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MoMA藏品解讀:現代藝術的未來性

本文來自豆瓣網友: 完顏穆爾登格

關注微信公眾號「每日豆瓣」,回復「今晚我有空」,看看大家晚上都在看什麼。

很多未出名的現代藝術那麼丑,我們為什麼還要去看?

紐約不愧是世界頂級大都會,有各種各類大大小小像模像樣的博物館與美術館。美國這個國家獨立於1776年,同年,瓦特製造出蒸汽機推動第一次工業革命,所以美國誕生於工業意義上的現代。雖然通常我們認為現代年輕國家缺乏歷史底蘊,但是藝術卻是另一回事兒,「我們這個時代的藝術的偉大可以與之前任何時代的藝術相媲美」。

我認為有悠久歷史展品的博物館與現代藝術類美術館的展覽方式應該是不一樣的,因為歷史與考古發掘了人類的過去,而科學與藝術引領人類未來的方向,藝術家們的思維往往是超前的,所以古代藏品應該把所有已解讀出的信息盡最大可能傳達給今天的人們,而現代美術館則不應該以藏品市值來判斷其未來的價值,下一個時代的觀眾會重新評判上一個時代的藝術品。如果從一個更高的高度來看,對未來的人來說,我們這幾個世紀的現代藝術所流露出的情感與信息就是歷史本身,未來的人看今天的藝術,就像我們今天走進博物館去看古董一樣。

畢加索《亞威農的姑娘們》畢加索已為時代認可


西方媒體曾評選出的世界四大博物館有:英國大英博物館、法國盧浮宮、俄羅斯冬宮(艾爾米塔什博物館)以及美國大都會博物館,現代藝術館類未有入選的,這只是從我們這個時代的評判標準出發,而對下一個時代的人來說,也許今天的各種現代藝術館在未來都是輝煌的寶藏,畢竟最初盧浮宮與冬宮都帶有皇室私藏畫廊的性質。

人類總有懷舊情結,有對一切過去的藝術、文學、時代等的膜拜,然而就像伍迪·艾倫的電影《午夜巴黎》中表現的,每一批影響了後世的大師都在追尋上一個時代,即他們自己心目中的「黃金年代」,因為人類沒有從更高的視角來看待自己生活著的時代。

現代藝術是什麼概念?現代人給Modern Art打上了哪些標籤呢?#野獸派#、#立體派#、#抽象派#、#波普藝術#等派別?或者乾脆是#視覺衝擊#、#看不懂#、#垃圾#?

梵高《星夜》梵高生前凄涼死後贏得聲譽


最近一直在翻閱一本贈書《MoMA的繪畫和雕塑》。MoMA指的是The Museum of Modern Art——美國現代藝術博物館。書的封面是梵高的《星夜》,封面告訴我們,這幅畫是MoMA的「鎮館之寶」之一。普通人的大腦不是一個全能的資料庫,它沒有全世界所有藝術品現藏於哪個博物館或美術館的信息,因而我們通常在為了心中的某件珍品而即將去實地參觀某館時順便查詢這個館內還有些什麼珍藏,鎮館之寶是什麼。而到了實地參觀博物館的時候,又因為找到鎮館之寶或其他舉世聞名的珍寶之真品而喜悅。

然而MoMA的館藏理念不是讓我們去驗證已知的偉大,而是去發現冷門的未知價值。

塞尚《浴者》


全書的排版也印證了MoMA的館藏理念。

首先,你在美術課上學過的見過的珍品也許就穿插在書中各個部分,時不時給你重逢的驚喜。

第一幅畫夾在前言與引言中間,是野獸派亨利馬蒂斯(Henri Matisse, 1869-1954)的PianoLesson。現代各藝術流派的常識之一為「美的色調不可能從照抄自然中得到,繪畫中的色彩必須依靠思索、想象和夢幻才能獲得。」現代藝術發源之初各種流派給人的視覺衝擊通常像打翻了調料盒。圖版正式開始的前三幅畫分別是後印象主義代表人物塞尚高更﹑梵高的作品《浴者》、《阿勒瓦的後裔》、《星夜》,而正是他們三人共同開啟了現代藝術的大門。

高更《阿勒瓦的後裔》


其次,相似內容的排版煞費苦心的,從這樣的對比角度來看這本書好像一本藝術教材。

以我個人最喜歡的奧地利畫家古斯塔夫·克里姆特(Gustav Klimt 1862-1918)為例,他的代表作The Kiss的印刷版就常年掛在我家牆上,2015年的一部電影《金衣女人》使他為大眾熟知,電影中的畫是Portrait of Adele Bloch-Baue,這兩幅黃金風格畫作誕生於維也納藝術的鼎盛時期,兩幅畫都是線條與色塊組合,色彩中大量運用金粉,於是克里姆特給外人的印象就成了土豪金畫作代表。


