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中國名茶之白茶品鑒

編者|極致揚

編輯|肖童鞋

白茶品質的好壞,等級的劃分主要根據茶葉外形、香氣、滋味、湯色、葉底等項目,通過感官審評來決定。從茶的外形和內質來進行品鑒,主要有以下要點:

從泡茶的前後步驟來講,還可以按照把盤、開燙、嗅香氣、看湯色、嘗滋味、評葉底等步驟來進行品鑒:

1. 把盤

俗稱搖樣匾或搖樣盤.是審評白茶外形的首要操作步驟。一般將白茶放入竹篾制的樣匾中,雙手持樣匾的邊緣.運用手勢作前後左右的迴旋轉動,使樣匾里的茶葉均勻地按輕重、大小、長短、粗細等不同有次序地分佈,然後把均勻分佈在樣匾的茶葉通過反轉順轉收攏成為饅頭形,這樣搖樣匾的「篩」與「收」的動作,使毛茶分出上中下三個層次,形成上段茶、中段茶、下段茶,按次序往下撥開查看。

2. 開燙

俗稱泡茶或沏茶,為濕評內質的重要步驟。開湯前應先將審評用的器具洗凈,按號碼次序排列在濕評台上。稱取白茶3 g投入150 m1的審評杯內(如用200 ml容量的審評杯則稱取4 g樣茶),杯蓋應放人審評碗內,然後以沸滾適度的開水以慢快慢的速度沖泡滿杯,泡水量應與杯口一致。沖泡第一杯起計時,並從低級茶泡起,隨泡隨加杯蓋,蓋孔朝向杯柄,過5mins按沖泡次序將杯內茶湯濾人審評碗內,倒茶湯時,杯應卧擱在碗口上,杯中殘餘茶湯應完全濾盡。開湯后應先嗅香氣,快看湯色,再嘗滋味,后評葉底。

3.嗅香氣

一手拿住已倒出茶湯的審評杯,另一手半揭開杯蓋,靠近杯沿用鼻輕嗅或深嗅,也有將整個鼻子深入杯內接近葉底以提高嗅覺。為了正確判別香氣的類型、高低和長短,嗅時應重複1~2次,但每次嗅的時間不宜超過3 s。另外,審評的杯數不宜過多,否則嗅香的時間拖長,冷熱程度不一致,將影響評比結果。每次嗅評時都將杯內葉底抖動翻身,且在未評定香氣前,杯蓋不得打開。嗅香氣應以熱嗅、溫嗅、冷嗅相結合進行。辨別茶葉香氣以溫嗅為主,最適合的溫度是葉底溫度55℃,熱嗅主要是辨別茶葉的異雜味和特殊味,冷嗅主要是評定茶葉香氣的持久性。為了區別各杯茶葉的香氣,嗅評後分出香氣的高低,一般將香氣好的杯往前推。次的往後擺,此項操作又叫香氣排隊。

4.看湯色

白茶開湯后,內含成分溶解在水中所呈現的色彩,稱為湯色,又稱為水色,俗稱湯門或水碗。湯色易受到光線強弱、茶碗規格、容量多少、排列位置、沉澱物多少、沖泡時間長短等外界因素影響。如各茶碗茶湯水平不一,應加以調整。如茶湯中混入茶葉殘渣,應用網匙撈出,然後用茶匙在碗里打~圓圈,使沉澱物旋集於碗中央,然後開始審評,按湯色性質及深淺、明暗、清濁等評比優次。

5.嘗滋味

評湯色后立即進行嘗滋味,茶湯溫度以50℃左右比較符合評味要求,用瓷質湯匙從審評碗中取一淺匙吮人口內,使茶湯在舌頭上循環滾動,使茶湯布滿舌面。嘗味后的茶湯一般不要咽下,嘗第二碗時,湯匙中殘留的茶液應倒盡或在白開水中漂凈,不致互相影響,才能正確地較全面地辨別滋味。審評滋味主要按濃淡、強弱、爽澀、鮮滯及純異等評定優次。

6.評葉底

審評葉底主要是靠視覺和觸覺來判別,根據葉底的老嫩、勻雜、整碎、色澤和開展與否來評定優次,同時還要注意有無其他摻雜。評葉底時將杯中泡過的茶葉倒人葉底盤或放入審評蓋的反面,也有放入白色的搪瓷盤裡。倒時要注意把細碎粘在杯壁、杯底和杯蓋的茶葉倒乾淨,用葉底盤或杯蓋的先將葉張拌勻、鋪開,觀察其嫩度、勻度和色澤的優次。如感到不夠明顯時,可在盤裡加茶湯或清水使葉張漂在水中觀察分析。評葉底時,要充分發揮眼睛和手指的作用,通過手指感覺葉底的軟硬、厚薄等,再看芽、葉的含量、光澤、勻整等。

參考文獻:

[1] 袁弟順編著白茶廈門大學出版社,200609月第1版第98

[2] 王同和編著茶葉鑒賞科學技術大學出版社,2008.5,179

喜歡這篇文章的人也喜歡>>>>

➤紅茶加工,工藝如何?

➤茶葉加工除了殺青、發酵,你還了解哪些?

➤為什麼茶葉會有各種各樣的名字呢?

➤茶樹是什麼時候從哪裡發源來的

➤茶樹是什麼?茶樹的一生究竟如何?

➤茶葉到茶杯的距離

➤你不知道的茶馬古道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