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多少人為孩子定製人生,卻毀了孩子一生

最近播出的《奇葩說》在朋友圈引起了熱議:如果能為孩子一鍵定製完美人生,你要定製嗎?

幾乎每個人都說不要。但是,凡是當了父母的人態度明顯有些搖擺,一方面,他們懂得父母無法為孩子選擇一條最好的路,另一方面,卻總是希望孩子少走一點彎路。

讓父母撒手不管,並不現實,也不利於孩子發展,所以,教育的困境其實永遠並不是該不該管,而是該管到什麼程度。

說實話,看到這個辯題,我的第一個反應就是兩個字:恐怖。

首先,完美這兩個字就害人不淺。

我想起不久前,《歌聲的翅膀》上,九歲男孩吳耀傑的那首《我只是個孩子》。

這首原創歌曲,唱出了一個孩子的心酸和無奈:

「隔壁鄰居小明期末又考了第一,王大媽的孫女鋼琴她過了10級,我爸戰友的兒子一口流利的英語,我媽同事的女兒有深厚的舞蹈功底......

我拿著試卷不敢去簽名,因為分數沒到老爸的預期,我知道少壯要努力,可為什麼要和別人比……」

這首歌之所以引起這麼強烈的反響,是因為每個人小時候都經歷過同樣的煩惱。

爸媽總像舉著放大鏡一樣地審視我們,總能發現令人不滿的缺點。有人說,孩子長大了,總有一天會感謝父母當初的嚴格。

可是,我發現,生活里,那些被嚴格的父母養大的孩子,的確很優秀,也很成功,但他們心裡有一種深深的恐懼和自卑。

我在美國讀書的時候,有個女同學,七歲就跟著父母移民,她的爸媽都是知識分子,學術精英。

他們就是典型的一心想為孩子定製人生的父母,所以很小就給她的未來做好了規劃。

在父母嚴格的管教之下,她的成長曆程可以說是一路開掛。

她身上有一種傲嬌的氣質,當然,她也有這個資本,夠聰明,也夠努力。

直到,畢業那年的招聘會上,GPA全年級第一的她竟然沒拿到心儀的offer,她的脆弱才暴露無遺。

她大半夜坐在路燈下痛哭的樣子,到現在,我都記得。

那時,每個人在求職路上都遭遇了坎坷,但她的反應最大,我能理解她的心態,從小都站在山頂被人仰望的人,怎麼能忍受墜落低谷的感受呢?

誰都知道一次失敗代表不了什麼,但是在她眼裡,輸了就是人生的一個污點。她再也無法維持完美,這對她來說是難以接受的。

心理學上有一種理論,每個人的心裡都有一個內在父母,是父母的價值觀在我們內心的投射,即使當我們長大成人,當現實中的父母失去了權威,我們還是會用同樣的標準來要求自己。

這就是為什麼完美主義的父母會養育出對自己非常嚴苛的孩子。

可是,世上哪裡有什麼完美,你對完美的追求,恰恰印證了孩子的不完美.

而想要完美,卻始終無法完美,就是給孩子設下的一個最大的心理陷阱。

再來說說定製。

我在網上看到過一些關於這個辯題的討論,很多人說,其實每個人生下來就是被定製的,你的原生家庭、成長環境、教育背景等等。

你無法逃避,自己會在某種程度上成為父母的翻版,重要的是,誰來定製。

曾經看過一本小書,《生命中簡單又困難的事》,是美國作家大衛•福斯特•華萊士於2005年在肯揚學院畢業典禮上的演講稿。

華萊士的這次演講被評為美國最具實力的十大畢業典禮演講,在Youtube上短短一個禮拜就有400萬人點擊。

一開篇,他就講了一個故事。

兩條小魚在水裡游泳,突然碰到一條從對面游來的老魚向他們點頭問好:早啊,小夥子們。水裡怎樣?」

小魚繼續往前遊了一會兒,其中一條終於忍不住了,他望著另一條,問道:「水是個什麼玩意?」

我懂華萊士的意思,父母或許可以給孩子定製一條更好的路,讓他們少一點坎坷,少一點挫折。

可是,他失去的是為自己做選擇的能力,這種能力的缺失總有一天會讓他們品嘗一種更大的痛苦。

沒有一個父母能永遠陪伴著孩子,當你成為拐杖,他們也就失去了為自己做選擇的能力。

小時候,你一定聽父母說過,我吃的鹽比你吃的米都多,我走過的橋比你走過的路都遠。

所以,聽爸媽的話,總是不會吃虧。可仔細想想,這句話其實挺毒的。

父母給孩子定製的路是非常危險的,特別是在這個飛速進步的時代里,當初你給孩子規劃的道路,在未來某一天就會變成一條彎路。生活里,這樣的例子屢見不鮮。

我有個遠房舅舅,從小就喜歡折騰,喜歡交朋友,又閑不住,每天和人東跑西顛,從來沒上過一天正經班,那時候,他的同齡人都去了工廠當工人。

他卻一心要去做買賣,據說,那個時候,家裡的孩子不去工廠努力幹活,卻要下海經商,父母都是丟臉的。

可誰知道,改革開放帶來的經濟發展,人們漸漸轉變了觀點,再也沒人小瞧經商的人,反而,看著他家的日子越過越紅火,而工廠卻紛紛倒閉。

大家才後知後覺地發現,父母過去告訴我們的活路,突然變成了一條死路。

想想一點也不稀奇,父母是孩子的起點,但不會是終點。你用自己有限的眼光去規劃孩子的未來,不正是給他們設置一道不可逾越的屏障嗎?

世界的改變永遠比你想象的快,而孩子的成長也永遠比你想象中豐富。父母的框架就是孩子的局限,說得一點錯也沒有。

蔡康永在節目里問雷軍,如果可以一鍵定製一部完美手機,你要不要按?雷軍巧妙地回答道:「手機是工藝品,孩子是藝術品。」

我特別喜歡這句話,但得提醒父母們,千萬別把自己當成藝術家。

這一期《奇葩說》里,黃執中的觀點讓我深表贊同,完美人生就是時時刻刻擁有完美的選擇權。

而要想擁有選擇權,他舉出了財富、智慧、健康這三大要素。

這個時代里,教育的重點早已從孩子本身變成了環境的培育。

一個成功的家長不是雕刻出怎樣符合完美要素的孩子,而是為孩子創造出最適合他們成長的環境,教會他如何創造財富、如何去培養思維能力、如何保持健康的身體和心靈,從而掌握人生的主動權,為自己的人生去做選擇。

當我們把孩子比喻成花朵,那父母的責任就是提供給他們足夠的陽光、水分和土壤,但最終,他們只能變成自己希望的樣子。

本文為作者原創,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