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養殖技術:春季魚种放養技術

一、清池消毒

開春后,剷除池邊四周雜草,清除池底過多淤泥,保留淤泥10~15厘米,曝晒池底數日,以加速有機物的轉化。於魚種放養前15~20天,使用生石灰或漂白粉干法消毒,用量分別為75~100公斤∕畝和5公斤∕畝,以殺滅病原菌及野雜魚等敵害生物。

二、施肥追肥

待消毒藥性消失后,於放苗前7~10天,開始投施用2.5%的過磷酸鈣(有效磷含量:16%)堆漚發酵好的雞糞、豬糞、牛糞等畜禽糞肥,施肥量為200~300公斤∕畝,然後向池內注水至80~100厘米,以培育浮游生物,為日後放養入池的魚種提供適口的天然生物餌料。生物餌料營養豐富,適口性好,可提高魚种放養成活率和加快生長。以後每隔10~15天再追施1次氨基酸肥水素(主要成分: 氨基酸、動植物蛋白、多種微量元素、多種維生素),追肥量為1.0~1.5公斤/畝,以滿足浮游生物的營養需求,增加其繁殖速度和密度。

三、放養模式

為了充分發揮魚類的互惠互利作用,提高水體生產力,增加養殖產量和經濟效益,應堅持突出主養,科學配養的原則,實行多品種合理混養的高效養殖模式。一般主養魚佔70%~80%,混養魚佔20%~30%,吃食性魚類與濾食性魚類的比例為4:1左右。當主養魚確定之後,混養魚應視對主養魚的影響大小而定,食性相近或相同的魚應盡量不搭配或少搭配。一般水草豐盛的塘口,以草、鯿為主養魚,鯽、鰱、鱅為配養魚;水質肥沃的塘口,以鰱、鱅為主養魚、鯽、鯿為配養魚;螺、蜆多的塘口,以青、鯉為主養魚,鯿、鰱 、鱅為配養魚。

四、魚种放養

放養魚種的質量要求是:規格整齊,體質健壯,肌肉豐滿,色澤鮮明,游泳活潑,溯水力強,鱗片和鰭條完整,無傷、無蟲、無病。應盡量增加大規格魚種的放養比例,以求達到早養成,早上市,早見效的理想養殖效果。放養密度應根據水源條件、增氧設備、規格大小、養殖技術和往年經驗等情況綜合考慮,做到科學、合理。魚种放養前需用3%~5%的食鹽溶液或15毫克/升的高錳酸鉀溶液浸洗消毒10~15分鐘,以殺滅體表細菌及寄生蟲。選擇晴暖天氣的中午放養,先放主養魚種,混養魚種於主養魚種入池半個月後放養。

五、餌料投喂

一般魚種入池2~3天後,已基本適應新的生活環境,當水溫達到8℃以上時,即可開始投喂配合飼料。在池塘北岸中部搭建投飼台、安裝投飼機、設置食場,實行「五定」投喂管理,即:在避風向陽處安裝投餌機,設置食場,實行定點投喂;於每天上午9:00~10:00和下午3:00~4:00各投餌1次,實行定時投喂;投喂新鮮,營養豐富的餌料,不投餵過期變質的餌料,實行定質投喂;根據天氣、水溫、水質和池魚的攝食生長情況合理確定投喂量,實行定量投喂,日投喂量從魚體總重量的1%遞增至3%;由專職養殖人員負責飼料投喂工作。對主養草食性魚類的塘口,可適量投喂部分鮮嫩青菜葉、鮮嫩草等青飼料,對主養肉食性魚類的塘口,可適量投喂部分鮮活螺、蜆等動物性餌料,以增強魚種體質,提高成活率。

六、日常管理

一是加強巡塘。每天早、晚清晨日出前後和傍晚日落時分各巡塘1次,觀察池魚的攝食、生長、發病及水質變化等情況,發現問題,及時處理。二是調節透明度。每10天左右加水1次,每次加水10~15厘米,將水位穩定在1米左右,保持池水透明度在30厘米左右。三是調節pH值。當pH值低於7.5時,全池潑灑生石灰,用量為10公斤/畝·米左右;當pH值高於8.5時,全池潑灑pH值降解劑(主要成份:植物多糖、酶、pH值降解因子等),用量為150~200克/畝·米。四是適時增氧。適時開啟增氧機增氧,保持池水溶解氧在5毫克/升以上。五是魚病防治。春季水溫升高,養殖動物發病幾率增加,應積極做好魚病防治工作,做到早發現、早預防、早防治、早見效,儘可能將魚病消滅在「萌發」狀態,將損失降至最低。六是填寫塘口記錄。認真記載好魚種放養時間、品種、規格、數量及來源等,為日後的生產管理提供必備的參考數據。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