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雙流民間剪紙藝術家用剪紙藝術書寫「農事筆記」

一個人能夠持續40年熱愛一件事情很不容易,他一定是發現了其中的樂趣或者魅力。一個人對一件事情的熱愛其實不需要很多條件,只需要執著,執著就能改變一切,包括自己。他有別於常人的,是把自己所有見過的、經歷過的,剪出來,刻出來,作為自己生活的證據。

他叫陳世雲,雙流的一位普通農民。他愛好多年的剪紙,如今被人稱為非物質文化遺產,他也因此走到了時代的聚光燈下。

陳世雲出生於雙流的普通農家,祖傳的基因與藝術二字幾乎搭不上邊,只因早年的一次偶然經歷,便深深愛上,一發不可收拾。40年間,他由笨拙捉刀,到自由運筆,創作剪紙作品上千件,其中的甘苦唯有自知。2007年9月,陳世雲的剪紙被申報列入雙流縣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這是一個普通農民對地方文化作出的重要貢獻。

很多年來,雙流的山川地貌、風景名勝幾乎就是他的全部世界。他始終覺得,外面雖好,但鄉土最親。張口就來的一年24個節氣,幾乎融入了陳世雲的血液里。而根據節氣進行的農事活動,則是他源源不絕的創作素材。他的這類作品,被稱為「農事筆記」又未嘗不可?

對於老舊的風尚和習俗,無論體驗與回味,都有一種少有的溫和。雖然許多民俗如今已不見蹤跡,但在陳世雲的作品里,它們仍然生動如初。恍若一見,與其說有隔世之感,不如說是驚艷相逢。

陳世雲的作品大致可分為風物、農事、民俗、記憶等類,筆者認為,尤以農事和記憶兩部分最為精彩。對於一個在農村長大、生活的人,農事與記憶是不可分割的,尤其是在改革開放以前,農事幾乎就是記憶的全部。但仔細觀察,兩部分也各有特點。

農事部分似乎偏重於「宏大敘事」,從播種到收穫,一條主線貫穿到底。諸如撒穀子、插秧、割麥、交公糧等場景,連環畫般出現在眼前,在農事離現代人日益遠去的今天,這些剪紙作品除了帶給人恍若昨日的感覺,更具有不可替代的史料作用。

記憶部分則偏重於童年生活,昔日農村孩子的趣味點滴在陳世雲作品里栩栩如生。如逮黃鱔、戽凼凼魚、划甘蔗、打蛇抱蛋等作品,非常生動地表現了在物質文化極度貧乏的時代,農村孩子以大自然為玩具、在綠水青山中玩耍的童年歲月。當然,農村孩子也不完全無憂無慮,他們絕大多數要參加如割豬草、打柴、撿狗屎等力所能及的勞動,幾乎從五六歲開始,就會融入農事生活。所以,關於這一部分的作品不僅豐富,也最多趣味。

往事如煙,歲月如歌,與許多人感嘆既往不同,陳世雲剪刀之下的童年,充滿了人間煙火,柴米油鹽。少迷茫,多艱辛,還有現在的孩子沒法想象的鄉間童趣。拙樸刀法下不經意的童年時光,成了很多人今天拈鬚一笑的理由。

陳世雲的作品題材豐富、技法質樸。沒有接受過專業訓練的他,也沒有更多的框框套套,因而有了更大的創作自由空間,他的作品大多來自「有感而發」,一些作品儘管略顯粗糙,但看得出他的不懈努力與摸索的苦心。

值得一說的是,近年來陳世雲先後在一些大學、中學、國小、老年大學、特殊學校及鄉鎮傳授剪紙技藝,這無疑是一個普通農民對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的自覺,也是值得人們敬重之處。(曾鳴)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