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火星移民指南:人類下一個征途?

[

華夏時報網

]

火星移民指南:人類下一個征途?

我們的地球家園還能存在多久?太陽系中還有哪個星球可以讓人類安家?人類48年前就登上了月球,併發射了許多探索太陽系內或近或遠的行星的航天器。人類探索的腳步永不停歇,下一個目標直指火星。

來自美國、荷蘭和加拿大的《火星移民指南》(以下簡稱「指南」)編著者們採訪了NASA(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多位前僱員和航天前輩,希望了解火星新移民在這項挑戰中將面臨的未知變數。前輩們盡其所能地回答了這些問題,發表了他們的獨到見解和深刻思考。

水是生命之源,而火星是太陽系所有行星中唯一一顆曾經有大量水存在的星球。儘管地球到火星的距離比到月球的距離遠得多,但就現在的科技水平而言,載人登陸火星應該不是問題。

「指南」編著者稱,火星移民將是人類歷史上最龐大的太空任務,也將是改變人類歷史的重要事件,它將真正開啟人類跨星球生活的偉大藍圖。他們預測,未來20年,人類將首次登陸火星;未來50年,人類將擁有一個上千人的火星小鎮;未來100年,將有上百萬人生活在火星城市;未來一千年,人類將把火星改造成另一個地球。

工程師朗斯多普於2012年首次提出火星一號移民計劃(Mars One),目標是在火星上建立一個永久性的人類居住地,火星是宇宙航行的下一步,也將是人類進程的一大步。該計劃被火星一號組織推廣實施,火星一號組織是一個非營利性組織同時也是星際傳媒集團的控股股東,總部設在荷蘭。

這個火星移民計劃一直也受到來自各方的爭議質疑,2015年時曾有國外媒體報道,「火星一號」移民計劃候選人羅徹表示,這項火星移民計劃組織混亂,不切實際,很難兌現其承諾。2018年,「火星一號」公司將向火星發射一顆固定登陸器,測試載人任務所需的一系列技術。決選名單上的候選人將在地球上接受訓練,其中的幸運兒將在2025年踏上「有去無回」的火星之旅。但是朗斯多普表示,與投資者達成協議所需的時間超過預計,「火星一號」的第一次無人任務將推遲兩年,從原定的2018年推遲到2020年。這也就意味著2027年之前不可能將首批人類探險家送上火星。

荷蘭理論物理學家,諾貝爾物理學獎共同獲得者傑拉德·特·胡夫特(Gerard』t Hooft)在2012年時,曾同朗斯多普有過一次交談,胡夫特表示,人類移民火星其實還有很多問題亟待解答。首先,我們需要機器人協助人類工作。也就是說,在人類登陸火星前先派機器人到那裡工作。你可能會心存疑慮,機器人能做什麼?「火星一號」難道沒發現控制機器人去完成任務可能面臨的重重困難嗎?我們需要的機器人是一種目前還沒被研發出來的智能機器人,其研發過程可謂「路漫漫其修遠兮」!其次,新移民到火星後會發現周圍環境對生存不利,必須依靠自己的聰明才智和極其先進的技術設備才能勉強生存。他們的住所也要覆蓋厚厚的泥土以阻擋宇宙輻射,否則他們將無以自保。

「即便『火星一號』未能成功將人類送往火星,這個項目也足以勾起人們對火星的興趣,引發人們對火星探索相關技術研究的興趣,從而為最終實現這一目標鋪平道路。雖然目前還無法確定人類何時、以何種方法前往火星,但它有朝一日一定會成為現實。」 胡夫特說。

根據NASA 報告稱,國際空間站航天員的健康風險主要分為四大類:醫療急救、輻射事件、隕石或碎屑受傷以及系統故障失靈。據估計,每15 年將發生3 次醫療急救,每5 年半將需要撤離一名病患。

太空環境中雖然並非不能進行外科手術,但需要儘可能地避免進行手術。NASA 估計,在長期飛行中是否需要手術,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緊急狀況,如闌尾炎。減少未來手術的一種可能方法是在任務開始前,預防性地切除太空旅行者的闌尾和膽囊。不過,這種預防措施聽起來還是讓人有些猶豫。

胡夫特認為火星移民不僅需要空氣、食物、水源、宜居條件,還需要有克服社交難題、工作壓力、孤獨感以及可能出現的其他困難的堅強意志。火星移民一定要堅持不懈、頑強抗爭才能克服這些困難。雖然條件艱苦,但至少有一個好處:第一批火星移民一定會像奧運健兒那樣被萬眾矚目,並贏得地球人的欽佩與尊重。他們在火星上的後代也會因為他們的奮鬥和開拓而享譽全球,因為他們是把夢想變成現實的人。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