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預告|揭秘G-Summit矽谷背後的最強大腦

2016年,以谷歌舉行秋季新品發布會,以及矽谷五大科技巨頭宣布成立「Partnership on AI」的非盈利性組織為代表性事件,「AI first(人工智慧先行)」宣告取代「Mobile first (移動先行)」成為全球趨勢。

「AI first」的世界是什麼樣子的?

想要點餐?「說」就可以了。語音有可能替代手機界面上的一個個App應用,變成我們最常見的交互方式和使用服務的入口。

千里眼,順風耳,不再困難,因為計算機視覺結合感測器能夠比人看的更遠、更深、更準確。

機器翻譯能夠超越大部分人的翻譯能力,而無人駕駛的安全性也將超越人類……

相關信息隨時為你準備。它與每個人息息相關,最終應用到物聯網、電子商務、辦公、物流、醫療、教育等各個行業中,幾乎沒有那個行業不被影響。

面對這個已經上升到國家戰略層面的浪潮,科學界、企業界、投資界人士如何順應趨勢,加速人工智慧的快速產業化,必須藉由一個個面對面的三界交流會議來給我們指點迷津。

8月23-25日G-Summit全球科學創新峰會,

150位頂尖科學家、技術公司高管及風投專家,

一場頂級AI盛會,

即將在矽谷精彩開啟!

強大的首發陣容,

已經引起了各個科技類論壇的關註:

8名院士涵蓋了國內外科學界「大咖」,

峰會剛起步就有了「國際范」。

NOW~ G-Summit矽谷嘉賓前瞻來了~

看看這些科學家的大咖們到底有多牛

他被譽為美國機器之父

Tom Mitchell,美國工程院院士,卡內基梅隆大學機器學習學院院長、教授,在機器學習、人工智慧、認知神經科學等領域卓有建樹,撰寫了機器學習方面最早的教科書之一《機器學習》,是機器學習領域的著名學者,同時也是李開復和陸奇的導師。

人工智慧如何向人類大腦學習?這一問題的答案,Tom Mitchell在G-Summit矽谷上告訴你。

國際公認的凝聚態物理科學家

沈志勛,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斯坦福大學物理系教授,在凝聚態物理和複雜材料領域研究中做了許多開創性工作。從2000年開始,他先後獲世界超導實驗物理界最重要大獎卡梅琳-昂納斯獎、美國能源部代表美國總統頒發的歐內斯特·奧蘭多·勞倫斯獎、美國物理學會凝聚態領域最高獎奧利弗·伯克萊獎。

他的終極目標是讓自己的研究影響人類歷史的進程——發明出室溫超導材料,推動人類文明演進,像「硅」改變人類社會一樣。

那個被楊振寧認為「一定會得諾貝爾獎」的人

張首晟,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斯坦福大學物理系教授,同時也是G-Summit矽谷2016的主席。憑藉在「量子自旋霍爾效應」和「拓撲絕緣體」兩大研究中的重要貢獻,他幾乎囊括了所有物理學頂級獎項。在恩師楊振寧眼裡,張首晟的成就「只差一個諾貝爾」,而這「也只是時間問題」。

作為典型的學術科研和科研投資的跨界代表,張首晟提倡「用跨界的思維,看AI的未來」。

廢熱回收 帶你上火星帶你飛

楊培東,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化學教授。憑藉在納米材料領域中的突出貢獻和精彩的創造力,楊教授2015年獲得美國跨領域最高獎項之一——「麥克阿瑟天才獎」。他運用納米技術實現了「人工光合作用」的科學設想,使人類「火星移民」真正變成可能。此外,楊教授還利用納米線進行廢熱回收利用的研究,目前已經成功實現商業化,在美國和加拿大的很多油田利用他的這一技術,將廢熱轉化為電能。

納米技術將如何改變世界?又將如何承載人類清潔能源的未來?且看「有證的天才」如何回答!

