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為什麼雅閣從15年前到現在,口碑都一直這麼好?

古語有云:「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指代那些世上沒有一成不變的事物,萬事萬物總會盛衰興替,人會變月會圓,汽車也不亦外乎。隨著科技的進步,底盤的製造工藝及布局也隨時間的推移一直在優化進步,何以見得?空嘴說大話的事咱們不做,要玩就玩真的,要找出兩台年齡相距三十年的車來做對比很有難度,那麼我們就折中一下,取個一十五吧,把兩台相差「15歲」的車升起來,看看這一十五年來,底盤工藝和布局的演(代)變(溝),是否真如古語所云。

老規矩,先自報家門。本次出鏡的兩位主角,它們分別是90年代末的日系中級轎車——廣州本田六代雅閣(Honda Accord / 2.3L / 1998-2002年)以及廣汽本田那款經歷過中期改款的2.4L九代雅閣(呼~這名字真長,下文索性簡稱「老雅閣」「新雅閣」好了)。

底盤全景概覽

通過下面這組高清的底盤全景圖我們不難發現:15年前15年後的新老雅閣不僅在底盤工藝上有了質的飛躍,而且在布局上更加註重乘員艙的空間了,老雅閣CG5的前懸與新雅閣CR2的前懸有著很明顯的不同,其次就是車身強度及底盤防護方面有著顯而易見的進步,最後就是用料這一塊了,新雅閣相比起老雅閣,其一體成型的高強度鋼材能使車身的剛性更上一層樓,其帶來最直接的感受就是輕了、硬了,征服起彎道來更有信心。

前懸架

接下來我們從三個不同的角度來看看,15年這個跨度究竟讓雅閣的前懸發生了怎樣的變化呢?筆者認為新雅閣上的麥弗遜式前懸是首當其衝的,由前雙叉臂演變成麥弗遜獨立懸架,一方面是本田更加註重駕乘空間,麥弗遜式前懸相比起雙叉臂前懸,它有著更少的桿件以及給乘客帶來更好的舒適性,另一方面也因為麥弗遜式前懸架是同級別車型的一種趨勢,不論是日系的凱美瑞、天籟,還是德系的邁騰、帕薩特,亦或是法系的C5、508,再或是美系品牌的蒙迪歐、邁銳寶、君越等等,就連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的保時捷911也無一例外在使用麥弗遜式前懸架。

15年前汽車製造工藝的水平直接限制了老雅閣前懸下控制臂採用的是實心鑄造件,相比起新雅閣的雙層衝壓鋼板焊接而成的下擺臂,重量降低的不是十斤八斤的問題,非簧載質量的降低能提高彎道的操控性。由此可見,在強度得到保證的前提下,將實心鑄造件換成雙層衝壓鋼板焊接的擺臂來實現輕量化,也是這15年來汽車製造工藝的先進的表現。

值得一提的是,老雅閣(4代~8代)前懸一直有一個設計問題被人們「津津樂道」,那就是雙叉臂前懸的轉向節球頭被工程師設計成吊拉式的,而非下壓式。因此,減震機構直接壓在下叉臂上,這無異於將車重直接作用在球頭與球籠上,時間長了會導致下球頭從球籠內脫落。直到第九代雅閣改了前懸架的類型才繞開了這個話題。

新雅閣的轉向助力系統由老雅閣上的機械液壓改變為EPS電動助力,不僅可以提供助力隨速改變等擴展功能,還能使得新雅閣在低速轉向操作時更加輕便靈活,而轉向精度也並沒有降低。相比於老雅閣偏重的手感,這樣的設定似乎更加容易被更多人接受。

新雅閣的轉向助力電機(帶有減速機構,起放大扭矩作用)直接接駁在轉向柱上,因此對於路感的傳遞稍差一些,但舒適性相對更高,也更契合雅閣的車型定位。

汝以為新老雅閣前副車架均是全框式結構,就沒什麼設計工藝上的進步嗎?非也非也,小編上IIHS兜了一圈發現,新雅閣的各項碰撞成績均佔優,並一舉拿下TSP+頂級安全之選獎,可見這樣的安全性能離不開良好的副車架的結構設計及高強度鋼的功勞。

后懸部分

「簧下1公斤,簧上10公斤」這個道理相信大家都懂,要想實現最快速的輕量化莫估就是將鑄鐵材質換成鋁合金了。新雅閣后懸材料的選用相比起老雅閣最顯著的進步就是鋁製軸承座了,這樣的工藝進步帶來最直接的影響就是車重、油耗的降低,還能提高彎道的操控性。

在懸架的桿件與副車架諸多連接處,新老雅閣均採用橡膠襯套連接,可有效減少路面細微的振動,但是其濾振效果稍弱於液壓襯套。

反觀制動管路的布局,老雅閣的制動管路比較像是工程師隨意找的一個地方固定上去的,雖然沒有與其它部件發生干涉,但是著實影響美觀。新雅閣的制動油管則體現出工程師整體布局的思路,或許這就是隨著底盤工藝及布局的進步,許多細節也都被重視起來的結果。

其他細節部分

新雅閣在車身的加強件及隔熱瓦這方面也是下足功夫了,排氣管所經之處均有鋁製隔熱瓦覆蓋,能夠隔絕熱量傳遞進乘員艙,兩根粗壯的橫向加強件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底盤剛性。

油箱的用料方面,老雅閣使用的是鐵質油箱,裸露在車底有著被磕碰的風險。而新雅閣使用的是工程塑料並有大面積的底部護板包裹著,算是迎合當下的主流。

畢竟定位中級車型,新雅閣的底部相比起15年前的用料,如今也是下足功夫,雙邊共雙出的排氣管設計更加符合當下消費者的審美,還能使得排氣更加順暢,減小了排氣阻力的同時變相增加了發動機的功率。

總結

這次將兩台前後相差15年的新老雅閣舉起來,從底盤上看汽車製造技術及用料工藝的發展趨勢,得出以下幾個結論:

1、懸架類型的變化

從老雅閣上的前雙叉臂到新雅閣的麥弗遜前懸,我們可以認為這是大勢所趨,也可以認為是本田工程師從第九代開始注重駕乘空間了。畢竟隨著時代的更迭,科技在進步,車內配置越來越高,各種高科技的配置也會佔用到發動機艙的空間,改用小體積的麥弗遜前懸也許是一種很好的選擇。

2、底盤的防護越做越好

從前文的圖片中我們不難發現新雅閣在底盤護板、隔熱瓦、隔音棉上也是下足功夫的,畢竟相比起本田15年前的研發中心,現在的本田有著世界一流水平的靜音消音實驗室,能夠將車輛的雜訊、振動與聲振粗糙度(Noise、Vibration、Harshness)優化得非常好。

15年來,汽車工業發展突飛猛進,整車在各個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進步,而在底盤方面,中級車可以享受到的服務早比15年前翻了幾番,相信在下一個15年,汽車更是可能發展到一個我們今天無法想象的樣子,希望到時我還能拿著相機和遊標卡尺,繼續為大家拍攝下一個15年的底盤發展。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