親全太后垂簾聽政。但軍國大權依然在賈似道之手。宋恭帝德佑二年(1276)元軍攻克臨安時,五歲的小皇帝被俘。

宋端宗趙昰,為宋度宗的庶長子、宋恭帝的哥哥,趙昰和母親楊淑妃和弟弟趙昺由國舅楊亮節等護衛,出逃福建,定行都於福州滾浦平山福地,改年號景炎。後於南逃途中落水而染疾去世。

末帝趙昺,為宋度宗幼子。端宗去世后,趙昺登基為帝,改元祥興。宋軍於崖山海戰中被元軍大敗,全軍覆滅,陸秀夫遂背著時年八歲的趙昺跳海而死。

宋代國祚,於此而終。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