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大家都聽過這個故事:
有一群孩子在一位老人家門前嬉鬧,叫聲連天。幾天過去,老人難以忍受。於是,他出來給了每個孩子10美分,對他們說:「你們讓這兒變得很熱鬧,我覺得自己年輕了不少,這點錢表示謝意。」孩子們很高興,第二天仍然來了,一如既往地嬉鬧。老人再出來,給了每個孩子5美分。5美分也還可以吧,孩子仍然興高采烈地走了。第三天,老人只給了每個孩子2美分,孩子們勃然大怒,「一天才2美分,知不知道我們多辛苦!」他們向老人發誓,他們再也不會為他玩了!
如果用獎勵會強化行為來解釋上面這個小故事,很難解釋得通。畢竟,孩子一開始什麼錢也得不到嬉鬧得還挺開心,第三天每人有2美分的獎勵大家卻氣得不想玩了!
那怎麼解釋呢?
1
孩子的三種心理需求
上述那個故事可以用心理學家德西(Deci)和瑞恩(Ryan)創立的自我決定理論(self-determination theory)來解釋,對內在動機的闡釋更為深入。
自我決定論認為,所有的人,包括孩子都有三個基本心理需要:歸屬感(relatedness)、自主感(autonomy)和勝任感(competence)。如果得到滿足,內在動機就提高了。
一、歸屬感:孩子感受到愛、尊重和接納。
想象一下,你小時候參加興趣班,如果只有完成得好父母才愛你,完成不好就被他們嫌棄,你對興趣班還興趣得起來嗎?
二、自主感:孩子感到行為可以由自己決定。
兒子2歲多時,我從一個朱古力罐里拿出一個給他,他偏不要,非要自己在朱古力罐里摸啊摸啊,最後心滿意足地挑了一個出來。罐子里朱古力雖多,(在我看來)都長得一模一樣,沒有哪一個比其它的更大,他摸個什麼勁呢?因為有選擇,是他自己決定的。這就是孩子自主需要的體現。
三、勝任感:孩子覺得他能做到。例如「我會畫水粉」「我能滑輪滑」「我能和夥伴合作搭樂高大樓」等。
那孩子玩網頁小遊戲大部分是輸,為什麼還愛玩呢?原因很多,其中之一是遊戲提供了及時的反饋,讓孩子看到了自己能力的提高!
2
自我決定論解釋內在動機
自我決定論認為:
三種基本心理需要如果得到滿足,會促進孩子從外在動機向內在動機轉化(從左往右)。反之,若三種基本心理需要得不到滿足,特別是自主感得不到滿足,原有的內在動機也可能會轉為外在動機。
這個理論如何解釋上述的故事的呢?
孩子原來是為自己玩(有自主感,嬉鬧既是過程也是目的,是自我決定的);甚至大家可以想象,如果老人出來制止他們:「別吵了!」,孩子們很可能會心想「偏不!憑什麼啊」,玩得更帶勁了。然而他們一旦心滿意足地接受了老人每人10美分的獎勵,內在的部分就逆轉了,他們第二天就沖著拿獎勵(為了外部獎賞,非自我決定)來嬉鬧了,自主感減少,嬉鬧就成了某種表演(而不是發自內心的),而表演是為了獲得報酬。這時就變為了外在動機了。
自然,為別人表演很累,而對方居然連續兩天任意降低「酬勞」,難怪孩子們要發怒了。
3
激發孩子內在動機的的對話技巧
在故事裡,老人的物質獎勵反而削弱了孩子的內在動機,那麼物質獎勵是否一定會減弱內在動機呢?有可能,但不一定!
如果物質獎勵代表著某種榮譽或對自己能力的肯定(勝任感),是信息性的,即便是物質獎勵(例如參加學校航模比賽得到獎金800元),也不會削弱孩子的內在動機。
家長怎麼做能才避開獎勵的「陷阱」,更有助於孩子形成內在動機呢?
一、描述性的鼓勵比籠統的稱讚或獎勵提供了更多的成就信息(勝任感)。
不太理想的做法:
a. 「不錯! 或 棒!」(很容易失效,即便是好話聽多了也沒感覺)
b. 「你作文如果多寫50個字爸爸獎勵你2元。」(很可能孩子會為了賺錢而湊字數,並沒有提高作文質量。培養的是」外在動機「)
比較好的做法:
「恩,我第一次看到你作文里用媽媽和孩子來比喻地球和繞著地球轉的月亮,我覺得很生動呢。」
二、慎用「如果……那麼……」「只有……才……」,如果用也要盡量減少操控的語氣。相反,增加孩子的理解、認可和親子情感聯結是有益的。
孩子有時早上起不來,會遲到……
不好的做法:
「如果你起早點,準時到幼稚園,那麼媽媽就多給你講一個故事。如果還遲到,媽媽一個故事都不給你講了!」
比較好的做法:
「你早點起床,準時到幼稚園,媽媽也能更早點買菜回家做飯。這樣多出來的時間,媽媽可以給你多講一個故事呢「(孩子早點起床,讓媽媽有了多出的時間)
「媽媽今天送你到幼稚園后,時間還挺早,上班的路上也沒那麼擁擠。謝謝你這幾天都起得這麼早,你是怎麼做到的?」(讓孩子自己表述,會更有成就感)
家長用監視(不相信孩子,試圖控制孩子,孩子缺少歸屬感和自主感,似乎總能感到身後銳利的眼光在監督自己)、設定期限(」幾點做完,我會來檢查的!「),社會比較(」你怎麼總是做的不如鄰居家的小明!「)等做法也都有損孩子的自主感,不利於形成內在動機。
三、當孩子做到的時候,可以用慶祝的方式給予孩子正面反饋,避免了負面作用。慶祝的好處是意外的驚喜,孩子卻不會以為他下次做到了,自然還有獎勵(避免了「如果……就……」)
接上面的例子:
「這一周你起得很早,準時到校,林老師也很驚訝呢。我們今晚去看場動畫片慶祝一下。」
四、孩子如果參與了約定和協商(被尊重,也體會到自主感),也有助於形成內在動機。
五、孩子如果提出自己的建議,用了自己想的方法(自主感),也通過自己的努力做的比原計劃更好(勝任感),自然會更有助於形成內在動機。
例如12歲的孩子參加了10公里的馬拉松,按照約定可以獎勵他一部普通山地車。孩子說,「我能不能先不要呢,過兩個月如果我能跑下21公里多一點的半程馬拉松,你們獎勵我一部*山地車可以嗎?」
行!為什麼不呢?!!孩子自己提出了一個更高的要求,願意去超越自己,獲得一個更大的物質獎勵。很好啊。
六、自然,就如小故事裡呈現的,如果孩子對某項活動已經有內在動機,不必刻意進行物質獎勵。物質獎勵反而可能削弱孩子的內在動機。
歡迎來懂你APP上說出你的困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