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一座寺廟的老大,到底是住持還是方丈?

「住持」和「方丈」都是影視作品里經常見到的名詞,而在影視作品中,有時候廟裡的老大是「住持」,有時候又是「方丈」,以至於,大多數人至今分不清楚,到底寺廟里的老大應該是「住持」還是「老大」。

說起來,其實「住持」和「方丈」的含義完全不同,被誤解到這樣的地步真是讓人無奈。

最開始,「住持」是指人,而「方丈」是指場所。

住持的來歷比較簡單,來自禪宗。禪宗歷來有「傳燈」之說,即,通過代代相傳(當時禪宗主張不立文字,只有通過傳人來傳承)的形式使佛法永駐世間。

住持者,即「安住之,維持之」的意思,安住的是佛法,維持的是般若之智。所以,寺里的「住持」,其實是指那些代佛傳法、續佛慧命的人,也就是一般所稱的「長老」。因此,最初寺廟裡的「住持」並不包含太多行政管理的職能,而更多地注重佛學佛理方面的教授。

不過,隨著時間的推移,住持的責任逐漸加重,僅僅傳承佛法已經不夠,至遲到元代,大多數寺廟的「住持」已經兼具行政管理的職能,從原先教授佛法為主的「長老」向寺廟行政首腦轉變。到了今天,我們能看到的住持,一般都是以行政職能為主,而傳法的意義,反而弱化了。

至於「方丈」,最開始是指寺廟裡特殊的一處場所。而「方丈」的來歷,全因為一個人——維摩詰。

熟悉禪宗的人應該知道,早期禪宗十分推崇一位在家修行的居士——維摩詰,同時對與他相關的佛經《維摩詰經》也是推崇備至。

初唐時期,大唐有一位名叫王玄策的官員,奉使出訪古印度,順道參觀了維摩詰的舊居(維摩詰的年代與王玄策相差有數百年之久)。這個王玄策對維摩詰十分崇拜,在參觀維摩詰舊居的時候,就拿出自己的笏板來丈量尺寸,結果,巧合的是,維摩詰舊居的長、寬尺寸都恰好是一丈,這便是所謂的「方丈」。

於是,當王玄策回返中土,並且把維摩詰舊居的情況公開之後,大家都對這個尺寸很崇敬,並且,中土的佛寺也借鑒這個尺寸,在每個寺廟裡都劃出這樣「方丈」的一個空間,幹什麼呢?研討佛理、參悟禪法。

當時的佛門有一個不成文的規定:非本寺的僧人,如果想面見「住持」探討佛法,需要徵得住持本人的同意,如果住持同意和你一起探討佛法,你才能進入 「方丈」,否則,再是高僧大德,也不能進入寺廟的「方丈」。

至於後來,寺廟裡「住持」的權力增大,寺廟的世俗化程度加深,「方丈」就逐漸演變成住持私人的居住地,而長寬一丈的尺寸,也就沒那麼講究了。

值得一提的是,道教的宮觀,和寺廟一樣,也有住持和方丈。住持當然是以行政管理職能為主,而方丈呢,道教有另外的說法。

道教講「人心方寸,天心方丈」,重視比人心廣闊的天心,故此名曰「方丈」。不過,這裡把人心與天心並舉,是否借用了漢代董仲舒「天人感應」的意象,就不好說了。

隨著方丈逐漸成為住持的私人領地,「方丈」這個名詞也逐漸被改造,由一個場所的名稱,變成了寺廟裡的一個職位。

仔細觀察就可以發現,今天,有「方丈」的寺廟,必定是成規模的、有一定名氣的,而「住持」則是無論哪個寺廟都必定有的。

另外,「方丈」可以兼任多個寺廟,而「住持」則只能從屬一所寺廟。比如,佛教協會會長學誠法師,就同時是莆田廣化寺方丈、扶風法門寺方丈、北京龍泉寺方丈。

所以,如果一定要說,寺廟里的老大到底是住持還是方丈,可以這麼來回答:方丈可以管住持,但住持管不了方丈。

作者微信:13989890347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