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聆聽古絲路上遠去的駝鈴聲——從「阿拉伯之路」展回望沙特的歷史歲月

綿延千年的古絲綢之路,不僅匯聚了亞、非、歐三大洲的貨物貿易和人員往來,也為不同文化的交流互鑒提供了廣闊平台。在人類文化歷史的長河中,這條瑰麗的「絲路」,曾迸發出璀璨耀眼的火花,也留下了唯美動人的傳說。

今天,在共建「一帶一路」的宏大背景下,這些極具歷史和文化底蘊的古老國度,正以鮮活和明麗的姿態,連接起中阿間廣泛的人文交流,鳴奏出曼妙悠揚的和諧樂章。

一名觀眾在欣賞「阿拉伯之路」展上的精緻展品。人民視覺

公元前3千紀晚期的蛇紋錐形瓶,現藏沙烏地國家博物館。資料圖片

沙烏地國家博物館館藏的人形石碑,距今約6000年。資料圖片

公元1世紀的金面具,出土於泰伊城外一座大型王室墓葬,現藏沙烏地國家博物館。資料圖片

沙烏地國王大學考古系收藏的刻銘銅板,出土於瓦德神廟。資料圖片

與聲名顯赫、光彩熠熠的世界著名博物館藏品相比,來自沙烏地阿拉伯的出土文物,或許有點不那麼引人注目。不過,即使與國家博物館舉行的「大英博物館100件——文物中的世界史」「盧浮宮的創想——盧浮宮與館藏珍品見證法國歷史八百年」兩個特展「同框」,「阿拉伯之路——沙烏地出土文物展」,依然很不一般。

3月16日下午,國家主席習近平與沙烏地國王薩勒曼一起,來到了這個展覽。兩位元首共同乘坐電瓶車參觀展覽,這給現場講解員、來自國家博物館的翟勝利留下了深刻印象。他回憶說,當講解到克爾白大門和出土於沙烏地的古瓷器碎片等展品時,兩位領導人表現出了濃厚興趣。

2016年12月20日,當這個展覽正式開幕時,沙烏地阿拉伯駐華大使圖爾基·艾勒馬迪,以及駐沙烏地阿拉伯大使李華新,分別發來了熱情洋溢的致辭。

3個月來, 超過4萬人次的觀眾走近這個展覽,他們在微博上、朋友圈裡曬起文物展品照片,抒寫觀展感受。出土文物中的許多人形石碑,也被稱為文物「表情包」和可愛「呆萌臉」,迅速在網民中走紅。

有網友在觀看「阿拉伯之路」展后,寫下一首《足跡》,其中有這樣幾句詩:一塊塊阿拉伯文的墓碑、銘文/一個個栩栩如生的石雕頭像/凝視著當今這個世界/試圖要告訴我們1000多年前他們的想法/阿拉伯的香料、橡膠/的陶瓷、絲綢/留在了穆斯林的朝聖之路上/也留在了東方的絲綢之路間。

「阿拉伯之路」,用這樣一種特別方式,將遙遠的神秘古國帶進,也讓國人走近了它,打開「一帶一路」上這個與有著千絲萬縷聯繫的古國。

「恰逢其時」的展覽

作為沙烏地阿拉伯最重要的古代文化展覽,「阿拉伯之路——沙烏地出土文物展」曾先後巡展於法國、西班牙、俄羅斯、德國、美國等國的著名博物館,吸引了超過400萬人次參觀。此次,是到的首展。

「本次展覽是在和沙烏地建立全面戰略夥伴關係的背景下舉辦的。兩國各領域合作得到進一步深化,不僅限於經濟和商業合作,還擴大到文化合作。」圖爾基大使的這番表述,提供了一個景深。

李華新大使也用「恰逢其時」四個字,來描述此次展覽的意義。

2016年1月,國家主席習近平對沙烏地阿拉伯進行國事訪問。其間,雙方簽署了一系列重要協議,共同宣布建立中沙全面戰略夥伴關係。雙方同意推動文明對話,加強不同宗教和不同文化之間的包容互鑒,擴大兩國在文化、教育、新聞、衛生、科研、旅遊等領域的交流與合作。

「對許多人來說,沙烏地或許仍然帶有天方夜譚般的神秘。」李華新大使在致辭中說,「我相信,這次展覽中豐富而精美的展品,必將增進觀眾對沙烏地悠久歷史和古老文物的了解。」

最早「發現」阿拉伯半島古代歷史的,或許是阿拉伯的詩人們。他們的詩句中往往記錄著古老的廢墟或遺址。從20世紀60年代開始,沙烏地在阿拉伯半島開展了廣泛的考古調查和發掘工作,一批批重要的考古發現由此從沙漠荒丘中揭示出來,一件件珍貴的古代遺產得以重見天日。

此次展出的466件(組)考古與文化遺物,均來自沙烏地阿拉伯15個博物館的珍藏,是過去40年間沙烏地阿拉伯考古調查、發掘工作的重要成果,文物的時代跨度,自100萬年前的石器時代開始,經史前時期、前伊斯蘭時期、伊斯蘭時期,直至近現代沙烏地王國的誕生。

「大量文物出土於歷代絲綢之路、香料之路、朝聖之路沿線,它們是阿拉伯本土文化與半島內外的東、西方文化之間發生交流和互動的重要物證。」翟勝利介紹說。

被「顛覆」的認知

網友St-Seraphin在微博上寫道:「其實遠在東方的我們並不是十分了解那片沙漠和其所孕育的文明。」 這是他觀展后的感嘆。

在阿拉伯語中,「沙烏地」的詞源是「幸福」 ,「阿拉伯」是「逐水草而居的人」。對許多人來說,人們對這片「幸福」地方的想象,或是「富得流油」,或停留在《一千零一夜》帶來的神秘中。

