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CPA新書】趙利文《1980年代的城市記憶》

那回不去的時代

——讀趙利文80年代的城市記憶

單增輝

趙利文先生的作品看過不止一次,他送我的幾本書不僅我自己看,還推薦了不少喜歡影像的朋友也要看,應該算是很熟悉的了,但是這一組彩色的城市記憶,依舊讓我震撼。熟悉的模糊的記憶一下子被喚醒了,每一幅作品,似乎都能在腦海里找到對應的相似情景。喜歡這組作品,並不僅僅是因為懷舊,更重要的是這樣一組彩色的作品,記錄的80年代城市,是我們永遠回不去的時代,是巨大變革的開始,其記錄的景象和現代的城市呈現出強烈的反差。四十年不到的歲月,卻有鴻溝天塹般的距離。而同時,這個時代的我們的城市記憶,大部分時候又是失色的,我們能獲得的影像,也基本是以黑白為主。我並不是不喜歡黑白作品,也不是說黑白不好,此前看過的趙利文先生作品,也都是黑白的,但是毫無疑問,彩色影像在記錄信息的豐富程度上是黑白無法比擬的,綠軍裝、大紅大綠的扭秧歌、灰藍主調服飾的成年人和鮮艷的兒童,這些如果不是彩色照片,我們從何喚醒那越來越模糊的記憶。喜歡趙利文先生的作品還有一個重要的因素是其基於個體和普通人的視覺角度。70、80年代,也不乏外國人拍攝的城市影像,還有官方媒體比如各地的畫報所拍攝的畫面,但是這些畫面要麼其視角是基於外來觀察者的,要麼是基於一種官方宣傳式的語言體系,那些影像可能更精美、色彩更鮮艷飽和,但是缺乏一種生機勃勃的力量,有一種隔閡存在於畫面之外現實之間。而趙利文先生的作品恰恰消除了這種隔閡,那大跨步穿越街道的出家人和舉起巨大關刀姿勢尷尬的男子、紅袖章和腳踏車、做遊戲的孩子等等都毫無距離感,因為這是作者身邊的現實,他自身融入其中從未離開。記得前幾年看過一組日本人出目里利呂井拍攝的深圳,那一組彩色的照片是深圳極其罕見的記錄了,罕見到直至今日還經常在朋友圈重複傳播,而西安,有這樣一組內容豐富又相當傑出的作品,實在是一種幸運。

2017年5月19 深圳窮廬

趙利文屬於西北幫攝影家,年紀雖不很老,但介入攝影的時間可不短了,而且沒走風花雪月的彎路。他一入行就把鏡頭對準了日常,以對百姓「忙裡偷閒,苦中作樂」的評價立場和溫婉視角,敘事娓娓道來,畫面語言洋溢著濃重的人文情愫,讓人油然而生情感共鳴。他的作品,無論從時間跨度還是品相上來說,都可謂「老道」,有好多屬於別人無法複製的內容。西北出過不少著名攝影家,但感覺趙利文好像被低估了,不過不要緊,「績優潛力股」遲早會被挖掘出來的。他的街拍,氤氳著堂口弄里的鮮活氣息,彷彿讓人:嗅到了鄰居家韭菜炒雞蛋的香氣,聽出老人搖著蒲扇拉家常的鄉音、中年人擺攤的難唱曲兒、青年人追求中的困惑以及孩子們嘰嘰喳喳的笑聲。他善於從現實中抓住典型特徵,在人與人、人與環境的符號交代中,總是不缺高潮點,有的畫面甚至有兩三個興趣中心相互呼應,既寫實又能把握人物體態的誇張瞬間,刻畫得淋漓盡致,給人以既在意料之外又於情理之中的閱讀快感和五味雜陳的思索空間。這種擺不出的靈動和惜墨如金,雖屬日常碎片,卻是對生活的萃取,是對現實的畫龍點睛。如果社會紀實攝影是藉助鏡頭和快門進行觀看的藝術,如果它能幫我們提出「生活的本質是什麼」的進一步追問,那麼這種觀看和定格,就是為人類的文化藝術寶庫輸入了一筆可供傳閱和珍藏的資源。趙利文的創作,無疑做到了這個境界。限於篇幅,針對每張照片的具體欣賞體會就不列舉了。另外,趙利文的《流浪藝人》,是一組跟拍多年的專題作品,細膩地表達了非主流表演者苦練基本功,風餐露宿,長途跋涉的創業艱難——與其說創業,倒不如說「養家糊口」。作者深入邊緣群體的路徑可謂「三同」模式,這是文藝創作最為難能可貴的根基所在。你看,那些「明察秋毫」般的人物表情以及環境襯托,其造像「野心」就像牽著手把讀者邀到台前幕後、卧室餐廚,讓大家與之同體驗、共感受,一下就烘托出個「同呼吸,共命運」的人文主義氣場。與此同時,也為特定歷史時期,鄉鎮居民的審美情趣、文化品味和演出市場現狀等,留下一筆難得的可視文獻。

