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記憶 | 這15首引起天津人共鳴的抗戰歌曲,你都會唱嗎?

歌聲,能喚起人們的記憶,打開思緒的閘門,或歡愉,或悲愴,或激情飛揚。有一種歌聲,它裹著血雨腥風,蘸著鐵血烽火,烙著民族傷痕,從億萬人的胸腔發出不屈的吶喊,那就是70餘年前人民為民族存亡而傳唱的抗戰歌曲。

今天,是人民抗日戰爭勝利紀念日。雖然戰爭的硝煙已遠去,但歷史的聲音仍在我們的耳畔迴響,那些崢嶸歲月的經典旋律穿越時空,依舊直抵人心。這裡,廣播君整理了一些堪稱經典的抗戰歌曲,一起來聆聽。

1義勇軍進行曲

創作

背景

1934年,田漢決定寫一個以抗日救亡為主題的電影劇本。在他完成一個故事梗概和一首主題歌的歌詞時,就於1935年2月19日被國民黨政府逮捕入獄了。聶耳主動要求為田漢寫就的主題歌《義勇軍進行曲》譜曲,很快就完成了曲譜初稿,後來在躲避國民黨政府追捕的顛沛流離中完成了曲譜定稿。1949年,《義勇軍進行曲》成為中華人民共和國代國歌。

2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

這是《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作者曹火星(右)和女兒曹紅雯在一起談音樂。新華社記者楊飛攝

創作

背景

《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作於1943年秋,是為漢族民間歌舞《霸王鞭》編寫的一組歌曲之一,原名《沒有共產黨就沒有》,1949年改用現名。這首歌的旋律質樸、流暢,節奏堅定有力,唱出了人民群眾的心聲,不僅當時廣泛流傳,而且在幾代人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團結就是力量

創作

背景

《團結就是力量》是1943年秋在晉察冀邊區創作的,原來是一出反映邊區減租鬥爭的同名小歌劇的主題歌。這首歌以激昂慷慨的情緒,雄壯有力的氣勢,表現出人民群眾為創建新而團結戰鬥的堅強意志。抗戰勝利后,此歌在國民黨統治區的學生運動中起了極大的鼓舞作用。每當集會遊行,都要高唱《團結就是力量》這首反壓迫、爭民主的戰歌。

保衛黃河

創作

背景

《黃河大合唱》作於1939年3月,是冼星海的交響樂代表作。這部作品由詩人光未然作詞,以黃河為背景,熱情歌頌人民堅強不屈的鬥爭精神,痛訴侵略者的殘暴和人民遭受的深重災難,並向全全世界發出了民族解放的戰鬥警號,從而塑造起中華民族巨人般的英雄形象。

松花江上

創作

背景

《松花江上》作於1936年秋。當時張寒暉隨東北籍學生看望因家鄉淪陷流亡到西安的東北難民,親聞難民哀傷的哭訴,受到強烈的心靈震撼。在東北軍做地下工作的同鄉又給他送來東北軍為紀念「九·一八」事變五周年而出版的《東望》專刊,封面上愛國將領王以哲軍長的題詞:「我們何時能返那美麗的田園?何時能慰我們的祖宗於地下?又何時能救我親愛的父老兄弟姐妹於水火之中?」使張寒暉夜不成寐,他一氣呵成寫出了催人淚下的《松花江上》。這首歌很快傳遍了西安的街頭巷尾,並迅速流傳全國,影響極大。

南泥灣

抗日戰爭期間,八路軍359旅在南泥灣開荒生產。

創作

背景

抗日戰爭時期,由於日本侵略軍的進攻和國民黨的包圍封鎖,解放區的經濟和財政極度困難。黨中央為此號召解放區軍民自力更生,克服困難,開展大生產運動。當年八路軍三五九旅響應號召到南泥灣墾荒,將昔日荒蕪人間窮山禿嶺變成了莊稼遍地、牛羊成群的陝北江南。

歌唱二小放牛郎

創作

背景

1942年,年僅13歲的王二小在反「掃蕩」中,故意把敵人引進八路軍的埋伏圈,被敵人槍殺。當時的《晉察冀日報》在第一版發表了這條消息。《歌唱二小放牛郎》以敘事歌曲的形式,描述了這位機智勇敢放牛娃的故事,寄託了人民群眾對這位抗日小英雄的哀思。王二小的故事先後被編入國小語文課本,寫成小說,拍成電影、電視劇,製作成連環畫、動漫,幾乎家喻戶曉。