「近年來,很少有考古發現,能像『阿拉伯之路——沙烏地出土文物展』展示的文物一樣,顛覆人們對於一個地區古代歷史的認識。」這是展覽「前言」的第一句話。

被「顛覆」的,首先是阿拉伯地區的環境。「以前,一提沙烏地,我的第一印象就是沙漠。看完展覽,我發現這是一個非常具有智慧的民族。」沙烏地某駐華機構員工王凱就感覺很意外。不少觀眾也笑稱,原來我們知道的,可能是一個「假的阿拉伯」。

2012年,牛津大學在沙烏地阿拉伯啟動了古沙漠項目,研究半島氣候變遷。科學家說,有充分的古生物學與考古學證據支持這個半島上曾經存在過哺乳動物!整個史前時期,阿拉伯半島的氣候遠比今天濕潤,完全是一個綠色的阿拉伯,河流縱橫,湖泊遍布,人口得以散布與擴張,這使得它成為連接非洲與亞歐大陸的關鍵樞紐。

這個判斷,與此次展覽中的考古學家發現的大量舊時器時代遺存正好對應。

在展覽的「史前時期的考古發現」中,有件石馬殘片。有考古學家認為,這匹馬的肩部突脊裝飾其實是早期的韁繩,是馬被馴化的證據之一。此前的普遍說法認為,馬的馴化起源於大約6000年前的歐亞大陸草原。這一文物的出土,很可能會改變人們對於馬的馴化歷史的認識。

阿里·易卜拉欣·哈班教授長期從事沙烏地阿拉伯考古與文化遺產保護研究,在3月16日下午中沙兩國元首參觀「阿拉伯之路」展時,他是另一名講解員。他曾在「國博講堂」做過《沙烏地王國的古代文明》專題演講。他告訴上百位聽眾,在考古學家的努力之下,越來越多重要的考古發現被揭示出來,「但人們對阿拉伯半島地區的了解和探求才剛剛開始。」

確實如此。走進展廳,那栩栩如生的人形石碑,無聲地講述著古阿拉伯人的宗教儀式場景;出土於歐拉泰馬的陶器和銘文,生動地展示著獨具特色的語言和藝術魅力;瑪甸沙勒香爐和格拉的隨葬金飾,述說著曾經的繁榮景象;精美的拉巴哈玻璃燒瓶,象徵著朝聖之路上的貿易不斷。如果說,卡耶特·法奧雕像和壁畫,反映了兼收並蓄的風格,那麼塔魯特島的綠泥石容器,則呈現出開放包容的氣質……用王凱的話說,真是「開了眼」,「展出的文物有著強烈的地域特色,這恰恰體現了沙烏地地處絲綢之路中端、位於東西方文明交匯地帶獨特的文化區位。」

穿越千年的「絲路」

參觀完「阿拉伯之路」,網友賈文忠在微博上寫道:「『一帶一路』的很多文物與有千絲萬縷的聯繫,在這些文物中能看到的影子。文化是互通的。」

中沙之間雖然遠隔萬水千山,但自古以來,著名的絲綢之路就將雙方連接在一起。值得一提的是,公元15世紀鄭和率大型船隊曾七下西洋併到訪阿拉伯半島。從策展人那裡了解到,為了做好在的首秀,沙烏地方面特意增添了100多件反映海上絲綢之路的文物,包括一些精美陶瓷。

關於古絲綢之路,我們並不陌生。而此次「阿拉伯之路」展中那條由出土文物敘述的「香料之路」,讓我們又聽到了那條商貿之路上的駝鈴迴響。

在古代,阿拉伯半島南部是世界上唯一的乳香、沒(音同「莫」)葯種植地和貿易區。隨著香料產業的發展,錯綜複雜的貿易網路開始興起,香料之路應運而生,沿途之上的綠洲、城鎮、驛站也隨之興起。

與此同時,來自域外乃至印度、或其它遠東國家的奢侈品貿易也絡繹不絕。公元7世紀,伊斯蘭時期開始后,麥加成為伊斯蘭世界的宗教中心和精神聖地,曾經的香料之路逐漸被始自敘利亞、埃及、伊拉克、波斯等地的麥加朝聖之路所取代。

1988年夏季,沙烏地考古學家在泰伊城外發現了一座大型王室墓葬,可追溯至公元1世紀。墓主人為一名年輕女孩,墓床的支腳被做成穿著典型希臘服飾的女性形象。同墓出土的隨葬品還包括普遍見於希臘墓葬的金面具和金手套。考古學家說,這表明泰伊地區的居民曾經與地中海區域保持著密切商業往來。

與海上絲綢之路的開通大約同期,公元前1世紀,來自阿拉伯的船隻已經到達的南部地區,而的商人也已經到達阿拉伯半島南部紅海東海岸。除阿拉伯半島外,東南亞各地也大量出產香料,與東南亞及阿拉伯半島香料貿易的加強,也促進了當時海上「絲綢之路」的發展。陶瓷、香料、橡膠、絲綢等商品貿易在與阿拉伯之間就此展開。

阿里·易卜拉欣·哈班教授在演講時說:「文化間的交流時有發生,有時持續不斷並跨度廣遠。交流為彼此帶來了文化面貌的變化、技術方法的轉變和源源不斷的創新動力。」

是的,正是通過不斷的文化交流,人們才能穿越古今,找到打開彼此的文化方式,一起走向那條和平、繁榮之路。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