--康國生

這些照片看過不知多少遍了,每看一次還是感慨萬端!詩人于堅說,比馬克呂布拍得好!那是,不僅好,還好很多,也比國內很多拍城市的攝影家,甚至是攝影大家要好好多,你信不?

--鞏志明

相當好,在馬克呂布之上。這二十年,拆掉了一個活潑潑的生活世界。是之謂三千年未有之劫。

--于堅

一個人拍著照片,慢慢地漸老。他記錄芸芸眾生的生命狀態,也消耗著自己的生命激情。這是西安攝影家趙利文的作品,這些影像成為這座城市的視覺記憶,溫潤著觀眾的眼睛。

--潘科

照片是記憶的彼岸,

使虛無的時光有了物質的憑據,

並能夠觸摸起來。

照片是歷史與時代的切片,

在主觀與片面中,

已然洩露了往昔的全貌。

照片之於今天,

雖是遙遠的過去時,

但之於照片本身所框定的一切,

卻是正在進行時。

我看趙利文1985-1995十年間的西安市井生活照,周身忽如被吹了一口仙氣,人生瞬間完成了穿越。我似乎找到了失蹤很久的自己,也像找到了失散多年的親戚或二姨,眼眶蓄滿淚水,心弦暗自顫抖或哆嗦。站在這些照片前,我忽然感到有一肚子的話要說,有一大堆人的音信需要打聽,有一麻袋記憶的土豆悄悄發芽了……

我沒覺得這些生活場景有何奇異之處,但被打動了!

我沒覺得這些凡夫俗子有何驚人壯舉,但被打動了!

我沒覺得這些記憶切片有何宏大主題,但被打動了!

我沒覺得這些黑白照片是攝影藝術,但被打動了……

藝術是什麼?我說不好。是那些穿著釣魚坎肩的人拍攝的黃山松濤-泰山日出-長城雄姿-壩上風光之類的美圖麼?是郎靜山在暗房裡鼓搗出來的影像中國山水畫麼?是魔幻的曼雷Man Ray或尤斯曼Usman麼?不知道。我只覺得趙利文這些極其樸素自然的紀實照片,看上去很是親切與生動,也與我們的人生軌跡息息相關。從八十年代一路走來的人,你不用跟他多說什麼,只把這些照片給他看,他就走不動了,雖然普通觀眾還說不太清紀實攝影裡面的許多門道。

趙利文所拍攝的這批近2萬張的西安市井生活照,顯然是一筆巨大的影像財富。今天我們若返身去尋八十年代的城市生活場,又能找到多少這樣的照片呢?而那時的攝影人,又有多少肯把有限的膠捲「浪費」在這些雞毛蒜皮-熟視無睹且與高傲的「攝影藝術」無關的世俗生活景象中呢?由此,我們真該感謝趙利文!不惟西安市民,因為這些照片也是整個中國八十年代城市生活的縮影。


--蕭沉

觀看兒時場景,憶起過去的鄉愁,趙利文老師是偉大的古長安影像記錄者,他的圖片市場已超過體制內的老大和民間推崇的長安老大。

--武強

私攝影由來已久,在也如此。猶如日記,本意在於私人性質。但是作為歷史的印證,可以被公佈於眾。本意不在於公開的私攝影,是個人記憶的索引,是自我力量的體現,不必計較傳播性的社會效果,卻可以成為後人考證前人史跡的主要憑據。如果是拍攝私人生活,意在作為一種另類攝影題材,參與公開傳播,就應另當別論,無非是一種以個人生活為素材的傳播型拍照題材。這類公開化的私攝影,也許是攝影多元化的泛化體現。南·戈爾丁的攝影就是這樣。

