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網貸監管趨嚴 合規經營為先

【摘要】 但隨著2016年一系列監管政策的出台,行業發展正逐漸回歸理性,平台選擇主動退出或進行併購整合漸成趨勢。目前,從的監管政策風向上來看,正逐漸完善政府監管和行業自律相結合的混合監管模式。

獲客成本高、盈利難、監管嚴……P2P行業何去何從?

網貸監管趨嚴 合規經營為先

網貸行業在經歷了前幾年的風光發展后,迎來了陣陣涼意。獲客成本高、經營成本高,網貸盈利變成了一件難事。近期,隨著年報的陸續披露,多家網貸平台的2016年財報數據隨之曝光,不管是主動披露還是因為股東發布,該行業的整體情況可見一斑。而隨著監管的進一步趨嚴,網貸行業似乎面臨著行業瓶頸、政策監管的雙重壓力,網貸究竟將何去何從?

P2P增長首次轉負

一半以上是問題平台

網貸行業在經過幾年的發展后,逐漸褪去了「互聯網金融領軍者」的華麗外衣而變成了「且行且珍惜的摸索者」。據浙江大學互聯網金融研究院日前公布的數據顯示,截至2016年2月,全國共有正常運營平台2411家,比2015年減少了713家,而問題平台則有2811家,比2015年增長了1258家。問題平台總量超過了正常運營平台數,而且,正常運營平台增長率在經歷了連續兩年的大幅下滑后,在2016年首次由正轉負,增長率為-22.8%。報告分析稱,這樣的態勢標著網貸行業轉折點的到來。

從地域分佈來看,30省市平台問題率均上升了10%以上,廣東省以515家問題平台的數量超過山東省成為了問題平台最多的省市。從具體業態上來看,校園貸、現金貸等一些細分行業成為了問題平台的重災區,屢屢使得網貸陷入輿論的漩渦。

但隨著2016年一系列監管政策的出台,行業發展正逐漸回歸理性,平台選擇主動退出或進行併購整合漸成趨勢。

獲客成本高 合規成本增加

網貸盈利看似很美 實則很難

一份來自融360的統計分析顯示,網貸平台想要盈利真的不容易。

有報道稱,在獲客成本高企、銀行存管等合規成本也增加的當下,貸款餘額在50億元以上的大中型平台都很難盈利,數千家中小平台想要盈利就更難了。據融360重點監測的平台數據顯示,截至2016年年底,貸款餘額在100億元以上的平台有15家,僅占監測平台數的3%,但這些平台貸款餘額之和佔總貸款餘額的比例則高達53.26%。貸款餘額50億元到100億元的平台有13家,貸款餘額佔比15.49%。

目前,網貸平台的成本費用主要集中在獲客成本和技術開發費用。據融360顯示,某網貸平台的單個借款人線上獲客成本超過了100元。而在出借人方面,成本更加高昂。目前,業內單個註冊用戶的成本普遍都在百元以上,考慮轉化率后的單個出借人獲客成本超千元也不足為奇。高昂的獲客成本成為了一些大型平台追求規模而暫時無法盈利的主因。另外,技術開發、銀行存管等合規成本也佔據了網貸行業成本的一部分。而目前,願意主動披露財務報表數據的網貸平台仍是少數。

併購整合加快

行業格局分化

自2014年起,政府工作報告中就多次把互聯網金融列為重點監管對象之一。2014年、2015年提出「促進互聯網健康發展」,2015年要求「規範發展互聯網金融」,2017年指出要加快改革完善現代金融監管體制,提供金融服務實體經濟效率,實現金融監管全覆蓋。作為互聯網金融代表之一的網貸行業,則首當其衝受到監管的影響。

2016年,網貸行業的格局出現分化,一年間成交量前100平台榜單中就有29家更替,「大魚吃小魚」、「快魚吃慢魚」的併購整合使得行業集中度進一步提高。據悉,截至2016年年底,成交量前100平台總成交量約佔行業成交總量的65%。除成交量集中外,網貸行業在地域上也呈現集中態勢,2016年底前100平台分佈在10個省市中,且有75家平台集中在北上廣。而從行業自律組織來看,成交量前100的平台中已有85家加入了各類協會,協會組織在行業內部、政府和媒體之間的橋樑作用日益凸顯。

監管發展是大趨勢

資源加速流向合規平台

隨著監管的趨嚴,正在經歷陣痛的網貸行業也在為前期野蠻無序的生長過程「還債」,各類風險的爆發或將成為網貸行業一次「刮骨療傷」以及「轉危為機」的重大機遇。

在監管下,銀行存管成為衡量一個平台是否合規的重要指標之一。浙大互聯網金融研究院的報告顯示,由於銀行態度謹慎、存管費用較高以及符合存管資質的銀行數量有限等原因,截至2016年年底僅有150家左右平台宣布與銀行簽訂資金存管協議,但成交量前100的平台中已有46家與銀行正式簽立了存管合同。

目前,從的監管政策風向上來看,正逐漸完善政府監管和行業自律相結合的混合監管模式。從監管成效來看,網貸監管新規的陸續落地並沒有對行業的資金交易規模造成負面影響,而是改變了網貸行業格局和市場結構。模式不請、特點不明、風控不足的平台難以為繼,優質資金和客戶資源加速流向了合規平台。

業內人士指出,在面臨監管的同時,極易在化解舊風險的同時產生新風險,監管部門需密切防範金融產品創新變為產品「異化」。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