全球論文引用率最高的天文學研究人員之一

Alex Filippenko,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天文系教授。Alex Filippenko是國際最知名的天文學家之一,同時也是唯一一個同時在發現了導致宇宙擴張的「暗能量」的兩個團隊中工作的科研人員,這項發現被美國《科學》雜誌譽為「1998的頂級突破」。

超新星、暗能量、宇宙膨脹論?那些未解的宇宙之謎,讓Alex Filippenko教授告訴你!

哈利波特的「隱形斗篷」?我也有!

張翔,美國國家工程院院士,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機械工程系教授,因超薄外層的發明而聞名。該超薄外層類似魔法小說《哈利波特》中主角哈利擁有的「隱形斗篷」,雖然還不能讓人隱形,可是利用數千個納米點,可以令立體的對象看起來平坦,甚至可變成不同的形狀。

那個讓癌症預警提前18個月的人

張學記,美國醫學與生物工程院院士,北京科技大學教授、生物科學與感測技術中心主任,「千人計劃」特聘教授。

張教授最廣為人知的科研項目是牽頭創建了基於感測技術的癌症早期診斷系統,該系統可以在腫瘤形成之前提前18個月進行早期預警,一旦應用於臨床,將成為世界醫學領域的重大突破。此外,張教授在免疫分析、納米生物感測、智能化感測界面構建、生物識別等多個領域均有深入研究,他關注的每一個項目,都更重視研究成果的產業化。

張教授認為,「創新包括原始創新、基礎應用研究、產業化商業化等多個環節,要讓成果轉化必須要專業的轉化平台和孵化器,需要既懂科技又懂管理的複合型人才。」

「腦計劃」的領軍者

蒲慕明,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科學院外籍院士,現任科學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神經科學研究所所長、高級研究員,是國際著名的神經生物學家和生物物理學家,世界神經科學領域擁有極高聲譽的格魯伯獎的獲得者。

此外,蒲教授還是2016年啟動的「腦計劃」的領軍人。「腦計劃」是頂級科研項目,時長逾十五年,以理解人類認知的神經基礎作為核心。

如何在腦科學競賽中領先?人工智慧可以借鑒自然神經網路的什麼特性?蒲教授在G-Summit矽谷為你揭曉!

八位世界級科學家,學科不同,研究方向各異,共聚G-Summit,看似偶然,卻是必然。

G-Summit全球科學創新峰會,是由長城會傾力打造的科學創新邀請制閉門峰會,旨在匯聚全球享有世界聲譽的頂尖科學家、創新企業領袖及前瞻投資人,通過深入探討前沿研究成果,以「科學」之名,探尋人類與商業的未來發展脈絡。

本屆峰會將以「新科學復興」為主題,聚焦「AI first」趨勢下人工智慧在醫療健康、交通出行、金融科技(fintech)以及新材料四大領域的最新突破和變現潛能。目前確認參會的公司包括:Google、Facebook、Tesla、百度、阿里巴巴、IBM、Salesforce等。

50位全球頂級科學家、50位人工智慧和機器人領域最頂尖的企業領袖、以及50位最炙手可熱的風險投資人,將會如何描繪「AI first」的未來,讓我們拭目以待!

超級福利

G-Summit矽谷 2017 為邀請制閉門峰會,僅為人工智慧、生物醫藥、材料科學等領域的傑出科學家、企業家和投資人提供有限入場名額。

現開放

觀摩通道,僅限50席!

2017年7月10日前購票還可享受購票優惠

門票包含:

-參與2017年G-Summit圓石灘站

-8月23日歡迎晚宴

-8月24日VIP晚宴

-早餐、午餐及茶歇

掃描參與G-Summit矽谷2017

贊助/票務垂詢:

[email protected]

4500 Great America Parkway

Santa Clara, CA 95054

(408) 463-6956

8月20-26日,長城會還將舉行G-Trip全球商務考察矽谷之旅,有意者可垂詢:

[email protected]

王茜 13612053130

王瑞華 13511056906

(通過手機號可添加微信)

閱讀原文

可查閱G-Summit矽谷網站,了解更多峰會信息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