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喚醒「沉睡」的三峽文化

高峽平湖映襯下的白帝城 劉潺攝/本刊

三峽,作為長江文明的重要源頭,曾孕育神秘的巴文化、巫文化,創造了雄壯的水文化、瑰麗的詩詞文化,以及多彩的民俗宗教文化等,留下了豐富的傳統文化遺產。

在三峽工程建設前期,雖然對三峽歷史文物進行了搶救性的發掘保護,但三峽庫區因移民搬遷,總體上對三峽傳統文化的系統性挖掘、整理、提煉不夠,部分文化資源受到一定程度的損失。

近年來,隨著庫區經濟社會重構基本完成,長江流域步入「共抓大保護」全新發展階段,加快三峽文化建設、構築庫區人民的精神家園呼聲強烈。據了解,近期重慶市正在規劃建設三峽文化保護應用試驗區,以此激活「沉睡」的三峽文化。

文化自覺漸醒

西陵峽淺灘險、巫峽雲雨秀、瞿塘峽夔門雄,長江三峽以獨特的自然景觀聞名於世。「山水因人成勝景。某種程度上講,三峽文化資源更勝於和優於自然資源。」重慶市文史館館員魏靖宇、西南大學歷史地理研究所所長藍勇等介紹說,自遠古以來,三峽地區就孕育了巫山猿人,衍生出神秘的巫、巴文化,以及鹽文化、水文化、詩詞文化、三國文化、移民文化等。從白鶴梁、石寶寨到白帝城、張飛廟,從鬼城豐都、詩城奉節到神女巫山,一個個獨具特色的文化符號猶如一顆顆珍珠串成一條歷史悠久的三峽文化帶。

「三峽不僅是自然的,更是文化的」、「傳統文化是庫區最重要的資源之一。」……這是《瞭望》新聞周刊記者在三峽庫區部分區縣採訪有關三峽傳統文化話題時,聽到最多的表述。

地處烏江和長江交匯處的涪陵,積澱下巴國故都、程頤點易、白鶴梁、榨菜等傳統文化符號。區委書記李洪義告訴記者,前些年主要抓城鎮遷建、產業培育、移民安穩,現在開始聚焦文化建設上來,「尤其注重挖掘本土傳統文化,找尋涪陵發展的歷史底蘊,重點圍繞巴文化、易理文化、水文化、農耕文化等做好保護運用。」

涪陵青羊鎮自宋代以來一直是重要的官道驛鋪,也是三峽農耕、移民文化的代表,較完整保存著10餘座莊園和大量驛鋪遺迹。鎮黨委將保護利用列為全鎮「頭號工程」,籌資3000多萬元維修維護,並開展傳統村落保護。

「我們守著三峽這個傳統文化寶庫,不能忘了本、斷了根。」雲陽縣縣長覃昌德說,這兩年抓文化著力「尋根」「壯根」,在搞好文物保護、傳統文化整理基礎上,把文化遺產精要融入城市建設,讓傳統文化看得見、摸得著。

走進雲陽縣城,稍加留意,便可感受到三峽文化的獨特韻味。濱江路邊,非物質文化遺產展演館集中展現峽江民俗、航運文化和鹽業文化;後山龍脊嶺生態文化長廊,一派綠林環繞中彙集巴文化、詩詞文化、抗蒙文化諸元素。並保護性復建了11座歷史古建築,成為一座開放式的傳統文化課堂。

近兩年,庫區還依託三峽後續工作,規劃實施近百個文化遺產保護項目。據重慶市文物局綜合處處長周大慶介紹,目前正啟動巫山龍骨坡、奉節白帝城等8個保護利用綜合項目,力爭為庫區培育一批特色文化遺產展示利用品牌。

保護傳承之惑

近年來,隨著三峽庫區經濟社會重構基本完成,三峽文物資源家底也基本廓清,保護利用狀況得到改善。但《瞭望》新聞周刊記者調研發現,三峽地區前期發掘的諸多文物還只是簡單地保存,缺乏相關的文化學研究;基層對三峽文化的面貌、特徵、內核、典型符號不甚明了,文化提煉「缺核少魂」,轉化發展工作力有不逮。

據重慶市文物部門介紹,自三峽文物保護工作啟動到2013年底全面完成規劃,僅重慶庫區就實施文保項目787項。其中地面完成白鶴梁題刻、石寶寨、張飛廟、白帝城、大昌古鎮等一批重點保護工程,地下發掘130餘萬平方米,出土文物及標本14.3萬件。期間,來自全國200多所文物保護研究機構和大專院校的數千名文物保護工作者參與發掘。這些珍貴的文物、遺迹為研究三峽地區文化發展、文明進程、環境變遷、社會狀況演變積累了大量實物資料。

但記者採訪了解到,大規模文物搶救性發掘過後,後續對三峽文物深度、系統研究跟進不足。在不少區縣,文物保護簡化為「實物保存」,沒條件沒力量研究,對文物所代錶的歷史文化涵義說不清、道不明的現象比較普遍。

巫山縣是三峽文物大縣之一,出土文物數量超過3萬件。「但有一個很大的遺憾,就是發掘得多,研究得太少」。據巫山縣文管所所長張潛介紹,當時全國20多個專業考古隊雲集巫山。由於發掘工作要與三峽蓄水「賽跑」,時間緊、任務重,有些文物挖出后做了初步研究,有些連考古論文都沒來得及出就移交給了地方。「縣裡接收后又沒能力深入研究。到現在為止,我們對很多文物的歷史文化涵義還是一知半解。有的放在博物館成了『待解之謎』。」張潛說。

「涪陵三峽文物也存在這方面難題」。涪陵區博物館館長黃海介紹,除了作為國家重點文保單位的白鶴梁題刻通過建立水下博物館,形成長期系統專題研究外,不少有價值的文物後續研究不是尚未起步就是淺嘗輒止。