Portrait of Adele Bloch-Bauer


書中選用的是與上述兩幅代表作的同年作品——黃金風格但相對不那麼金燦燦的《希望II》(1907)。

The hope II P33


埃貢·席勒《傑蒂席勒肖像》 P32


畫冊中與其相鄰的一頁是有模仿《希望II》的痕迹的《傑蒂席勒肖像》,因為其作者埃貢·席勒(EgonSchiele,1890-1918)正是克里姆特的門生。

這種同時期相似作品的比鄰排版翻閱起來有點藝術鑒定比較的趣味,比如下面兩幅圖乍一看都差不多。然而第一幅是畢加索(PabloPicasso,1881-1973)的《我的美人》,第二幅是喬治布拉克(GeorgesBraque,1882-1963)的《彈吉他的男人》,分別都是二人在立體主義時期的畫作。可是兩幅畫題為人,人在哪裡?立體主義可以理解為把三維空間按照幾何規則降緯投射到二維平面,所以會出現下圖這樣乍一看顏色圖案差不多但是幾何內容完全不一樣的畫。

我的美人 Ma Jolie P41


Georges Braque,1911,Man with a


最後,既有常識,又有未知。而這一點才是MoMA館藏理念的核心,MoMA的計劃是不畏冷門,讓那些需要後世發掘其價值的現代藝術匯聚一堂。

於是,MoMA收藏了許多以藝術常識無法理解定義的奇怪「藝術品」。

比如,過去美術學院教育學生區別青銅人物雕塑的好壞的細節之一是看手指與腳趾是否處理精細,然而亨利摩爾(HenrySpencer Moore,1898-1986)的青銅人物雕塑通常是這樣的,甭說細節,整體都只剩下輪廓,通常更像回到了博物館中原始時代的青銅器雕塑。而這種「返祖」對藝術的進程是好是壞呢?

Henry Moore,FamilyGroup(1950)


美院現代美術課程通常還有一道題目,要求學生點評出傑克遜·波洛克(Jackson Pollock,1912-1956)的畫作好在哪裡。然而他的畫作通常是「滴畫法(drip-painting)」,這種藝術形式與傳統意義上的需要繪畫技巧的主題畫作背道而馳,表達的是畫家個人的情感宣洩,它已經脫離了繪畫的範疇。於是即使不喜歡這種藝術的學生也得絞盡腦汁表達出對其情感、色塊、分形的專業欣賞。

傑克遜·波洛克《母狼》


還有卡西米爾·塞文洛維奇·馬列維奇(Казими́р Севери́нович Мале́вич,1878-1935)的《至上主義構圖:白上之白》,至上主義表達的是能量本身與純粹感情,於是畫作本來的顏色線條主題等要素都被拋棄了。

12.White_on_White_(Malevich,_1


然而,這個主義影響到後來,出現了很多完全以純白色畫布或大型白色屏風牆面為主題的藝術品,比如畫冊中也收錄了羅伯特·萊曼(RobertRyman)題為《孿生》的純白油彩。而他的另一幅純白無題畫甚至拍賣到2000萬美元天價。

喪失了傳統藝術美學標準的當代藝術受到布拉格查理大學教授、藝術家、插畫家Robert Florczak的強烈抨擊,高標準、高質量的藝術正在被充滿「藝術家」個人宣言的新奇另類審丑所取代。他的觀點得到了對某些當代藝術早有詬病的廣大民眾支持。

在MoMA收藏了一塊價值1000萬美元的巨石雕塑后,質疑與抗議的聲浪更高,人們認為,文藝復興時期米開朗琪羅耗時三年雕刻出的精品《大衛》才算是高標準的藝術,而像這種一大塊丑石頭的當代藝術沒有給人類文明增添任何精神遺產。

The Rock


而MoMA是這樣想的:「一開始受到嘲諷的作品最終卻大獲成功是現代藝術的基本范事,MoMA的創始很大程度是回應人們對上城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中的現代藝術的冷漠。文森特梵高神話般的悲劇成為了嚴厲的警示:如果得不到支持,更多的現代藝術家可能至死無法在瘋狂的夢想中獲得聲望。一個展示他們作品的博物館不僅能夠引導學者和收藏家,也能引領普通觀眾,更重要的是引導未來的藝術家因為他們的作品將在當今藝術中生髮。」

對當代藝術截然相反的觀點


當代藝術的某些標準的流失在人類歷史長河中究竟是進步還是退步,今天的人不得而知。然而生活在當代,鑒賞當代藝術的好處在於,我們每個人都不需要被專業理論所束縛,每個人都是評論家,每個人也都可以創造流露自己情感與價值取向的作品,而這些作品的價值則由未來的人說了算。

後記:也希望每個博物館藝術館都能定期出版藏品畫冊,這對於無法親自到館參觀的人來說是一筆財富,更值得收藏。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