趙利文的攝影很有私人視角和生活質感,突破了一個念頭為了公開發表引人注目的新時期紀實攝影傳播模式。或可言之,將紀實攝影深化到私人感覺的層面,超越了陝西群體式的道德優勢,不再令影像化作山脈,而是保留日常瑣事的雞毛蒜皮,讓影像回歸本我,哪怕總歸還是被社會異化了的我,卻也是芸芸眾生的我,不必放大為借他者為己任的大我。

--王瑞

趙利文簡介:

1968年生於西安,自由攝影師,是20世紀80年代紀實攝影的覺醒與探索者,2萬張20世紀80年代老西安作品被著名評論家蕭沉稱為《影像的清明上河圖》;30年來孤獨地行走在大地上的攝影藝術民工。趙利文先生先後有650多幅攝影作品被博物館與國內外藝術機構及私人收藏。2017年受聘為攝影師協會影像收藏專業委員會副會長。

出版

2009年11幅作品入選黃銳主編的《89中德藝術家》。

1995年出版《長安名人與寫真》。

1999年出版《關中影像》。

1999年出版《關中大宅院》。

2007年出版《在世·像場》。

2009年出版《我的朋友們》。

2011年主編《藝術圍城》。

2014年150幅老西安作品刊登於《本地》雜誌。

2017年攝影師雜誌社出版《邂逅垃圾台》。

2017年攝影師雜誌社出版《1980年代的城市記憶》。

發表

專題攝影從1980年代以來發表在香港《攝影師》、《現代攝影》、《攝影》、《映像》、香港《攝影畫報》,香港《攝影藝術》、《攝影世界》、《光與影》、《百位記者看》等書刊上;2009年《攝影家》雜誌專題介紹;2014年《讀庫》80年代專題介紹;2014年圖片社《影像生活》流浪藝人專題報道;2014年《環球時報》英文版專題介紹《別墅人家》;2016年《攝影世界》專題介紹《別墅人家》;2016年《讀庫》專題介紹《別墅人家》。

展覽

2009年《別墅人家》入選2009「看真的」第三屆廣東國際攝影雙年展。

2014年《一個人的城市記錄》西安薈畫廊。

2016年北京國際設計周15幅《80年代老西安》作品展示。

2017年西安原影像館「像像三影行」李國慶、武強、趙利文作品聯展。

收藏

2008年文化名人肖像被西安陳忠實文學館收藏。

2010年188張西安老照片被西安老孫家民俗博物館收藏。

2013年15幅西安老照片被西安國際中心收藏。

2013年《老宅》被西遊集團收藏。

2014年名人肖像被樊川文學館收藏。

2016年霍松林文學館收藏。

2016年美國百年大學萊斯大學收藏。

2017年西安原影像館《老西安》十幅收藏。

2017年西安原影像館收藏10幅80年代作品。

福 利

本書將於6月24日西安崔振寬美術館「2017保持記錄國際攝影邀請展」上簽名首發,作者趙利文將為大家簽名留念,每冊260元,攝影師協會會員在影展期間特享簽名版每冊200元。

攝影師協會(China Photographer Association)於2012年由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批准成立,由全國(港、澳、台)商業攝影師、商業攝影服務機構、攝影愛好者等自願結成的專業性、學術性攝影機構。

作為一個境外民間機構,我們堅決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外非政府組織境內活動管理法》,堅持攝影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的方向和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方針,積極推動和支持全國的攝影組織和攝影師開展攝影創作、交流攝影技藝、研究攝影理論。

協會自成立以來,以攝影師協會網、《攝影師》雜誌、攝影師協會微信公眾號、新浪官方微博、影賽雲社區、中攝協(香港)藝術學院等形成移動互聯全媒體矩陣,展示交流攝影藝術與作品,開展攝影教育培訓,每年在全球舉辦各種形式的大型公益攝影交流活動,以影像的力量傳播正能量,服務攝影、服務社會。

歡迎廣大攝影師、攝影愛好者、港澳台同胞、海外人士、旅居海外的公民加入攝影師協會。

攝影師協會網址:www.cpanet.hk

攝影師協會郵箱:[email protected]

攝影師協會新浪官方微博:@中攝協CPA

攝影師雜誌新浪官方微博:@攝影師雜誌

攝影師協會中攝協CPA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