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科技界的金酸梅獎都頒給了誰?

看看以下這幾個名字:埃隆馬斯克、霍金、比爾蓋茨,要說他們有什麼共同點,那一定是都是科技大佬,為科技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不過這些人還有一個令人難以置信的共同點——獲得過有科技界金酸梅之稱的盧德獎的提名。盧德獎每年由IT與創新基金會評選出10個試圖阻礙科技創新的組織或個人,再由網民投票評選出名次。

埃隆馬斯克和霍金入圍的原因,是兩人提出了「人類要警惕人工智慧」的言說,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社會對人工智慧的恐慌。而比爾蓋茨入圍則是因為在移動大潮中堅持推廣PC。

同時在這幾年的獲獎名單中,還能看到法國政府(因要求亞馬遜圖書停止免郵費政策入圍)、美國國家步槍協會(因反對智能槍支入圍)、美國聯邦通信委員會(因限制寬頻創新發展入圍)。

多看幾個入圍者後會發現,盧德獎獲得者不一定真正能影響到科技發展的速度,他們中的大多數反對的是科技發展對於自身利益的影響。

這裡就要對盧德一詞做出進一步的解釋:1811年,諾丁漢地區的一些工廠主削減工人工資,憤怒的工人奮起反抗,摧毀了六十多太紡織機。幾個月後,諾丁漢長主們收到了署名為奈德盧德將軍/盧德王簽名的書信,信中解釋了摧毀機器的理由。此後的一段時間,焚燒工廠、損害機器、匿名威脅等行為在諾丁漢臨近的地區持續發生,直到運動的主要領袖被絞刑。

在當時,這些反抗機器大工業的手工業者被稱為盧德主義、盧德份子。

可到了今天,在共享經濟和人工智慧橫飛的后工業時代,盧德主義依然存在,甚至進化成了「新盧德主義」。所謂的新盧德主義,更注重技術的政治性、呼籲科技與人性的共存,更重要的是,他們不再通過暴力手段表達自己的訴求。前幾年很流行的「斷舍離」就是一種,包括各種民間組織丟掉手機和互聯網,深入山林隱居等等。賽博朋克藝術作品中表達的高科技水平、低生活質量,就是新盧德主義者想象中的未來。

當然,這只是最理想的狀態,今天的盧德主義何止是文藝作品?在我們的生活中,依舊暴力的盧德主義隨處可見。比如2016年的法國,數千名司機在巴黎市中心堵路焚燒輪胎,以此抗議網約車興起。又比如黑車司機對於共享腳踏車的破壞。

又壞又蠢這個詞可以用來形容很大一部分盧德主義者,在百度百科上可以看到這樣一句話「工業革命初期產生的盧德主義,它沒有認清歷史的合理性和歷史進步的方向,它不是去摧毀吃人的資本主義制度,而是去砸毀機器。」——當然我們不能這樣定義反對O2O、電商或是共享經濟的盧德主義。說到底,大部分盧德主義者是難以接受變化的人。

我們習慣了工廠廠區中兩點一線的生活,習慣了以某一項簡單的技能為生,可科技的來臨不僅僅奪走了我們的工作,更讓我們過去的謀生技能失效了。這對於曾經是社會中流砥柱的一群人來說,失去的不僅是生存空間,還有價值感和尊嚴,奮起反抗則是一種應激反應。

要說今年的盧德獎,川普大帝一定是奪冠熱門人選。和矽谷關係極差、反對全球化的川普簡直是新盧德主義的活樣本。可盧德主義為他帶來的,卻是大把大把的選票。這也是新盧德主義的核心思想之一——對科技對就業的影響有著更長遠的認識,雖然歷史上從未有任何一種科技的出現導致人們生活水平下降,但短期就業水平下降對社會穩定的影響卻一定會導致一部分人生活水平的下降。

技術無罪論一定成立,但技術失業也是不得不提防的。只是作為一個處於科技飛速發展風眼中的普通人,千萬讓自己的恐懼和憤怒被他人利用,成為科技發展歷程中的無辜犧牲品。

本文為作者原創,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