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六小齡童章金萊:一生做好一件事

百年前,春日原野上,章家曾祖就在民間扮演美猴王了,漸漸將田間地頭的猴戲演到了十里洋場的大舞台。在上海老閘戲院,南猴王六齡童讓自己的11個孩子,都上台演過小猴。

百年後,春節舞台上,揮著金箍棒的美猴王六小齡童把猴戲耍到了紐約時代廣場。一條45秒「猴年賀歲」視頻短片,將經典重現,把回憶復刻,中華文化點亮了彤紅的帝國大廈。

孫悟空,的美猴王——他樂觀向上,他永不言敗,他真善又美。一個望遠的動作、一個拿棒的姿勢、一個生氣的表情……孫悟空,雖是一個高度凝練的藝術形象,但其精神卻蘊含在華夏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土壤里。

明朝白話小說《西遊記》中的孫悟空,是人心中的超級英雄。而把悟空變成活生生形象的,是清末民初的戲曲,楊小樓、蓋叫天、六齡童、李萬春等人戴著雉雞翎,眨著火眼金睛,在台上翻打撲跌,把猴戲唱成了一個獨特的流派。

春天是濃濃的思念。我們常會想念那些曾經的美猴王,他的容顏,他的言語,他的目光。鄉間草台上芳香或精緻的氣息,都曾給予過百姓些許的溫暖、感動,所以記得。

事實上,人對章家的故事並不陌生。一出紹劇《大鬧天宮》,一部電影《孫悟空三打白骨精》,一部電視連續劇《西遊記》,這些曾經的故事,跨越世紀仍鮮活如初。

了不起!一出猴戲救活一個紹劇劇種。一部電影讓偉人留下筆墨:「金猴奮起千鈞棒,玉宇澄清萬里埃。」一部電視連續劇,閃亮了數億萬中外觀眾的眼。

盛妝而吉祥的丙申猴年,給美猴王的觀眾以溫馨,給跋涉的美猴王以希冀。

都看見了,那張在網路瘋轉的照片:56歲的六小齡童匍匐於台側良久等候上場,敬業之心,讓人動容。

「晚會也好,作品也罷,你需要有凌雲志,也要有腳下根。」網友們百萬條留言:美哭了,為六小齡童點贊。

孫悟空,是六小齡童一生的高峰——多少個春夏秋冬,多少的風風雨雨。就在30年前拍攝《西遊記》時,六小齡童吃的是雪泡饃,渾身都是泥和草根,外景地沒有水,地上撒了馬尿往臉上糊。孫悟空和六小齡童是融在一起的。

雖然,上世紀90年代的《大話西遊》,少了點神性,多了點搞笑,顛覆了人們以往對孫悟空的認知;雖然,這些年IP風刮遍了大江南北,由孫悟空衍生而來的IP產品多到無法列舉。他被人們裝在手機里的遊戲,被幻化成各類的文創產品,他變成了大學教授管理學的特殊案例……

但是,回過頭來,我們還是更喜歡六小齡童扮演的孫悟空,因為經典就是經典。人們常說,一千個觀眾心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但是對觀眾來說,一萬個人心中可能只有他這一個美猴王。別人演,人們會評論「像不像」,唯獨對他,人們認為,他就是孫悟空!

用六小齡童的話就是,「演孫悟空就是我的命」。他用靈巧大手高擎金箍棒,用滿腔熱情筋斗雲翻,跋山、涉水、經風、沐雨,帶著西天取經的勇氣遠征,不讓生命在下一個火焰山熄滅。

他曾說,我們每個人都是西天取經的行者,要歷經人生的九九八十一難,苦練七十二變才能笑對八十一難。孫悟空壓在五行山的時候,看似最難的節點,恰恰是最大的希望。

煦煦詩意,亘古如斯。江南美猴王一生所做的,都是為了猴戲的付出。一個人一生做好、做精一件事,就非常了不起了。

新年是咚咚奮進的鼓點。伴隨著一場瑞雪一場春雨,嶄新的丙申年人們有無限期待:下一個猴年,美猴王六小齡童就69歲了。只要大眾百姓願意看,他當然會堅持,老爸六齡童不就演到了80多歲!

你看,從戲里的花果山下來,美猴王幾乎年年環遊世界。帶著孫悟空的故事,六小齡童走進了國內外幾百所校園講演,場場爆滿——名副其實地又講又演,讓更多的中外青年對「西遊文化」產生興趣——孩子更應該有一個像美國迪士尼那樣的主題樂園,甚至建到紐約、巴黎和倫敦去。

猴戲藝術,不僅屬於章氏家族,更屬於,屬於全人類。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