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營地教育受追捧,你需要了解在戶外開展教育活動的正確姿勢

近兩年來,戶外教育一詞在越來越頻繁的被提到,但是很多人都不能、也無法真正的理解它。它到底是什麼?戶外拓展訓練?荒野求生?都不完全是,他們都是戶外教育的一些小分支,或是展現形式。尤其是純走形式的拓展訓練,和純以技能傳授為主的野外生存訓練,更只是尚未深刻理解戶外教育而做的初步嘗試。作者作為留學北歐的戶外教育碩士,用親身經歷,為你揭開戶外教育的神秘面紗。

戶外≠野外

戶外教育一定要翻山越嶺,驅車幾小時到郊區才可以么?戶外教育一定要花大價錢置辦裝備么?戶外教育真的那麼遙不可及么?

其實,戶外教育就在生活中,強調的是實踐探索和感知教育,強調的是基於真正還原的環境,去體驗和反思。就像毛主席在《實踐論》中就提到過的,「你要知道梨子的滋味......親口吃一吃」。這裡我要加上一句「更全面的認識梨子,還要親自聞一聞、摸一摸」。物理課上講了那麼多高深的原理,為什麼還有人因為騎腳踏車,只捏了前閘而摔倒?生物課上展示了那麼多現象,為什麼有博士生連韭菜跟草都分不出來?數學課上都學到了微積分,可是在路程上沒有一點觀念,1km到底有多遠?設計理念學到了研究所,工作后的設計作品一次次被否定,理論和現實的差距怎麼那麼大?有一次我和朋友開玩笑說,如果現在的我被拐走了,逃生幾率都要比學戶外教育之前大一些。所以說,戶外教育旨在遠離單純的書本課堂

一手知識 VS 二手知識

實踐探索和感知教育,讓學生直接獲得一手知識,而非書本上別人告訴你的二手知識。別人的總結,加上自己的理解和基於所有感官的感觸,經過反思等一些老師的引導過程,才能最終有效地轉變為自己的知識,並且能更好地運用和結合。書上說木頭可以生火,實際上一場大雨就能讓你生不了火吃不上飯,如何解決呢?這些就是在戶外課堂中學生可以探索的。無論學歷再高,所有的知識都將回歸社會,用於生活。脫離了生活的知識,終將讓人碰壁。從生活中去學,才能更好的應用於生活。

戶外教育為什麼在大自然中最好

大自然是人類最原始、最豐富、最真實的生活環境,自然給人類提供的其實也比大家想象中的多。很多國際學者研究得出,自然環境可以讓學生更放鬆、更集中注意力、動力更大等。只是現在人們的生活已經遠離了自然,人造事物比比皆是,所以談到戶外教育,人們普遍第一反應,就是很麻煩的事情,因為自然很遙遠,自然很危險。所以大家覺得,要想真學些知識,還是讀書、上學讀課本來的快、又安全。戶外教育能讓孩子學的知識太有限,不能幫他們考大學。可書本上的量大質不高,學生學習缺少自身動力、缺少主動性、缺少探索性,就連大多數人在找工作時,都不能物盡其用地去找,自覺已經努力到家,其實10條路里有8條壓根沒看見。更不要提在工作中,適應力、主觀能動性和創造力匱乏的程度。

在瑞典的戶外教育課堂中,90%以上都是戶外授課,包括校園、公園、自然山林、農場、採石場、採礦場、少數民族部落、兒童文學作家故鄉、滑雪場等等。無論颳風下雨,天寒地凍,我們親自感受著大自然賦予的一切。該做的活動、討論的問題、表演的小品劇,都照常進行。一種從未有過的親切感油然而生,伴隨著愈發明顯的感受——人類是如此渺小。這種感受並非卑微,反而使我逐漸放下很多枷鎖,打破陳規地去思考。通過多樣的教學方法、多樣的活動,使我有機會去觀察很多瞬間的行為。培養了我細緻觀察的習慣,這種戲劇化的手法正是成就了我換位思考、認識自己、理解他人、善於將過去和今天甚至未來聯繫起來——反思等的種種能力。

當然我還要告訴您,我獲得的「財富」遠遠多於此,可就單單上面這一小段都來之不易。這絕對是一個量到質的飛躍。開始的我們,常常抱怨各種辛苦勞累做不到。在掌握了很多如保暖、生存等的實用技能后,才開始越來越多的投入。嚴寒可以忽略、澡可以不洗、蘋果可以直接啃、食物藏了用火消一下毒,等等。重點是,我們是否開心,大家合作是否順利,目標是否完成。

大自然的神奇是所有現代文明和高科技都無法給予的。所以如果你說,所謂的戶外教育,不過是把課堂里的事放到自然中而已,我會堅定地say NO!自然和生活是無法複製的美麗、寧靜、熾烈而又令人心生畏懼。在這種多樣的環境中,就算是進行了相同的體驗,感受也大不相同。經過這樣洗禮的我,才能在返回人類社會時,勇於挑戰、卻心存敬畏跟感恩,也才會有想得到就必須200%付出努力的精神。

戶外教育 VS 傳統教育

戶外教育跟傳統教育並非黑白關係,也不能是兩個極端,只能是互補、相互推進的關係。

現在的孩子要應試,無人能逃。由於政府的支持,戶外教育已經開始進校。但教育改革不是一朝可見的,況且就連國外也沒研究透戶外教育和傳統教育最佳的過渡銜接方式,因此國內的執行範圍和力度也都不大。但研究已經表明,經常接觸戶外教育,學生在校內的學習態度會變得更積極、更深度,在跨學科、跨領域方面可以更好的自我結合,反思性強,批判性強,是提高綜合素質的一劑良藥。

本文來自投稿,作者王玥,楊梅客教育營運營主管。瑞典林雪萍大學戶外環境教育和戶外生活碩士。曾經的瑞典當地NGO骨幹,2年出任瑞典YMCA冒險夏令營領隊,窮游歐洲9國,登頂過瑞典最高峰,在北極村經歷過零下36度的考驗,在瑞典一周山間徒步迷失的驚險,環保主義者。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