受諸多因素影響,一些典型的三峽文化符號也面臨消亡危機。「以峽江木船、縴夫號子為例,這是三峽治水文化的典型符號,在世界大河文化史上都有特殊重要地位,很多三峽獨有的文化特質都體現其中。但如今,像峽江木船營造法式等幾乎失傳絕跡。」藍勇說。

部分耗費大量資金遷建的標誌性文化遺存,也因保護失當,慢慢喪失功用。有著1700多年歷史的大昌古鎮,被譽為三峽城鎮典型樣式。2007年完成保護性搬遷復建,但被一家旅遊投資公司圈為景區。既沒有效保護,又未能「活化」。記者近期走訪看到,這座「千年古鎮」已成了冷清、破敗的「空架子」。

不僅如此,庫區一些區縣對三峽歷史文化也缺乏系統性研究,對保護什麼、傳承哪些產生困惑。比如不少區縣爭相熱炒的「巫文化」,其內核到底是天人合一、人與自然和諧的精神,還是醫藥術、音樂、舞蹈等藝術形態,又有哪些元素可轉化、可弘揚,尚不明晰。

由於對三峽文化特質把握不準,直接導致一些傳統文化資源深厚的區域「斷根丟魂」,出現種種跑偏失當問題。

置縣史長達2300多年的忠縣境內,有被譽為「一部地下二十四史」的中壩鹽文化遺存。有巧奪天工的石寶寨,以及蘇軾、白居易、陸贄等歷史文化名人留居遺迹。但近年卻「借來」關公搞商業化,演繹打造「忠文化」。

三峽「詩城」奉節縣既有傳誦千年的李杜詩篇、竹枝詞賦,也有名垂史話的夔門勝景、瞿塘牢關。詩詞文化、險勝山水是其文化魂魄和底色。但走進當下的奉節,除一個白帝城風景區、一片粗製仿古民居外,很難感受到「詩城」意境。

魏靖宇等人士認為,庫區一些地方擁寶而不自知。拋棄自有的傳統文化精髓,卻選些無足輕重的文化符號「保護傳承」,「把不住文化的脈,思路錯亂是大問題。」

探索文化保護應用試驗區

三峽文物保護與文化學研究「兩張皮」、三峽文化特質總體尚未廓清的現象,一定程度上造成三峽文物資源的「沉睡」和浪費。

《瞭望》新聞周刊記者從市文化部門獲悉,重慶正在編製三峽文化研究保護利用相關規劃,建設文化保護應用試驗區。將建一批各具特色的非遺項目傳習所,利用庫區較為集中的古民居、古建築群,加快打造具有重慶特色的三峽歷史博物館群。加快實施三峽地區自然生態與山水文化、歷史與文化、文學與詩歌系列課題研究。全面梳理重慶三峽文化的資源構成,深入闡釋其歷史脈絡和核心價值。

重慶三峽博物館名譽館長王川平、南京大學文化與自然遺產研究所所長賀雲翱、魏靖宇、藍勇等受訪者認為,應在文物保護工作和文化遺產保護項目實施基礎上,加強三峽文化建設,留住並延續三峽文化的魂脈,為庫區百萬移民營造一個植根本土、源於先輩、面向未來的精神家園。

受訪者建議,保護和傳承三峽文化首先應儘快開展系統梳理、深入挖掘三峽文化內涵、特徵和典型符號的工作,「繪製」三峽歷史文化圖景。在發掘的文物、遺迹和大量非物質文化遺產基礎上,進一步開展三峽文化遺產專項普查,並引入高水平、跨學科研究團隊,開展「三峽文化尋根找魂」工程。科學精細地「繪製」三峽文化全貌圖,號准三峽文化的脈,找到三峽文化的魂,為三峽文化的傳承轉化和創新發展奠定基礎。

其次,全面整合資源和力量,統籌推進庫區文物保護、文化遺產保護專項、文化及關聯產業發展。在進一步加強庫區文物發掘整理和文化遺址保護項目實施的同時,按照巫、巴、鹽、水、詩詞、三國、民俗等不同類型,劃分各有側重的三峽傳統文化重點保護傳承片區。實行文化遺產共享、文保項目共推、文化產業共建。既打破片區內各區縣「各自為政」,又形成片區間特色鮮明、互為關聯、互補完善的「文化命運共同體」。比如,巫山、巫溪、奉節「金三角」,就可聯手發掘運用好巫文化、詩詞文化、神女文化。

同時,應把三峽傳統文化元素滲透到庫區城鎮建設、百姓日常生活中。一方面植入傳統文化「景觀」,在沿江城鎮及周邊擇要建設一批遺址公園,民居、碼頭古建群,文化雕塑等;另一方面在學校教育、大眾文化活動中營造傳統文化「場景」,通過編製鄉土文化教材進校園,鼓勵城鄉居民傳習非遺技藝,創作、演繹傳統元素的音樂、舞蹈、戲劇等,將三峽傳統文化帶入庫區現代生活。

受訪人士還建議,應考慮在三峽庫區率先建設「傳統文化傳承轉化發展示範區」,強化庫區區縣黨委政府傳承發展傳統文化的責任。建立剛性指標和考核要求的同時,建立對文化保護、傳承、創意人才培養引進激勵制度,加大對傳統文化傳承、轉化等項目扶持力度,推動傳統文化與文創、旅遊、生態建設等相融合;充分利用「長江三峽」的世界性影響力,立足庫區面向長江流域,打造與世界各國對話的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平台和機制。充分吸收國際先進經驗,有力助推傳統文化創新發展走向世界。記者 張桂林 周凱 陶冶 劉恩黎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