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異形:契約》:整部電影就像一枚被冷藏的異形胚胎

▲ 異形:契約 Alien: Covenant (2017)

電影《異形:契約》(以下簡稱《契約》)的開篇,將要成為主角的一個仿生人和他的創造者同處在一個極為簡練的空間中,作為創造者的「人」和他的創造物之間的關係,構成這個封閉空間里的戲劇主題。

這個開場預設了之後整部影片展開的闡釋。然而導演雷德利·斯科特在這部作品中流露了一種情感上的緊迫感,他希望能夠接近終極的告白,結果卻是這部作品又一次陷入延宕之中,在快速簡練的劇情推動中,最終題旨的呈現仍沒有明確的眉目。《契約》成了一個階段性的過渡,觀眾不得不把期待延續到這個系列的下一部作品中。於是,這部電影的情節設計超越了主題的醞釀,也超越了對一個奇觀世界的建構需求。為了應付「承上啟下」的劇情需要,《普羅米修斯》沒有給當年最初的那部《異形》一個明確交代,現在,導演在《契約》中再一次延遲了核心的思考,使得整部電影就像故事裡那枚被冷藏的異形胚胎,危機在醞釀中,我們卻不知它什麼時候、以什麼樣的方式徹底爆發。

把《異形》《普羅米修斯》和《契約》這幾部電影關聯起來,我們不難意識到,導演斯科特構想的這出太空歌劇,指向人類和人工智慧的困境。這是一個創造者和創造物之間的終極命題,創造物終將反噬創造者,在故事裡,外星系的「巨人族工程師」創造了人類,人類創造了仿生人,最終,仿生人超越人類並且背叛了人類,仿生人甚至越過人類、向「工程師」復仇。在這條創造和被創造的鏈條上,仿生人和人類有著相似的命運軌跡,創造物都在挑戰「不可抵抗」的創造者,在對抗和反叛中尋找自我革新的目標。

在《契約》中,只有生存本能的異形,以及被剝除了感受能力的所謂「升級換代版」仿生人沃爾特,共同構成悲傷的隱喻:無論人類還是循環鏈上高一等級的「工程師」,創造者總在訴求能力上超越自我、而精神上絕對忠誠的創造物,人工智慧和孩子是殊途同歸的,遙遠星球上的黑暗洞穴本質上是一個子宮。在世俗日常中,有朋友在閑聊時說起,父母對孩子的愛是無私的。我說,那是因為孩子暫時還是無條件地依附於父母。人類面對人工智慧呢?何嘗不是這樣。異形是不再依附人類的文明體,它們的能力超越了人類,並且蔑視人類。在孤獨星球上進行異形生物實驗的仿生人大衛,毫無疑問地挑釁了人類和更高等級的創造者,而「高人一等」的異形更是能輕易地屠戮人類,也就是說,創造物完全地凌駕了創造者——這就觸及「人」作為主體思考的根本困境。

然而這個層面的思考沒能在《契約》這部影片中達成。《契約》用了大量篇幅構建人類群體內部的關係——發生在人與人之間的恐懼、背叛、疏遠、渴望……這些矛盾且哀婉的情感。人際的情感世界對應不了異形來襲的集體恐懼,只能對應著人類實現太空殖民后的「旅途」,這仍然是「人間」的故事,異形的存在和出現是航程中的意外,人和異形的戲劇從沒有機會正面展開。在這個意義上,人類面對未來的「無措」,以及未來到來時,文明演進造成的密閉局面下的「對抗」,都是《契約》中來不及被深究的主題。截至目前的三部由斯科特導演的「異形」題材電影中,既沒有正面強攻「工程師」和人的契約,也沒有明確人和仿生人、仿生人和異形、人和異形這些創造者和創造物兩兩之間的「契約」。於是,我們還是在「自我」的世界里生產影像。

在暗黑的洞穴里,大衛朗誦了雪萊的那首《奧茲曼斯迪亞斯》:「看我的蓋世功績,天神也無法比擬!」當大衛以沃爾特的身份登上飛船,在太空的寂靜中,他放了一支《眾神的黃昏》:「眾神之末日,烈火延燒英靈殿。」這兩個段落或許是明確的示意:在告別古典的時刻,人類駛向未來,而「異形」是駛向未來航程中的古典命題(作者為北京電影學院教授)

*文匯獨家稿件,轉載請註明出處。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