大刀進行曲

創作

背景

1937年的「七七事變」吹響了人民全面抗擊日本侵略者的號角。當時,駐守北平(今北京)西南宛平城的二十九軍不顧國民黨政府的不抵抗命令,組織大刀隊浴血奮戰,重創日本侵略軍,極大地鼓舞了同胞們的抗戰信心。麥新對此激動不已,幾乎是一氣呵成地譜寫了《大刀進行曲》,並題「獻給二十九軍大刀隊」。這首歌迅速傳遍全國,成為抗日救亡歌曲的代表作之一。

游擊隊歌

創作

背景

1937年,賀綠汀參加上海文化界救亡演劇一隊,輾轉南京、武漢等地,到達晉南重鎮臨汾的八路軍辦事處。連隊火熱的戰鬥生活激發了賀綠汀的創作熱情,經過長時間醞釀,《游擊隊歌》的詞曲終於在油燈下躍然紙上。他將這首歌以上海文化界救亡演劇一隊的名義獻給八路軍全體將士。1938年初,在八路軍總司令部召開的一次高級將領會議的晚會上首演。此後《游擊隊歌》迅速流傳全國,至今保持著經久不衰的魅力。

10畢業歌

199854日,為慶祝北京大學建校一百周年舉行的北京大學《光明行》文藝晚會上,北大老校友合唱團演唱《畢業歌》。

創作

背景

《畢業歌》作於1934年,是電影《桃李劫》主題歌。《桃李劫》描寫1931年「九·一八」事變后,青年學生坎坷的生活道路。《畢業歌》隨著影片公映,旋即成為熱血青年投身抗日救亡的進行曲。許多青年高唱《畢業歌》投筆從戎,奔赴抗日前線。

11到敵人後方去

創作

背景

1937年秋,八路軍根據洛川會議精神開展游擊戰爭,配合友軍與日軍正面作戰。太原失守后,八路軍迅速挺進敵後,創建抗日民主根據地,游擊戰爭顯示出巨大的威力。在這種形勢報告的啟示下,趙啟海很快就把歌詞創作了出來。冼星海看到歌詞很欣喜,立即構思譜曲。這首歌寫成后不久,即1938年底,晉察冀邊區的每一個角落,到處可以聽到「到敵人後方去,把鬼子趕出境」的歌聲,成為那個時代的響亮口號。

12抗日軍政大學校歌

創作

背景

人民抗日軍政大學是在抗日戰爭時期,由共產黨創辦的培養軍事和政治幹部的學校,簡稱「抗大」。當時,抗大的學習生活非常艱苦。學員們以窯洞為教室,以石頭磚塊為桌椅,以石灰泥土糊的牆為黑板,白天苦練殺敵技能,晚上伏案苦讀。大批有志青年和革命仁人志士就是唱著這首校歌,冒著生命危險,赴前線奮勇殺敵。而今,抗大這個曾經的「窯洞大學」,發展成為了人民解放軍國防大學。

13八路軍軍歌

創作

背景

《八路軍軍歌》創作於1939年秋,作為《八路軍大合唱》八首歌曲中的一首,由公木作詞,鄭律成譜曲。《八路軍軍歌》描述了工農紅軍完成艱苦的長征之後,在國家危難、山河破碎之際,改編為「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奔赴戰場,共御外侮,經過浴血奮戰,不斷成長為一支頑強善戰的英勇隊伍。

14彈起我心愛的土琵琶

創作

背景

《彈起我心愛的土琵琶》是抗戰題材電影《鐵道游擊隊》插曲,創作於1956年。微山湖是著名的抗日根據地,當年鐵道游擊隊和微山湖大隊、運河支隊等抗日武裝,扒火車,炸橋樑,湧現出許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這首歌曲已誕生60多個春秋,但依然廣為傳唱。

15新四軍軍歌

創作

背景

這是一首名副其實的在炮火和硝煙中誕生的《新四軍軍歌》。1937年抗戰爆發后,南方八省十四個地區的紅色游擊隊改編為新四軍。當軍部首長宣布《新四軍軍歌》正式誕生,大家歡呼之時,日寇飛機突然竄到了雲嶺一帶,狂轟濫炸。文化隊隊員迅速分散隱蔽,之後就冒著硝煙,高唱這首「軍歌」,奔赴各地搶救傷員。從此,這首歌迅速在全軍乃至群眾中傳唱起來,成為力量的源泉,鼓舞著戰士們衝鋒陷陣,英勇殺敵。

祖國不會忘記,那段威武雄壯的崢嶸歲月;

人民不會忘記,那些永垂不朽的抗日英烈。

值此人民抗日戰爭勝利紀念日之際,

伴隨歌聲,我們一起以厚重之心重溫歷史,

以敬仰之情緬懷英烈,

以飽滿之氣開創未來!

編輯 | 馬瑞

綜合 | 新華社、解放軍報、光明網、廣州發布等,部分圖片來自網路

覺得不錯,請為廣播君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