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松江農民又上央視啦 這個模式被全國關注

原標題:松江農民又上央視啦 這個模式被全國關注

松江又上央視啦!

7月1日,中央電視台財經頻道《經濟半小時》欄目報道了松江家庭農場。在松江,農民成了「搶手貨」,想當一個家庭農場主,可不是想當就當的,必須要通過競選才能當上。

6個名額六十多人報名

家庭農場主成搶手熱餑餑

2007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要培育現代農業經營主體。松江區開始在全區推行家庭農場,要求常年僱工人數不超過家庭務農人員數量,以保證家庭農場的自耕性質,規模適度經營,防止土地資源過度集中。

松江區鼓勵外出打工的村民把地委託給村委會,再由村裡把地交給本村想種地、能種地的農民,經營家庭農場,條件是每年每畝農場主要給原農戶補償500斤稻穀,這避免了土地租金隨意漲價,導致承包戶撕毀合同甚至棄耕的情況的出現,同時土地不會被挪作他用。

家庭農場推廣之初,松江區每個家庭農場土地面積大概為100至150畝,一年下來,農場主大約有五六萬元的收入,不用背井離鄉,而且收入還能比外出打工高一倍,村民們看在眼裡,對家庭農場的態度也從最初的觀望,到了靠競爭才能上崗。

2014年春天,井凌橋村有6位家庭農場主年滿60歲,按照松江區的規定必須退休,因為想經營家庭農場的人不少,需要為其它村民讓出機會。新的農場主由村民代表投票決定,誰想種地都可以來競爭。一紙通知出來后,6個名額竟然引來了64個人報名。

徐秋連是井凌橋村的一名家庭農場主,直到今天,她回想起當初參加村裡的農場主競選時經歷的激烈競爭,依然記憶猶新, 「我想怎麼這麼難,包這個田60幾個人競爭,要命了。」

松江對於家庭農場主設置了嚴格的准入條件

不是本村村民不行!

沒一點務農經驗的不行!

工作不辭、三心二意的不行!

品行不好、好吃懶做的不行!

條件苛刻,而且都是鄉里鄉親,相互知根知底。第一輪篩選就有40多人被刷了。

最終入圍的19名候選人中,只有徐秋連一位女性。她原本在鎮上的玩具廠承包了一個車間,但是因為家中得變故,為了照顧家庭,使她不得不放棄工作回到村裡,打些散工。家庭農場主的競選,無疑給她提供一個改善經濟條件的好機會。但是她已多年沒有務農,為了讓村民放心把地交到她手裡,她還聘請了自己的姐夫做技術指導。

據徐秋連回憶:「在村民代表投票的前一天晚上,她還在加班加點惡補種田的知識.一直忙到晚上九點,然後又理了一下,腦子記了一下,早上6點多鐘起來,馬上又再鞏固一遍。」

經過自我介紹、競選演講、投票計票,井凌橋村新一輪的家庭農場主誕生了,徐秋連位列其中。

區委副巡視員封堅強表示:誰有能力誰來經營,誰愛惜土地誰來經營,誰把土地種得更好誰來經營。還有一點,誰在這個村裡面,大家老百姓之間更和睦、人情好,這也是一個主要因素。這符合農村鄉里的一種文化,一種鄉情。

現在,徐秋連記得當年自己的競選宣言,也記得村民們對她善意的支持,她卯足了勁干,現在的她,巾幗不讓鬚眉,已經是村裡有名的種田能手了。

徐秋連表示,當時第一年產量就不得了,1280斤稻穀。結束了之後全家到北京旅遊了一趟。

因為有力的技術支持,徐秋連這樣的家庭農場主們操心少了,體力省了,收入反而增加了。2016年松江全區966戶家庭農場,佔全區糧田面積的95%,戶均經營面積143.3畝。水稻畝產585公斤,比推行家庭農場前增34公斤,糧食生產實現持續豐收,家庭農場戶均收入也從2007年的5-6萬元左右逐年提高,2016年達到12萬元左右。

城市白領變身家庭農場主

專業、敬業還體面

多年來,松江的家庭農場,讓徐秋連這樣的農場主們增產又增收,越干越有勁。從沒人種地到搶著種地,松江的家庭農場蹚出了一條康庄大道。事實上,當地的家庭農場在經營中還出現了更多的新鮮事,農民成了一份體面的職業,還有都市白領搖身變農場主的。

8年前,70后的沈萬英辭去了在城區的工作,從父親手裡接管了家庭農場。每天早上,她都像在城裡做人力管理工作時一樣,把自己悉心打扮一番。只不過她現在管理的對象不再是人,而是197畝水稻田。

目前,沈萬英種的這70多畝早熟品種,趕在國慶節前就能上市,城裡人喜歡吃新米,為了嘗鮮,願意花上比常規品種高几倍的價錢。

同樣是種田為生,父輩算的是稻穀的價格,沈萬英算的卻是大米的價格。她註冊了一個合作社,把稻穀加工成大米,米價比稻穀價高了好幾倍,不過沈萬英卻一點不愁賣,加上放養在稻田裡的家禽和附近承包的果園,都能通過手機上的萬英生態農場賣出去。同樣是這個家庭農場,8前年父親退休時的純收入只有三萬多元,但沈萬英接手后,經過8年的經營,這個數字變成了30萬。

因為沈萬英對家庭農場管理有方,2014年,村裡與她再次簽訂承包合同時,年限從以前的3年變成了10年,這也是松江區對優秀家庭農場主的獎勵措施之一。而合同年限的延長,無疑為沈萬英的雄心提供了一個更為堅實的舞台。

在沈萬英眼裡,當年辭職來接替父親經營家庭農場,不過就是換了一個職業,隨著農田基礎建設的完善和機械化程度的不斷提高,自己憑著專業的技能和敬業的精神,一樣會贏得體面的生活。

沈萬英表示,今後的農民全部是像我這樣子的,精緻的著裝、開著車子。下田的時候像一個農夫,但是這個農夫不像以前的農夫,他也是講究生活品質的,他也是很時尚的。

今後誰來種地是許多農村地區面臨的現實問題。造成農村勞動力缺失的主要原因有兩個:一是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不少農民更嚮往城市的生活,二是農村人多地少農業比較效益差,說的通俗一點就是城裡掙得多,村裡掙得少。解決這個問題,關鍵是要提高土地對農民的吸引力。

松江沒有單純依靠補貼而是更多地通過獎勵政策調動農民的積極性,另外,松江一方面適度提高土地的集中度同時又限定家庭農場經營者的身份和經營規模,切實保證農民受益。在松江,農民和土地成了人見人愛的「香餑餑」,而這一切都是制度創新帶來的紅利。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