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這些建於蘇聯時期的巴士車站,卻沒有中央集權的影子

德國攝影師 Peter Ortner 為 7 個前蘇聯國家的 500 座巴士站出了一本書:《Back in the USSR: Soviet Roadside Architecture from Samarkand to Yerevan》。

和「蘇聯」沾邊的建築,除了沉鬱、單調甚至帶有壓迫感,似乎再無其他值得一提的特點。不過這些巴士站,卻是異類。它們不僅沒有中央集權的影子,甚至有些放肆,無論是造型的設計還是色彩的使用,都非常隨心所欲。

比如這座位於烏茲別克的車站,藍色牆面,馬賽克拼貼圖案,紅、黃、藍三色相間的圓柱,儘管有一片為人遮風擋雨的屋頂以及兩處供人休憩的座椅,但是整座建築在設計上,似乎並不甘心被巴士站的功能所局限,而想要極力表達設計者的創造力。

圖片來自

Dezeen

,攝影/Peter Ortner

同樣位於烏茲別克的另一處車站,乾脆搭出了一個三角形的屋頂,其後還有一面有些「多餘」的牆,設計得比車站的主體結構還要精心。

類似的出人意料的巴士站,在 Peter Ortner 到訪的烏茲別克、亞塞拜然、喬治亞、亞美尼亞、克里米亞(2014 年加入了俄羅斯)、烏克蘭和摩爾多瓦等地,還有許多。他在一次沿著絲綢之路中亞地段的旅途中,偶然發現了其中幾座,被奇異的設計風格所吸引,乾脆改了原先的行程,開始用相機記錄這些有趣的車站。

與蘇聯時期缺乏個性的建築形成的強烈反差,是支持 Peter 不斷探尋的一大原因。他認為,這些巴士站在一定程度上體現了對中央集權的反對,同時表明,在蘇聯時期一刀切的規劃下,在地方上仍存在著一些自治的縫隙,讓當地人與設計師,有發揮個性的自由空間。

不過出人意料的是,這些張揚個性的設計,恰恰是當時的政府所要求的。這一點是加拿大攝影師 Chris Herwig 拜訪了幾位巴士站設計師后得知的。早於 Peter Ortner,Chris Herwig 從 2002 年開始拍攝前蘇聯國家的巴士站,斷斷續續拍了 12 年,最後也出了一本書——出版於 2015 年的《Soviet Bus Stops》。

白俄羅斯的建築師 Armen Sardarov 告訴他,在蘇聯時期,有車的人不多,個人交通不受鼓勵,連接起整個國家的正是公交系統。而相對健全的公交網路的建立,是蘇聯的驕傲之一。

作為一種便民惠民的資產,加上體量小、建造成本及風險極低,巴士站成了為數不多的享有自主設計權的建築。政府希望它們能被設計得漂亮一些,並能呈現出地方特色與審美

出於對這份難能可貴的自由的珍視,設計師卯足了勁兒,想象力的邊界以及所能取用的建築材料,成了唯一可能限制他們設計的因素。因而,為了追尋心中的藝術感,一些不太強調功能性的巴士站被造了出來,比如位於阿布哈茲的這座,像是由無數只蜘蛛腳組成的屋頂,根本不能擋風擋雨。

圖片來自

The Guardian

,攝影/Chris Herwig

不過設計師 Zurab Tsereteli 根本不在意,他告訴 Chris Herwig:「我並不想解釋為什麼沒有屋頂,為什麼這樣,又為什麼那樣,我不想管。作為一名藝術家,我必須設計出看起來真正有藝術感的東西……藝術應該是位於前沿的。」

他在阿布哈茲設計過另一座極為搶眼的巴士站,整個結構像一扇貝殼,又像是捲起的海浪,表面用馬賽克拼接,十分瑰麗,更像是一件藝術作品。

圖片來自

Wired

,攝影/Chris Herwig

題圖來自 The Guardian,攝影/Chris Herwig

喜歡這篇文章?去 App 商店搜 好奇心日報 ,每天看點不一樣的。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